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电视台工作的小张,是北京典型的高级白领,在东三环附近买了一套公寓。由于自己经常加班,所以比较喜欢吃蛋糕甜点等小零食,每月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看到蛋糕甜点店总是人潮如织,她开始琢磨要在自己住的公寓小区里面开一个蛋糕店,小区里住的也都是年轻人,消费量应该很大,每年应该也能挣个四五十万吧。她赶紧咨询同事、朋友,他们都非常肯定,说这个项目肯定挣钱。  相似文献   

2.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5,(11):21-22
有可能,当今的物业管理之争已经超越了利益之争,而代之以原则和观念上的碰撞,他们的冲突有一类体现在"深圳模式"和"北京模式"上面,有些倾向认为:深圳遵循着传统的、保守主义的物业管理,而北京则是现代的、自由主义的物业管理,这句话自有它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以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温度急升,商品住宅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几件大事,也成为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加速器.随着大量新建小区的竣工入住,一方面为北京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物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中国物业管理者面对着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当深圳的优秀物业管理公司组织着他们的精兵强将北上拓展的时候,当来自于全世界物管精英的"洋管家"们在内地进行着物业管理顾问实战的时候,当成功的维权者登上社区管理舞台并着手编织他们的"大同社会"梦想的时候,当更多的中国城市开始社区产业化和物业管理行业的新兴与普及过程的时候,以往可以单纯地依靠成功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获取丰厚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正如达尔文所阐述的那个不变的真理,真正的市场中的强者来自于其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的能力.福斯迪克说:"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不能拯救自己".树立愿景、实施变革将是每一家物业管理企业、每一个社区管理者为寻求生存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探讨作为单个物业管理项目的特殊战略与战术性风险源入手,为物管项目变革管理的实施提供一种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
梁柱 《现代经济》2004,(1):61-63
关注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人们不难发现,就在半年以前,有关物业管理的市场记忆还停留在对各类问题、矛盾的揭示、披露与追踪上,"投诉"、"纠纷"是大众媒体中出现得最多的字眼;而仅仅在几个月后,尤其是国家<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自治"、"维权"等词语迅速地取而代之,在物业管理市场上接连演绎了一个个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个小区里,除去商品房之外,还有回迁房、廉租房,同时居住着央企职工、旧城改造回迁户、低保户.这样一个小区放在任何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手上,恐怕都是一只"烫手的山芋".但北宇物业管理公司在这样一个小区里一管就是十六年,不仅服务得到了不同阶层业主的认可,而且也创造了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有讲究"政治氛围"传统的北京,保持社区长期和谐稳定,管理处的工作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7.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上媒体的人."北京安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大可对<现代物业>来找他,感觉有些诧异.但是谈到安信行,他就立刻滔滔不绝起来.做企业的人,大都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放到后面去.  相似文献   

8.
[案例回放]在一家电视台工作的小张,在某小区买了一套公寓。由于自己经常加班,所以比较喜欢吃蛋糕甜点等小零食,每月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看到蛋糕甜点店总是人潮如织,她开始琢磨要在自己住的公寓小区里面开一个蛋糕点,小区里住的也都是年轻人,消费量应该很大,每年应该也能挣个四五十万。她赶紧咨询同事、朋友,他们都非常肯定,  相似文献   

9.
持物业管理"规模不经济"之说的业界同仁认为:由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受土地供应非市场化和资金来源单一的限制,房地产市场小楼盘居多,因而造成了"规模不经济",楼盘管得越多亏损越严重.实施区域化物业管理服务,是侵害私有财产人的权益等,笔者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片面主观,悲观失望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案例回放] 在一家电视台工作的小张。在某小区买了一套公寓。由于自己经常加班,所以比较喜欢吃蛋糕甜点等小零食,每月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看到蛋糕甜点店总是人潮如织,她开始琢磨要在自己住的公寓小区里面开一个蛋糕点.小区里住的也都是年轻人,消费量应该很大,每年应该也能挣个四五十万。她赶紧咨询同事、朋友,他们都非常肯定。说这个项目肯定挣钱。听后,小张备受鼓舞。说干就干,她立即租店面、  相似文献   

