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的出版发行,是“三农”领域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多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使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下同)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当前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笔者谈谈如下几点思考。一、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与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才有农民的好日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探索并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地根植于“三农”问题的土壤。回顾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百年演变,会发现贯穿其中的历史逻辑。第一,指导思想: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第二,理论武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三农”问题;第三,工作方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解决“三农”问题;第四,政策创新:始终与时俱进地调整“三农”政策;第五,实践经验:始终以人为本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占了全部人口的80%。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且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并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统一思想认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6.
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我国农村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邓小平文选》三卷共222篇文章中,有约四分之一的文章阐述到“三农”问题,其中有多篇是专论“三农”问题的重要论文,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月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极其深刻地阐述了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深刻指出了加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行在促进和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极其…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技术培训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是以人为本抓好“三农”工作的体现。因此。农技培训工作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大农民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说农村的局限、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跳出“三农”看“三农”,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统筹农村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考察。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胡锦涛十分关心农民增收问题。他每到一地,都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探讨如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加。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1.
新视点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主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此,本期刊登市农委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今年上海“三农”工作重点的特稿。进一步增强上海农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使农业再上新水平;围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扎实推进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上海今年“三农”工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农村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而是农村社会综合系统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因此,将“三农”政策统一到新农村建设,可以比较全面地反应出“三农”政策的目标和未来的追求。为此,跳出“三农”抓“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次革命,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在于实现“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国人最为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三弱”使然,即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弱位”;解决“三农”问题要靠“三化”即农业问题要靠农业的“产业化”解决,农民问题要靠农民的“非农化”解决,农村问题要靠农村的“城镇化”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如何解决山西“三农”问题,提出六点意见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抓;二,牢牢把握农民增收这一主要矛盾,坚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把农民就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四,继续毫不松懈地抓好禽流感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五,带着深厚的感情,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六,认真组织春季农业生产及其他各项工作,力争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要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寻找农民致富的“治本”之策。2004年,中央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了以“两减免、三补贴”为标志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扶农政策措施。南汇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2004年以大手笔落实“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对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新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又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论述了四个问题:肯定成绩,正视困难,坚定搞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信心;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今日学习     
正进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9月22日,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时强调  相似文献   

19.
从江苏省丹阳市的农业农村工作实践来看,要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认清“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新思维、新理念,应对新情况、新挑战,着力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三农”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实现在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上有新进步,解决难点问题、关键问题上有新成效,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构成了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新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和思想方法。现仅围绕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四论”谈一点学习体会。一、农业基础论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立足于国情,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做了全面精辟的分析。首先,深刻阐述了农业是基本生存的基础。他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他还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