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某地发现了一座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蜂似地往那儿拥,可是一条大河挡着了必经之路。当时众说纷纭,有说绕道走的,有说游过去的,只有一人含笑不语,转身找了一条船来,结果可想而知,去淘金的人未必满载而归,而这个搞渡船营运的人却赚得  相似文献   

2.
相传某地发现了一座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蜂似地往那儿拥,可是一条大河挡着了必经之路。当时众说纷纭,有说绕道走的,有说游过去的,只有一人含笑不语,转身找了一条船来。结果可想而知,去淘金的人未必满载而归,而这个搞营运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古时候有位茶商到南方贩卖茶叶,可等  相似文献   

3.
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新形势下,有些人爱凑热闹赶新潮。今天看到人家做什么生意赚钱,就不顾自身条件而争相仿效,结果是大家同挤一座独木桥,最终落个“僧多粥少”的结局。笔者认为,要创业赚钱的门道并非少而狭,如果能静思一下,在想赚钱人的身上动一动脑筋,下一番功夫,往往就是一个冷门,就是一条在想赚钱人的身上创业赚钱的好捷径。有故事为证:故事一:某地发现了一座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蜂似的往那儿涌,可是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当时众说纷纭,有说绕道走的,有说游过去的,只有一位含笑不语,转身找了一条船来,运送这些淘金…  相似文献   

4.
《科学投资》2005,(6):3-3
想发财需要找门道,这谁都知道。但是门道在哪里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封面文章《钻进钱眼》教给你找发财门道的第一步,针对中小投资者资金量小、经验不足的特点,首先让你明白钱在哪里,先找到“钱眼”,然后对症下药。这是《科学投资》长期研究的结果,指明了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商流中,金矿最为富集的14个地区,并细致剖析了其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聚会上,有个人不知怎么回事,老是打喷嚏,他的一个朋友见状与他开玩笑:"当你打一个喷嚏的时候,说明有人在说你,在议论你;当你连续打两个喷嚏的时候,说明有人在想你;当你连续打三个喷嚏的时候,说明你感冒了".他的这个朋友是卖感冒药的.  相似文献   

6.
谁不想发财?哪个部门不想发财?可发财须发之有道。改革开放以来,发财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大多数人靠的是勤劳和守法发财,这自然是无可非议。可也有人心里想发财,又缺少发财的能力和条件,于是便心生歹念。通过不正当的门路发财,而且这种发财病已传染到不少政府部门身上。2007年年末,监察部、国土资源部通报了全国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其中,广东开平市政府非法  相似文献   

7.
OUT事凹欢乐     
《投资与理财》2013,(21):110-110
●老婆从来不做家务。老公生日那天晚上。老婆心血来潮地对老公说:“今天你生日,不用洗碗了。”老公高兴地亲了一口老婆说:“太好了,谢谢你帮忙!”老婆不紧不慢地说:“留着明天再洗吧。” ●化学课,讲到有机合成,教授对学生说:“这里需要用到一种试剂。”学生问:“什么试剂?”教授说:“是一类有机碱。季铵碱。”学生又问了一遍:“什么碱?”教授复述说:“季——铵——碱。”学生怒道:“就你懂拼音!”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正>成功经验记者请教一位千万富翁的成功经验。"我之所以会发财,完全是我太太的功劳。"富翁感慨万千地说。"尊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呢?""嗯,告诉你好了,"富翁说,"那是因为我好奇地想知道,究竟得赚多少钱她才会满足?"  相似文献   

9.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一句近年来颇为风行的时尚语。这句话击中了某些富人以及那些想富起来的平民的心结,所以眼下有关理财的报刊及图书大行其道。我也是一个朝思暮想发财的人,当然特别喜欢看、喜欢买理财类报纸、杂志。只是看多了,忽觉发财思路有点混乱。迷惑之下,决定对理财专家来一次“听证”。  相似文献   

10.
有感于贴“横财”(杂文)晓秋我国民间有把"福"字倒着贴的风俗,以祈早日福到。而今竟有人把"财"字横着贴,其意无疑是盼发横财了。发财,是人的一种心愿。如果靠走正道发财,无可非议。但要想富,"不经一番风霜苦"委实难以达到。于是有的人便重新唱起了"马元夜草...  相似文献   

