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忠诚谁     
忠诚,一个古老的话题。《论语》里,曾子说自己每天要“三省吾身”,第一个省察就是“为人 谋而不忠乎?”忠诚,让我们对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心生感 动。忠诚,是人格高尚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道德操守的底线。不忠诚于祖国、不忠诚于家 庭、不忠诚于朋友,那人一定会遭人唾弃。 然而,当市场经济把人们带到了商业社会,却很少有人对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的代 表——企业——表现出传统意义上的忠诚。“忠诚于某某企业”或“忠诚于某某老板”,很可能 是一位特别能闹的老兄在酒桌上的冷幽默。 也难怪,在当今社会,有几个人没跳过槽?有谁还相信可以在一个企业干上一辈子? 然而,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忠诚的员工和员工的忠诚。这大概是企业的本性:它永远关注市 场上最稀缺的东西。 忠诚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派生出来的人的质量管理。虽然员工忠诚这种情绪资本难以量 化,但肯定地说,忠诚管理是企业管理和HR工作者不能不关注的问题。员工的忠诚度,它有可 能搁在嘴上,写在脸上,但更多的是藏在心里。你想折断员工飞翔的翅膀吗?你想把员工的 “根”留住吗?那你一定要真正懂得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交换。 请留意,尽管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训示道出了忠诚管理的最高境界,但只有有 效使用回报、激励、沟通等手段,建立相关机制,才会让员工肯于跟你承受任何“惊险的一跳”。  相似文献   

2.
忠诚顾客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企业最应该关注的不是顾客的数量,而是顾客的质量——忠诚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和理论学者纷纷把顾客忠诚管理和顾客忠诚研究作为管理和研究的重中之重,而此时,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即员工忠诚。员工忠诚是顾客忠诚的决定因素,员工忠诚管理是顾客忠诚管理的基础。因而,企业应从尊重和激励员工、建立员工忠诚开始,然后培养顾客忠诚,实现企业忠诚管理带来的持久的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3.
很多文章谈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较少谈到企业对员工的忠诚。笔者认为,前者固然重要,但是离开了后者,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主要是由企业领导者来体现的,因为领导者的行为往往代表的就是企业行为。因此,企业领导者能否摆正自己与企业的关系,能否摆正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领导者把企业当作自己的“王国”,自己是当然的“主宰”,员工则都是“草民”,不管给员工分配多少,都是对他们的恩赐。在这样的领导者眼里,员工只有听话的份儿,必须忠诚于我,根本没有考虑员工在企业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要求员工对…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也许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不能丧失对完美的追求。裕华主张把“小事情”做好,提炼了“做足做好小事情”的理念。企业无法选择顾客,顾客的忠诚来源于员工的忠诚,没有员工的忠诚就没有顾客的忠诚,裕华的成功=顾客的忠诚×员工的忠诚。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维系员工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忠诚员工就没有忠诚顾客”理念,几乎无人不晓,然而面对员工的流失。企业主管又往往表现出无奈。在此,不妨引入心理契约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忠诚员工就没有忠诚顾客”理念,几乎无人不晓,然而面对员工的流失,企业主管又往往表现出无奈。在此,不妨引入心理契约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秀金 《活力》2011,(6):136-136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叫做“老板的谎言”。其中一条谎言就是:“员工是我们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讽刺的是一些思想单纯的管理者总是想通过一些言不由衷的表面文章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事实上.员工与企业签订的不仅是劳动契约,还包括心理契约。这份心理契约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对企业的心理期望与企业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之间达成“默契”。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与忠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文化》2006,(6):79-79
■《忠诚管理:不容忽视的管理方式》等文章受欢迎我厂目前正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开展诚信教育,发出了“忠诚企业、热爱社区、奉献岗位”的倡议。《忠诚管理:不容忽视的管理方式》一文的适时刊登,对我们开展活动很有帮助。另外,同期刊登的《冷静应对“总部经济”热潮》、《关于领导式管理(三)》也都耐读耐看,内容适合企业读者的需要。湖北汪尉文《忠诚管理:不容忽视的管理方式》这一课题比较新鲜,因为当前存在着员工对企业缺乏忠诚度、企业对员工缺乏信任度的问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不信任,不但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对…  相似文献   