11.
自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很多业内人士把"限塑令"比作一个蛋糕品牌,因为在这纸禁令正式实施之后,除了给包装业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外,更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个无法估量的巨大市场.有权威媒体给这块蛋糕定了个价--400亿.于是又有业内人士跟着说,中小企业连咬一口这块蛋糕的机会都没有,而且他们在蛋糕刚一问世就会死掉,也就是专家们所谓的"关、停、并".  相似文献   

12.
俞永铭 《现代经济》2005,(12):12-13
2005年是物业管理行业内外矛盾相当突出的一年,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业主"维权"意识空前高涨;物业管理市场资源缩小、社会对物业管理所承担的责任被片面夸大等因素,使物业管理企业运作面临更大的压力与危机: 市场空间渐小,恶性竞争加剧 当前,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我开发自我管理"为主导的物业管理市场现状,导致可投放市场竞标的物业成为"稀缺奇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4日-16日,"2006年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峰会暨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与高等学校人才合作交流洽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七十多名大中型物业管理企业高管人员以及七十多名高等学校相关主管人员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发展战略问题,并就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了交流洽谈.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北京的物管企业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联姻"整整七个年头了,期间的发展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激情也有无奈,物业管理企业与ISO9000质量认证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一些令局外人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广大物管企业在最初对ISO9000质量认证的迷恋、热衷、追捧中逐渐清醒,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吧--毕竟在一起的时候久了,相互磨合的时间长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物管企业与ISO9000质量认证之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现在的关系又是如何?对此,物业管理人必须做出深刻严谨的科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吴建华 《现代经济》2003,(12):31-32
在做秀之风几成时尚的今天,物业管理行业亦未能免俗。历经千呼万唤之后,《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出台。在众多业主尚未弄清《条例》的条款时,许多物管企业就已迫不急待地奔走相告,嚷嚷着《条例》出台的幕后背景和重大意义,“贯彻《物业管理条例》,创建优良居住环境”之类的标语,横幅挂满了管理小区,仿佛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只有他们才是最拥护《条例》的。有的城市物管  相似文献   

16.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不会因为管理体制而不同.参照美国通常的物业管理模式,我们物业管理企业的终极模式就是纯管理型企业,实现大脑型智管、智控物业管理的全过程.纯物业管理企业不等同于一般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之外,就在于它是剥离了所有基础服务后被"净身"的纯管理性质的物业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的物业管理起步于1994年.1994年7月,东华物业管理处的成立,标志着秦皇岛市物业管理由松散粗放型的物业管理开始向社会化、市场化和经营型过渡.同时,也标志着以福利分房为基础的"房管模式"开始大量转型为以商品房自由买卖为基础的"物管"模式的开始.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全市新建小区实行物业管理达100%,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63%,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充分显示出来,在城市管理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深圳物管大旗及物业管理企业之所以能在全国市场高高飘扬,甚至一些在深圳本土寂寂无名,或刚刚成立没多少经验积累的名不见经传的物业管理企业,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并在内地市场呼风唤雨,其主要原因就是挟了深圳物管全国排头兵之威,沾了整个行业品牌的"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2006,(1):11-13
在北京物管行业突飞猛进的十年间,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总有一种游走在钢丝绳上的感觉,可以说物业管理行业是一路伴着争论和质疑在不断发展.2003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物业管理条例>,虽然社会普遍认为该条例对解决当时日益突出的物业纠纷有一定作用,但事实上,物业管理矛盾并未因此而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自身的弊端、问题和矛盾逐渐浮出水面,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使得政府相关部门、广大业主,甚至是物管行业本身的从业人员,都感到了物业管理行业在发展中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起初作为房地产售后服务附属行业的物业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性行业,市场对物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管理、差异化服务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