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我国物流需求将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呈现增速放缓趋稳态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将成为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 我国社会物流运行基本特点 社会物流总额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的依存度加大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虽然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但总体上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物流需求也逐步由快速增长向平稳较快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2.
王海平 《港口经济》2011,(10):10-11
中国港口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港口集装箱物流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社会物流需求和运行量平稳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必须看到我国集装箱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如港口的集装箱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还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总体来看,我国港口集装箱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  相似文献   

3.
一、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提高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7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今年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将会保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明显高出同期GDP增长,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12,(3):59-59
2011年,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201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158.4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3.9%。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5%。与GDP的比率升至17.8%,同比与上年持平。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10,(3):40-41
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幅将高于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估计达到15%左右的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增长可达10%上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会继续下降。结构调整将是2010年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物流业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等都会加快调整的步伐,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07,(6):56-57
今年一季度,我国物流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费用增长速度有所加快,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增势突出。  相似文献   

8.
温和调整是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幅的回落及其导致的顺差减少,并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不过,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适度调整要保持平静心态,要树立信心,稳定政策,不放松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继续抑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使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近日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区间。 张平在此间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上说,在中央的果断决策和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战胜了重大自然灾害和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符合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方向,仍属于平稳较快区间。  相似文献   

10.
数据     
《首都经济》2008,(9):7-7
2008年7月份北京市经济运行简况;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消费品市场活跃;工业增加值增幅有所回落;投资增速放缓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各类价格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6%,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属快速范围,符合以抑制通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要求。二是三大需求均衡拉动。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均处于平稳较快增长状态,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民间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并明显快于国有单位投资,说明自主增长机制的作用正在增强。三是通货膨胀压力尚未缓解。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偏紧的经济方针,预计生产资料供需平稳增长,可以保持总量上的大体平衡,由于上年库存包袱的大部分消失及成本推动,市场价格将继续缓慢上扬。 从社会需求来看,1996年市场供求关系将继续得到改善,社会需求有听增长,总体形势好于去年。 1.国内需求增幅有限。1996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  相似文献   

13.
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是引领我国步入世界贸易大国行列的主力军,也是保持外贸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虚拟经济极端化导致的金融危机,使以汽车为主体的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遭受严重打击,我国也不例外。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3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增幅比上年回落9.4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以来,发达经济体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功能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6):25-26
8月4目,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了200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2005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种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快速多变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我国经济成功地抵御了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美国次贷危机等严重不利因素的)中击和影响,物价涨幅逐月回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落,投资、出口增幅明显下降,房地产、汽车等先导产业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近日撰文指出,温和调整是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幅的回落及其导致的顺差减少,并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不过,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适度调整要保持平静心态,要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季度在宏观政策有效引导和自发性增长双重作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8%的增长,但比去年四季度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造成一季度GDP略有回落的主要因素:农业增幅减慢,投资增速明显降低,工业增速有所减缓,2004年GDP基数较高。GDP8.8%可以说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从一季度看,消费需求不断高涨和出口需求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九五”第一年,开局不错,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今年增长相对较快,通胀相对较低,国民经济处在适度发展阶段。 一、上半年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上半年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农业收成不错,夏粮增产70亿斤;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上半年在出口下降的条件下,需求格局有所调整,投资和消费实际增长的加快成为拉动即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产品产销率逐月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幅达9.8%;上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7,(135):1-21
2007上半年,我国乘用车产销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总体上依然保持供大于求的市场运行态势,总库存量不断增加,供求矛盾有加剧迹象。上半年车价持续下跌,二季度后下跌速度加快。预计下半年产销累计同比增幅将有所回落,价格继续下跌且幅度略高于上半年。下半年的政策着力点,应继续放在完善产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各种环境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浙江经济运行特征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浙江经济在本轮经济周期的较高平台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消费处于稳步发展、发展的创新动力逐步增强。但也出现了企业利润、制造业投资增幅等一些重要指标的异常波动,这表明浙江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预计2006年浙江经济依然将保持在较高增长平台平稳运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