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容肇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全球蔓延,证券市场全面暴跌。之后,美国、欧盟、英国、俄罗斯等以及中国联手救市。11月,20国集团在美国举行\"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并发表《华盛顿声明》。全球通力对抗金融危机,加强合作成为共同的声音。因此,讨论证券市场及监管的国际化问题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市场国际化表现及成因,阐述国际化监管的必然性,进而探讨监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证券监管,乃至全球合作提供一些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国际化有利于防范基金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利于基金的规范,有利于基金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基金监管国际化过程中的现状,提出应加强基金监管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基金业监管的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构成虚拟货币基础的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特征,盲目禁止可以实现多样革新技术的公募(ICO)并不合理。从国际看,许多国家对ICO持观望态度,有些国家试图积极维持ICO,但在规范的合理性方面仍呈现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以瑞士对虚拟货币ICO的立法监管为研究对象,指出我国现行虚拟货币ICO和上市的现况和困境,然后通过对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虚拟货币ICO和上市规范的比较分析,进而为我国虚拟货币ICO和上市的法律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证券发行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发行保荐制度的实施,加大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本文通过对证券发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券商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和发行公司之间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证券发行市场违法问题,提出了实行保荐制,加大对违规中介机构的惩罚力度对证券发行市场监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证券监管从体制、手段到监管队伍的素质存在诸多不适应.监管工作难以到及时、全面、真实.而电子化监管是证券监管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大力加强电子化监管的建设和运用,不仅是证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增强监管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信用评级业的信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用评级机构金融风险防范功能的薄弱性,亦暴露了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缺位。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借鉴国际监管的先进模式,进而从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确立监管部门职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监管制度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保险监管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保险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必然对我国保险监管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保险监管必须认真研究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环境变化,作出符合国际潮汉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文章在先简略地对人民币国际化内涵以及可行性进行梳理后,再通过对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进行详细阐述,分析表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因此,应积极创造国际化的有利条件,逐步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13.
国际收支结构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条件。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所要求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对国际收支政策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120多年来的银行国际化进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美国的银行国际化成少败多,少数大型银行是国际化的主力。国际化战略和模式、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经济周期对美国银行国际化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快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现阶段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在经济规模、贸易规模、储蓄率等基本面上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国际化即将快速发展的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日元国际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元国际化进程进行系统回顾,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市场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证券监管的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38-43
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纠正市场失灵,防止证券市场出现危机,促进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进行研究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国际货币历史经验来分析探讨从跨境人民币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我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内被接受,作为贸易结算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执行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过程。近十年来,人民币有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被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在给我国带来收益的同时隐藏着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而如何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讨论了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维持现状条件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通过对厂商选择结算货币的分析可看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方式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履行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国际经贸活动中计价、结算和储藏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介绍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现状,进而分析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对如何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国际化实践及启示——以韩国、新加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始尝试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实践。货币的国际化选择在于权衡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规模的大小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