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因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可能的应对措施,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本文回顾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动态,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和研究方法做了概述,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展望.我们认为复杂科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很广的前景.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内部作用是生态系统复杂化,有序化及自组织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机理及发展规律,为认识生态与进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碳循环成为研究热点,而城市作为人为碳排放的主要发生区域,城市碳循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城市碳循环包括碳的输入和输出,碳的输入主要是以食物、能源、产品等形式进入城市生态系统,经过代谢,一部分固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形成城市碳库,另一部分返回到自然生态系统。过去的城市碳循环研究主要关注碳排放,随着城市碳循环系统整体研究的开展,城市碳储存逐渐得到关注。目前我国城市碳库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碳库、植被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全球土壤碳储量、我国土壤碳储量、城市土壤碳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城市土壤碳储量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了解区域碳排放强度及其压力对于区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分析,分别构建了区域人类活动碳排放估算模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循环压力的概念,建立了碳循环压力指数模型,并对碳循环压力指数及其与碳循环有关的人类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草地的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草原起源的追溯和现代草原不可持续性的分析,指出以人为主的因素加速了草地退化,导致草畜矛盾的加剧、抗灾能力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弱,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认为,亟须建立产业化与集约化经营的现代人工草地畜牧业,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编制蓝碳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吸收清单对于保护和恢复蓝碳生态系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等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方法体系。通过开展蓝碳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研究,构建出基于储量和通量法的蓝碳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吸收核算方法,设计出蓝碳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清单表格。最后,结合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现状,进一步指出我国蓝碳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做好技术衔接。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了研究区1987~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流向及损益情况.结果表明:(1)1987~2005年之间,研究区服务价值的损失量较大,其中草地的服务价值损失了近3亿元.(2)草地覆盖度的变化、草地沙化以及开垦是草地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3)湖泊和沼泽面积的减少,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人类活动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陆生系统的碳循环理论框架计算固碳量与释碳量,估算了2007—2013年重庆市及其五大功能区的碳收支平衡状况。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重庆市总体碳收支失衡现象加剧,且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生态涵养区蔓延的态势,依靠自身生态系统已无法实现其平衡。逐年递增的人口和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是造成碳收支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为缩小碳汇与碳源的差距,文章还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谢高地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评估了我国各省份各天然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全国天然草地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 416.86×108元。各省份、各草地类型、各地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显著。黑龙江省年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009.72×108元,而上海市仅为1.15×108元,二者相差逾2617倍。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草地类型是沼泽类6489.74×108元,最低的是干热稀树灌草丛类40.07×108元。高寒草甸类、低地草甸类、热性灌草丛类、热性草丛类、温性草原类,分别占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73%、6.15%、6.1%、5.17%、5.02%,其余各类草地均低于3%。废物处理(31.78%)、干扰管理(16.07%)、食物生产(13.99%)、水供应(13.45%)构成天然草地每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5.29%,气候管理等10项服务功能价值所占比例均在6%以下,占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24.7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发展现状,指出制约我国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自身系统的运行及系统外要素的影响.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的独特视角剖析我国低成本航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我国低成本航空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