9.
员工“为什么”忠诚——忠诚的要义 员工忠诚这个概念用得如此的模糊和泛滥,以至于它和很多概念混淆起来,使得人们对它真正价值的认识犹如雾里看花一般。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乔西亚·洛伊斯早在1908年就提出:员工的忠诚可以分为主动忠诚和被动忠诚。前者是指员工主观上有强烈的忠诚于企业的愿望,后者是由于客观上的约束因素(如较高于同行的工资、良好的福利、交通条件、融洽的人际关系等)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企业,一旦约束因素消失,员工就可能不再对企业保持忠诚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崛起的秘密“魔方”何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种精神,即团队精神,也就是我们讲的企业精神。日本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精神。表现在口号上,如“顾客第一”(日本三菱公司),“好产品、好主意”(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等。表现在行动上,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敬业。员工把自己  相似文献   

11.
美国管理专家贝克斯通说,经理最大的错误,是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表现不好的员工身上,而不是对员工忠诚度进行管理.日本索尼公司认为,多么漂亮的企业文化概念,都离不开"忠诚"这个团队之魂.没有员工对企业、对职业的可持续忠诚,再好的战略目标都是望梅止渴.于是,我们需要把激发人才忠诚的价值取向,当成企业伦理建设的"轴心".  相似文献   

12.
老子讲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忠诚需要一种认同感,不是要员工忠诚,而是员工认同企业家和企业行为,从心底认为就应当如此。从“需要忠诚”变为“应该忠诚”,要依靠价值观管理。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别说员工和企业,就是一对夫妻都不能白头偕老。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圣贤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员工活力,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目标,实现员工个人的幸福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界的管理难题。要让员工对企业有忠诚的认同感;要让员工对工作有适度的压力感;要让员工对自己有经常的成就感。“认同感”对员工们起的主要作用是“愿”,“压力感”对员工们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成就感”对员工们起的主要作用便是“拉”。有了“自愿”的思想基础,这一“推”一“拉”又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话,员工就会产生双重的动力,蒲靠出弄.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三维忠诚链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在美国企业界,平均每五年便流失一半的顾客,每隔四年一半的员工就跳槽,而不用一年就会有半数的投资者背离,由此造成企业效益减损25%-50%。相比之下,那些能够找到并留住顾客、员工和投资者的企业都创造了优异的业绩,这些企业无一不在运用美国营销专家弗雷德里克·莱希赫尔德称之为“基于忠诚的管理”的经营战略,即三维忠诚管理。如今,三维忠诚管理在美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三维忠诚链及其理论基石三维忠诚管理是企业致力于顾客、员工和投资者的零流失率,并赢得三者忠诚的经营管理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仔细地挑选顾客、员工…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员工忠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忠诚的员工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为忠诚的员工能带来巨大的潜能的释放,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大危机。因此,本试从现代人性化管理的几个角度来探讨提升员工忠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发“红包”是一些企业老板常用的激励手段,但是“红包”的利弊究竟如何?怎么发好?“红包”好不好   在管理实践中,有些常用的方法却常常没人去深究它。比如,发“红包”就是众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常用来酬劳员工的方法。依笔者对企业实践的观察,发现人们对“发红包”的效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一种是“红包”好,因为老板可以根据自身对员工业绩的判断,恰当地奖励员工,同时可以增进员工对老板或企业的忠诚 (要注意这两种忠诚不一定是一回事 );另一种是发“红包”的方法不好,因为无法真正保密,使得员工之间相互猜测攀比…  相似文献   

17.
高雁 《人力资源》2006,(3S):64-65
当今时代,职场动荡,“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当离职员工携“商业秘密”潇洒离去,留下人财两空的残局让企业收拾,不啻于重磅炸弹,把企业老板的心炸得七零八落。在我们的劳动法规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德治国”尚不能立竿见影,我们更需要的是“依法治企”。针对员工的忠诚问题,通过制订细致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尤其是保密协议等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管理者为何要对员工忠心耿耿它是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主要措施。在企业管理中,制度能管住员工的身,但管不住员工的心;高薪能够吸引员工,却换不到员工的忠诚度。要让员工爱企业,企业就必须时刻惦记着员工;要让员工爱企业,企业首先要爱员工。换言之,企业管理者如果想从员工那儿得到忠诚与合作,自己首先要对员工忠诚并乐于合作。管理者对员工忠心,员工就会同心同德,就会永不变心。孙子在《地形》篇中写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如果将帅把士兵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士兵就会对将帅忠心耿耿,同生死共患难。企业只有  相似文献   

19.
向征 《企业活力》2007,(7):50-51
目前许多企业中都存在着员工忠诚度不高的现象。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造成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偏高。部分员工借着“忠诚”的名义在企业里面混日子,为就业或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而留在企业工作,并没有用心投入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直接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产品和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当企业要求员工“忠诚”时,员工常常会问:对企业付出忠诚是值得的吗?为企业考虑长期价值是值得的吗?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忠诚吗?是忠诚于自己的老板,还是上司,抑或企业利益呢?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如何取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