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敏  禄青 《中国经贸》2012,(7):43-45
我国矿产资源总体上比较丰富,但人均少、禀赋差,大宗、支柱性矿产不足,虽然拥有煤、钨、锡、钼、锑、稀土等诸多优势矿产资源,但石油、天然气、铁、铬、铜、钾、钴、铂、镍、铝、锰、金、银、硼、金刚石等战略短缺资源一直依靠大量进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国情,决定了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短时间难以缓解。  相似文献   

2.
付俊超 《特区经济》2011,(8):231-232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本文首先介绍黑龙江省矿业资源的基本概况,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测算了黑龙江省矿业对经济的贡献度;然后,从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阐述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战略;最后,提出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一、资源战略 1.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80亿美元的工厂。这为宝钢在中国和当地的高档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资1亿500万美元收购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分天然气资源。这是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浙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自然进程,也是浙江利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世界环境,更为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浙江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状况以及先行企业提供的经验来看,“十五”期间,“走出去”的方式应主要集中在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境外带料加工、对外工程承包、远洋渔业捕捞、境外合资合作技术研发及境外旅游等领域。(一)建设国营销网络现代经济是流通主导型经济,国际市场具有流通主导的特征。加强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浙江产品的出口规模,提高出口利润,减少出口市场风险、收汇风险,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而且也有助于企业深入认识东道国的市场特征,积累国外营销经验,防止对外投资的盲  相似文献   

5.
张君 《中国经贸》2011,(5):10-11
自“走出去”战略2000年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改革战略以来,中央企业(简称:“央企”)便成为了“走出去”战略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7.
古颖 《中国经贸》2008,(3):82-8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就对外投资规模来说,有资料显示,中国对外投资累计规模仅为世界外商投资总规模的1%,约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规模的10%。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这段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8.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入世”缓冲期接近尾声,很多行业逐渐放开,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海外经营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许多国内企业来说,“走出去”还只是新事物。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甚至是国际政治和社会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其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因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自主发展壮大的基础还很不牢靠。目前的关键是要明确“走出去”战略在今后2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并在政府层面形成具体化的“走出去”的促进战略、政策和办法。在企业层面,应该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规避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努力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实际上,利用外交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和依仗外交的整体协调优势和政府信用优势,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的今天,这两大优势无疑将会为资本的顺利流动提供难得的机遇。企业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走出去”,“走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怎样预见并处理“走出去”风险和困难,让我们看看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5694号提案主题词:环保外经贸提案内容摘编环保产业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绿色转型、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的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拓宽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带动国内环保产业升级、反哺国内环保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为推动环保产业走出去,建议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比较优势和对外投资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探讨福建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实现途径和创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解决我国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建立统一的城乡税制;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对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12,(19):48-51
中共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公司”)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中机公司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取得了出色业绩,2007—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82倍,利润增长0.83倍,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外承包工程是带动国际贸易和开展对外投资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形式,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主要形式。所以,“十二五”期间仍耍继续发挥好对外承包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2010,(12):74-74
近日,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座谈会、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同时在北京召开,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成为两大论坛共同聚焦的话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官员分别表示,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规划;财政部、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均表示将在政策措施上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斌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48-151
西部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围绕优势资源实施资源开发,本来是符合经济分工和市场竞争原则的理性选择。但在实践中,又往往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即过于依赖和偏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使潜藏在资源开发中的商品贸易和经济竞争劣势逐渐显露出来。因此,西部必须开拓思路,超越优势资源的束缚,把开发的重心由自然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这些正是当前西部最欠缺的也是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对外承包工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外承包工程是带动国际贸易和开展对外投资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形式,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主要形式。所以,十二五期间仍要继续发挥好对外承包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宪辉 《现代乡镇》2011,(2):120-121
在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巨大,因此,澳人利亚联邦政府人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在行政管理、技术创新、税收、出口等多方面推出了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能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已开始进入对外投资拉开大规模发展的阶段。主动实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必然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标志。建筑业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是经济起飞阶段的主导产业之一。趋于成熟稳定的国内大型施工企业要谋求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走出去”,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响应国家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就成为施工企业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邢厚媛 《中国经贸》2010,(15):14-19
自2000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在保增长、稳外需、调结构和促进我国商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相对于不断深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谋划企业“走出去”的新方略,将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代陕西》2008,(10):63-6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成立于1957年,承担着西北五省区冶金、有色矿产资源勘查任务。1971年划归陕西省管理,1978年收归冶金部。1982年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00年属地化归陕西省管理,为省属正厅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