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信社执行的高利率表现出的“六个不适应”一是高利率与现时农情不适应。由于农村信用社出于自身经营收益的考量,贷款利率能上浮不能下浮,上浮往往一浮到顶。在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价格是一种官本位的利率定价制度,脱离“农情”,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西北海市农村信用社为例,将其贷款利率水平与全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水平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两者存在比较稳定的竞争状态.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面对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以高利率为支撑的农村信用社难以适应利率完全市场化的...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实行"一浮到顶".部份农信社对贷款利率执行"一刀切",没有实行国家"对种养类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的指导原则,对发放的贷款,不论贷款种类、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均实行无差别的浮动利率.调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上浮50%,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利率风险的加大.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原则及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化对客户的差别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经营机构的灵活性,增强业务的竞争能力,提高综合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农村信用社建立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借鉴先进模式、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包括农户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等在内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暂行办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政策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一些扶贫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及农民创业担保基金贷款中的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这类贷款都执行基本利率,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中的比重较低。2.效益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一般农户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等,这类贷款的利率较高,农村信用社一般都上浮50%以上,而且这类贷款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有率比较高,是农村信用社利息收入的来源。3.竞争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在服务区域内的黄金客户,是农信社主动营销的贷款,这类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资金流动性较强、资金结算量较多,也是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这类企业贷款的利率一般不上浮或少上浮。4.优惠型定价原则:主要集中于以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利率的管制,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上限放开,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提高到2.3,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支持地方“三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大力组织存款,积极发放各类贷款,并利用利率杠杆,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原则及方法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人民银行将…  相似文献   

6.
为壮大农村信用社经营实力,中央银行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50%.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信用社在执行利率政策时,普遍出现"一浮到顶"现象.这种做法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润祥 《金融博览》2006,(12):35-35
贷款利率定价始于2004年10月28日央行的利率调整,这次政策调整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仍然实行最高限价,即不超过基准利率的2.3倍。这对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纷纷采取措施改进贷款利率定价的形成机制,实行有差别的贷款利率政策.但不管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利率定价怎样改进,都有些似是而非,以前传统的、固定的贷款利率定价的"影子"仍然根深蒂固,主要表现为贷款利率定价以贷款种类划分不同档次、贷款利率定价存在隐性"一刀切"问题和"一浮到顶"现象、贷款利率定价盲目性较大等,这种种迹象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仍然没有真正实现"脱胎换骨",贷款利率定价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一、塔城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及效应 以辖区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定价为例.该联社对贷款利率定价采取三个档次,即自然人与法人入股的社员和非社员各为一个档次,自然人分入股为70%,非入股80%上浮幅度,法人为入股60%,非入股70%上浮幅度。据了解,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及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联社根据人民银行总行所颁布的利率决定贷款利率定价上浮区间,基本分为70-100%以内,其中以80-100%为多。  相似文献   

10.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逐步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信用社“粗放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已难以适应经营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对保定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分析贷款利率定价现状,找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支农再贷款运作中的矛盾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矛盾一:农村信用社收益与农民利息负担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同期限档次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要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低,但在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要求中,只是要求不浮动或少浮动,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户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范围。作为农村信用社,如果不上浮或少上浮,考虑到贷款沉淀因素,盈利空间非常小,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10月29日起,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2.0]扩大到[0.9,2.3],并按6个月、1年、1年至3年、3年至5年和5年以上5个期限予以区分,浮动幅度从下浮10%到上浮130%,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为了切实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进行科学的利率定价,近期我们对甘谷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提高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的能力,支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人民银行于1988午6月1号起对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实行上浮:存款利率可上浮到70%,贷款利率可上浮到100%。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自全面实行上浮以来的几个月,全国信用社储蓄存款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贷款定价机制不健全,科学定价工作难运行.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学的风险预警和防范系统,在发放贷款中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等方面不够衔接的现象,容易出现粗放式、主观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引发"一言堂利率"、"人情利率"、"关系利率"等问题,使贷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性变成贷款利率定价的自由性和混乱性.……  相似文献   

16.
康世界  石望林 《甘肃金融》2003,(9):11-12,37
2002年3月21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的步骤,先易后难,首先在中东部地区8家农村信用社偿试浮动利率,即存款利率在法定利率的基础上最大可上浮30%,贷款利率最大可上浮100%.  相似文献   

17.
开展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完善利率生成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修敏 《理财》2003,(5):35-35
近年来,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借据、合同及收贷收息票据与借款单位的还贷还息单据核对发现,农村信用社存在以各种名义且方法隐蔽,违反国家规定利率,多收贷款利息现象。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一、按挤占、挪用、逾期贷款处理。为了达到收取贷款高息又不显露出违反国家规定利率的目的,不管贷款单位的借款是否挤占、挪用、逾期,都以这些名义按上浮利率收取贷款利息。二、多开贷款期限。在向贷款单位高利率收取贷款利息时,按正常利率填写利息单,通过多开贷款期限,从而达到了高息收贷的目的。三、给贷款单位开具两个收息单。在向贷款单位收…  相似文献   

19.
(一)制约"三农"发展分析   1.农户利息支出逐步加大,不利于农民减负.农业属弱势产业,利润低、风险大,伴随近两年贷款基准利率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也在大幅上升,农民贷款利息支出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0.
让农民减负增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政策,更是“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重点。但据调查,有的农村信用社所使用的支农再贷款都存在利率上浮的做法,并且都按用途进行上浮。不容置疑,使用支农再贷款中利率上浮做法,的确不违反利率政策,且从表面上和近期看,确实可以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和经营能力,但从根本上看,其负面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