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经营实践中的以及学术讨论中的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挤出”竞争对手,实现“品牌替代”,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有着致命缺陷的战略。中国企业应该研究并充分运用互补战略。“品牌互补”战略能够增强产品个性,降低“品牌替代”战略下的竞争强度,改变中国产品被外国品牌覆盖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品牌互补”国际化战略把影响品牌发育的消费市场因子、社会生态因子以及企业生态因子恰当的结合起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建立顾客忠诚。以扩大顾客价值为着力点的的品牌互补战略在为顾客提供新的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大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是一种超越零和竞争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波特五种竞争作用力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寿险业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为国内各寿险公司在制定未来的市场竞争战略时提供了分析思路与所需考虑的重点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互补型联盟是战略联盟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联盟形式。获得稀缺资源、提高组织学习效率、缩小企业战略缺口是互补型联盟形成的理论原因。在协同效应中获得经济收益、获得新知识、新能力是互补型联盟形成的现实动机。知识管理、学习竞赛、预防特洛伊木马是互补型联盟管理的三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合作呈现递增趋势,是中欧关系的重要补充;中东欧国家主要出口机械产品,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合作空间较大;中国加深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于欧盟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反而能够提升欧盟经济体的综合实力,即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能够优化贸易环境。建议推动“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附加值,借鉴中东欧国家高端机械制造的经验;处理好中欧产业竞争与互补关系,避免在机械制造领域开展直接竞争;构建包括中国、中东欧国家、欧盟以及其他国际性组织在内的常态化交流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制度互补与冲突的动态模型,对制度的结构变化及绩效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的适当约束及与诱致性制度的相互补充,既实现了激励性管制,又促进了竞争,从而推进了产业改革进程,制度互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但2002年末出现的电荒,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制度的不协调,冲突成为制度间的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力产业制度的互补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
在对比分析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互补效应的理论视角探讨了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经济效应,说明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互补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借鉴西方产业组织SCP范式,提出ISCP传导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互补与非互补的产业制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认为,基于互补的产业制度设计,日本产业制度较好地抑制了"赶超型"产业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外在制度的副作用,表现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