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分形理论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相关性及均衡性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表现为从中心城市向周围城镇密度递减;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的空间相关性较强,联系较紧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崛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承担着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历史使命。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核心是利益协调,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围绕城市群各地区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重点探索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机制、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横向利益分配机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作了许多建设性的超前谋划,但规划文本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等内容的表述上存在一些有待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当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对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城市规模、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效率呈现正相关,而产业结构比与城市经济效率呈现负相关。要将武汉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发挥武汉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缩小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  相似文献   

5.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方面共13个具体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8~2013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测度分析,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此5年间略有上升,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差异较大,且3个区域内部差异特别是武汉城市圈的内部差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导因素。进而结合得出的基本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人们常说,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度太高(接近8),但如果把首位城市武汉放在湖北省来考察,全省的城市首位度则下降到6左右;把它纳入长江中游三省或者中部六省,首位度则可下降到3左右。这是因为武汉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城市,它的辐射范围不应仅限于湖北省,而应作为更大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也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武汉作为首位城市才与捷夫法则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从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地理格局和演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经济密度、经济距离的推动和经济整合的抑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2D状态,经济整合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从子城市群来看,处于3D状态的有江淮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而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处于1D状态,经济距离的改善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经济密度的提高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产品整合型品牌打造、与区域战略发展的耦合性制度衔接,这种耦合机制表现为与区域发展整合化耦合、文化创意化耦合、游憩与旅游一体化耦合等。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是提高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增强省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富民强省的精神,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对策,力求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又快又好地发展作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流域经济与长江上游经济区空间范围界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区(带)是具有自然条件相似性、经济技术联系紧密的区域空间集合体,它依托区域内增长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合理地划定经济区(带)边界,但关于长江上游经济带(区)的划分历来有不同观点和方案。流域经济区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复合体,其范围的划分界定应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四省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规划的目标和需要,依据不同的区划要素,可对其进行大、中、小多尺度范围的区域界定。  相似文献   

12.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必须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三峡工程蓄水成库后,长江上游航道条件大为改善,也为构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提供了必备条件。必须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加强与“长三角”的合作,共同发展现代江海联运,才能将重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能矿资源开发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长江上游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迫切需要积极参加长江流域和国际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中下游提供的有利条件,促进其能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能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交流信息,为长江上游地区能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上游地区横跨我国中西部两大板块,其经济影响力在整个长江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几年重庆的金融生态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不足以加快推动重庆建立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本文着重阐述了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和重庆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的关系,指出了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所需投资资金的关键要素,并分析了重庆金融生态改善现状和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为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推动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国土综合开发区,是从攀枝花到宜昌的长江干支流所流经的沙丘、平坝地区所在的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的空间地域体。长江上游经济带由成渝经济区、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江南地区三部分区域构成,其中成渝经济区是其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是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和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实施“五个统筹”方针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汉江中下游如何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超越传统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以实现调水影响区与受益区“双赢”目标,客观了解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数据为依据,以案例为支撑,呈现汉江中下游真实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2000—2014年丹江口水库来水以及2014年蓄水与下泄数据基础上,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八方面初步建议,以期进一步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河长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并渐趋成熟,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河长制绩效考核体系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保障.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长江上游流域为样本,从指标考核、工作测评、公众评价三个维度,研究长江上游流域河长制绩效考核体系,提出未来应设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对相关指标赋权实施动态差异化评...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城市带有着丰富的遗址、山水、宗教、工商、名士、戏曲等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国家中部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推动,皖江城市带的旅游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和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层面实施统筹发展、优先发展、重点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