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允许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结合自己的身份和就业计划,拥有选择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农村社会保险的权利。对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要其继续在原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并能提供参保缴费证明,就业地政府社保管理部门就应该承认其已经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对这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必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缴费并以此建立失业保险关系。同时终止实施现行的农民工失业保险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制度,农民工失业后按照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和支付周期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为例,分析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制度设计及其对农民参保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保中的制度设计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影响显著。最低缴费年数15年限制能促进中年农民尽早参保;高龄补贴对青年农民参保具有激励作用;保费补缴截止日期的设置能有效促进老年人参保;保费的财政补贴比例越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越高。除制度因素外,农民的年龄、非农就业和支付能力对其选择养老保险也存在影响。年龄从幼到长,农民的参保率呈倒"U"形变化;非农化水平越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越低;支付能力越强农民越倾向于参加新农保。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角色从原来的"政策指导"转变为"财政补贴",除了可以直接提高参保农民的退休消费比例外,还具有不可忽视的间接效应,即增强农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刺激农民积极参保并提高个人缴费比例,从而可改善农民养老待遇普遍偏低的局面.另外,从国家角度出发,提高账户给付利率是鼓励农民参保、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影响着人们的参保行为,目前"城乡居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着人们倾向于选择低缴费档次、中青年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中途中断缴费及隔年补缴等问题,影响"城乡居保"保障水平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湖北省缴费补贴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平湖市"城乡居保"政策的基础上设计了湖北省"城乡居保"新型缴费激励机制并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该机制基本符合湖北省情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鼓励人们积极参保、多缴费、长缴费,最后提出了完善现行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农保”制度全覆盖之后,面临着“人员全覆盖”的挑战,而缴费水平和档次的设置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最低缴费档次,反映出政策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对成都市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养老保险需求、预期保障收益以及缴费能力是决定参保农户选择缴费档次的关键因素;当前大多数农户倾向于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主要由于农户对养老保险制度的预期收益较低和缴费补贴激励不足,而年龄、教育、健康、家庭抚养比以及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户的参保意愿和参保水平的选择。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该进一步优化缴费档次设置,更加重视群体特征差异,并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处于试点阶段,各项保险政策在积极摸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研究,提出通过建立补充基础养老保险金,来提高缴费年长、缴费多这部分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增强参保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新农保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保险精算模型,在对不同系数进行假设的前提下对不同缴费年龄和缴费档次下的新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进行了测算,然后测算出新疆北疆和南疆地区农民的新农保缴费能力,得出绝大多数新疆地区农村养老金供给替代率偏低的结论,建议政策部门鼓励农民尽早参保、制定与收入相匹配的缴费档次,财政部门加大对新疆贫困地区补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建立与发展,目前参保人数已超过3亿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养老金分配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等问题,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一直滞后于城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也较低。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待遇水平视角,分析和探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地区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为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6年湖北省城市低保对象调研数据,运用制度分析法从资源约束和主体协同两个维度对制度规定、制度执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低保家庭受家庭资源约束和子代代际分配倾向影响,缺乏为未来养老投资的预算安排,社会养老因制度参保缴费强制要求权利义务统一,经测算城市低保家庭经济能力不足以长期供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对贫困家庭的当期最低生活消费进行补助,缺乏为贫困家庭未来养老的制度目标.研究建议:提高两项制度协同衔接水平,加强对城市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参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达到法定领取年龄的城市低保家庭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适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应当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可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和负担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资助参保.同时,经济状况核查计算需要酌情考虑城市老年人养老需要进行适当扣除.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现实意义重大,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突出的农民参保意识与缴费问题、地方政府筹资与负担问题、农民工参保与养老接续转移问题、基金管理与保值增值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不发达地区增长极的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发达地区培植工业增长极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是调整经济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的客观需要,增长极是创新的基地,更是发展本地经济的立足之本,培植增长极要以经济规律为依据。找准增长极的空间生长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打出一批名优产品,建立对外开放的经济技术联系,以“外极”带动“内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 ,存在着量少、质低以及地区性、结构性失衡等方面的问题 ,阻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提高农村的公共管理水平 ,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文章就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的缺陷、弊端及其改进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虚拟商圈与现实商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商圈是吸引顾客所及的空间范围或一定的商业地域,而虚拟商圈则是基于互联网空间吸引消费者的区域.虚拟商圈与现实商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商圈主体、形状,商圈商流、物流、信息流,商圈吸引力、排斥力和商圈外部性两者都有本质差别.而以Amazon和Barnes&Noble为代表的两家公司对比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4.
西南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是一个过程系统,其路径取决于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与农业劳动力变动的不协调性增加.西南农业必须以加大投入为切入点,突破农业劳动力变动不协调的瓶颈,把握现代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极大地提高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更快更好地促进西南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使西南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目前西部地区的境外加工贸易发展比较落后.西部地区进行境外加工贸易能够促进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国际化经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而且西部地区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从事境外加工贸易,当然这也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扶持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分析了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金融财政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并试图找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但文化是基础,文化更关键。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文化是城市之魂,它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要以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行政部门管理比较混乱,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漠,我国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土地流转中权利界限模糊。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健全土地流转的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强化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一.旅游购物消费是旅游景区收入的重要渠道,所以旅游景区要高度重视旅游购物.针对我国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困难,提出了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应该深刻领会和理解西部大开发的含义,这有助于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实施步骤及措施的选择。发挥优势、创造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一条基本要求。西部实现跳跃式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政府宏观调控指标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必须处理好“兴地富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利于西部及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