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经济月刊》2012,(9):150-152
自2007、2010年分别评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至今,由文化部评选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共计8家,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共计7家。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以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为名的园区数量目前已高达上万家。产业园区不计其数,而其中真正能做到文化产业集聚的却不足5%。在“贴政绩金”、“卖地产钱”的巨大诱惑下,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项目泛滥、特色不明、综合配套平台不完善、研发活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产业园区管理机制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后高宏存副教授。  相似文献   

2.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文化企业区位选择的视角,分别从创意阶层集中、产业链协作、客户资源共享三个角度阐释不同类型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利用文化产业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及区域分布特征,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集聚变动指标分解,剖析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在不同区域间呈现阶梯状非均衡分布特点,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分布均匀;各文化细分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偏低,且多个细分行业空间集聚水平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均回复效应是制约各行业空间集聚程度提升的关键原因.因此,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构建水平垂直整合的文化产业链集群、吸引创意人才汇聚、健全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文化产业窣间集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地市场效应"认为较大的市场比较容易吸引企业进入该市场区域,而这种进入又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如此的循环累进使得该地区市场的逐步扩大,从而增强产业的集聚趋势。在文化产业方面亦是如此,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来看,文化产业都在逐步向大城市集聚。文章从外在表现、价值体现和核心追求三个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城市聚集进行分析,并对天津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新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利用区位熵对湖南省近年来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04-2007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区位熵小于1,2008和2009年区位熵大于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提炼出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的因子从发展条件来看有四类,即要素禀赋、市场需求、关联产业和政府支持;主要因子是需求因子、政策因子和文化环境因子;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在各市州存在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许莉  吴明 《生产力研究》2011,(9):149-150,153
文化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朝阳产业,我国西部发展文化产业具备优势条件、良好机遇,文化产业园区是培育文化产业迅速成长的重要载体。结合西部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文章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城市-增长极模式及联盟带动模式,三种模式为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供了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然而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凸显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构建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以文化产业园区品牌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在文化产业园区品牌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文化产业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以期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吉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今后一定时期,吉林省要加快"六个已有优势产业、二个无中生有潜在产业"发展,推进"一个中心、八大集聚区"建设,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举措,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新的爆发期。近年来,各地区为了加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差异化竞争,打造和布局园区型、大树型、池塘型、蜂窝型、联盟型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并从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12)
利用EG指数和市场集中度,对江苏省文化产业2000—201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运用ArcGIS分析了江苏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00—2013年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集聚度呈增长趋势,但总体集聚水平不高;文化产业集聚存在行业分层,文化艺术业的集聚度相比新闻出版业和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业较低;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形成"一核两翼三带"的空间格局,存在区域差异;集聚的形成机制以政府主导建设为主,缺乏市场自发型集聚。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能更有效地集聚资源,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提供支持与保障。基于物理学"容量耦合"概念的延伸,探讨了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理。实证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良好,两个系统之间的发展较为协调;而中西部地区耦合度低,发展相对滞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润  任晓蕾  黄敏  钟晟  吴姣 《经济地理》2020,40(12):128-136
文化产业集聚是地理学和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领域,尤其城市尺度的文化产业集聚近年来备受学者关注。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武汉市为例,基于天眼查企业数据库获取文化及相关企业数据,采用地理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武汉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发现:①武汉市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三环内中心城区;②个体工商户、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心城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③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在不同区域的优势度有差异;④吊销、注销的文化企业可从反面透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⑤武汉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在交通依赖、区位选择、产业关联、载体依托和主体推动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基于此,根据武汉市文化产业总体集聚发展态势、吊销和注销文化企业的空间特征和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提出具体优化、提升集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沈刚 《经济》2012,(7):6-8
2009年4月商务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与口行联合《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开创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先河,同时文化部与中国银行正式签署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合作协议》,在此模式上,文化部加大与金融合作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启动了投融资服务工作,并在此模式上构建了全面的部行合作机制.那么,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情况如何?文化主管部门对各地热衷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有什么样的扶持政策?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态势良好,但在创意提升、科技融合、龙头企业发展、园区建设、人才培育、政策创新等方面也暴露出诸多严峻的问题,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思维、提升文化创意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升级,是福建省文化产业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资本、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下,将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赞誉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省、市(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深刻分析"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剖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隐现的问题,积极探讨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重塑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产业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无锡近年来把文化产业纳入到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功能性、引导性投入,支持有市场前景的文化项目和关键技术开发,积极探索对重大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企业专项补助、财政贴息、项目奖励等支持政策,在税费减免、资产处置、工商登记、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与倾斜。2013年,无锡市共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4600多家,文化创意产  相似文献   

18.
刘二妹 《时代经贸》2017,(34):26-28
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衰退,但由于口红效应,往往文化产业能得到超常发展。本文首先对后危机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阐述,接着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可行的对策建议。首先,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其次,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集聚效应;最后,实施进口保护和出口鼓励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向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总体上仍呈现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基本状况。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如何进行最优空间布局?有无路径可寻?有何经验借鉴?文化产业空间协调模式如何设计与执行?这些问题成为诸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共同面临难题。对此,陈国生教授较早就曾提出过"区域协调共进论",并在近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产业园区设计中进一步将"区域协调"阐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煜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194-196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我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各类综合配套措施,其中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我区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度上实现突破,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仍是一条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