11.
家庭幽默     
讨吉利二则一、大年三十 ,某人请书法家书写了“和睦、太平”的作品 ,便对儿子解释 :“一个家庭一团和气称和睦 ,我和你妈不争不吵叫太平。现在我把作品挂起来 ,下边偏左你就说‘和睦’ ,下边偏右你就说‘太平’”……当那幅作品不左不右时 ,儿子大说 :“爸 ,正好 ,不和睦 ,也不太平!”二、除夕 ,某人做了许多圆子 ,又特地准备了一只特殊的圆子———里面藏了一根头发 ,巴望儿子年初一吃上它时说一句 :带“发”的话 ,即新年头里就发财。年初一 ,某人特地将特殊的圆子盛给了儿子。儿子开始吃时 ,某人问 :“儿子 ,你那圆子里有发吗?”儿子道…  相似文献   

12.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一句近年来颇为风行的时尚语。这句话击中了某些富人以及那些想富起来的平民的心结,所以眼下有关理财的报刊及图书大行其道。 我也是一个朝思暮想发财的人,当然特别喜欢看、喜欢买理财类报纸、杂志。只是看多了,忽觉发财思路有点混乱。迷惑之下,决定对理财专家来一次“听证”。[编按]  相似文献   

13.
眼界与商机     
鲍海飞 《金融博览》2021,(21):85-86
很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19世纪,在美国西部的加州,有人发现了金矿,这个消息点燃了许多美国人的"发财梦".为了发财,他们便千里迢迢来到西部淘金.据说,去往金矿需要渡过一条河.于是,有一个人便买了条船,每天从早到晚,将这些淘金人摆渡到对岸,每次都收取一定费用.几年过去,这些来来回回淘金的人,可能并没有淘到多少黄金,反倒是那个船夫挣到了大钱.  相似文献   

14.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基辛格堪称上世纪的谈判大师。一次,他主动为一位贫农的儿子做媒,想试试自己的折冲之技。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婿。”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是这位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老农说:“如果是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见一个研究生很晚还在实验室工作,便关心地问他:“这么晚做什么?”学生回答:“工作。”“白天做什么?”“也在工作。”“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学生期待着教授的表扬。物理学家想了一下问道:“可是,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6.
婚后的一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华子,你知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说你没心没肺吧,你还不承认."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偷水果农夫巡视果园,发现一个小男孩攀上了苹果树。“小捣蛋,你等着看,我要去告诉你爸爸!”男孩抬头向上面喊:“爸爸,下面有人要和你说话!”地球仪某学校校长陪同教育局长到某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何倾斜二十三度半?”学生甲非常惊恐,答道:“不是我弄的。”局长又问学生乙,学生乙答道:“我刚进教室,什么也不知道。”局又问教师,教师满怀歉意地说:“这不能怪他们,地球仪买来时,就已经是这样子了。”校长陪笑道:“告诉您吧,因为我们买的是地摊货。”5000只鸭子一个男教师在教室上课,面对乱哄哄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江风 《西南金融》2008,(12):60-60
一教授对自己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偏爱些,原因是其中之一爱思考,而另一位有些浮躁。浮躁者不服气,有天问教授为何?教授也一直想教育他一下,就说,这样你们俩来个比赛吧。  相似文献   

19.
自从“超女”这个名字从电视放出来以后,围绕它的话题就充斥了大块媒体。而宣传得最火爆的是关于“超女”发财的事。曾有媒体传出信息,说如今“超女”变成了“钞女”,言李宇春走红以后,赚下的广告费、出场费等已超过700万元。有媒体称,目前“超女”品牌价值至少有6个亿。此信息一经传出,立刻引来大报小报的广泛转载。最近又有一媒体报道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一份“文化蓝皮书”,认为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率分析,“超女”月前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有人说照这样下去,再过二三年,“超女”的财会发得不得了,简直要为GDP增长贡献几个百分点了。笔者为此纳闷,如此鼓吹“超女”发财到底有什么好?  相似文献   

20.
周洪林 《理财》2005,(11):29-29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是十九世纪美国三大富翁之一。他一 生至少赚进了几十亿美元,但他平时 花钱却十分节俭。 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共汽车回 家,缺少一毛零钱,就向他的秘书借, 并说:“你一定提醒我还,免得我忘 了。”秘书说:“请别介意,一毛钱算 不了什么。”洛克菲勒听了正色道: “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块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