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热点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前提是政企职责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使改善外部环境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同时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2.
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搞好大中型企业固然要以必要的放权让利来启动,但进一步深化改革还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将企业全方位推进市场,放开经营。这一改革是综合改革,它将带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带动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带动政府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鞍钢第一炼钢厂是一座具有60年历史的老企业.面对国家改革的形势,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问题,调整后的厂领导班子得出了共识: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搞好企业内部改革就没有出路.要想使老企业永葆青春,首先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使企业能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4.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由放权让利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两个大的阶段。从放权让利到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一个时期以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5.
让苦脏累险工种产生凝聚力李连草,崔绍先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搞活大中型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一方面,通过精兵简政,开办第三产业,分流企业内部闲散人员,放下企业自身包袱,是企业恢复活力的好办法;同样,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在主业中注...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探索如何增强大中型煤炭企业活力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外部环境创造条件;二是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本文仅就朝川矿务局如何提高经营者和生产者的两个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活力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提高经营者队伍基本素质是增强企业内部活力的关键这里所说的经营者是指企业内部责权利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者。从我局靠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一年实现三个同步增长(产量、利润、职工收入)的变化中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们的改革目标更为明确和具体——即市场化。对于实现市场化,小型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问题不是很大,关键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大块。改革以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所以怎样搞活大中型企业,使之更快地向市场迈进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应允许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实际出发,自由选择改革方式走向市场。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向市场化迈进的内部力量 改革十六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朝市场化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了。从改革初期的为扩权让利而实行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经济责任制,到实现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各种类型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从把企业推向市场为中心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到以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为核心,深化企业产权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已不再是昔日模样,市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尽管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影响和制约企业活力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自身的素质。企业活力增强与否,关键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在于企业自身的素质,即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十多年致力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实行“两权分离”的承包制,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有所扩大,但给予企业的“四自”始终没有真正落实,企业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资格的市场主体。而企业股份制改造后,通过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激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以我们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980年从一家仅有120人,年产值30万元,固定资产90万元,生产普通机床,濒临破产的小  相似文献   

10.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使企业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根本上说,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在整个经济生活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而且许多问题都同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有着直接联系.关于企业活力问题,实质是个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从改革伊始,人们就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相当多数的企业活力不强又说明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应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位卑未敢忘忧国,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企业中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过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和管理下所形成的管理职能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在贯彻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过程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一是高度的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简言之,就是依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最有效的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优化,而这项工作首先应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上.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的改革经过了由放权让利到转换经营机制两大阶段,微观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但国有企业在制度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践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向深层次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能否真正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真正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以企业制度改革为途径,这是人们在改革实践逐步发现、承认的一个道理。 实践已经表明,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变国有企业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现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政企分开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职责分开的简称。企业改革十多年来,无论是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还是采取多种经营形式,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都是围绕着政企分开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政企分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把政企分开放在关键的第一位。本文就如何抓住这个“第一关键”,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进行配套改革,把企业改革引向深入,谈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建设厅厅长高峰在陕西省深化建筑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提出,增强改革力度,振兴陕西省建筑业的几点做法。 1.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在继续落实14项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一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元化经营。实行建筑业同房地产业结合,既提高房地产开发水平和效益,也增强建筑企业的活力与实力。二是积极做好准备,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要积极进行股份制试点,城镇集体企业可向股份合作制发展。三是以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契机,推行企业内部市场化,实行劳务层与管理层分离。四是企业要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不仅是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举,也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沈阳市公路工程公司此项改革实践谈点个人浅见。一、改革的必要性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是实施基本建设项目的主力军。最近几年,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和市场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处境艰难,效益滑坡,后劲衰萎,甚至有的企业靠银行贷款和  相似文献   

17.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培植增强企业活力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大中型企业之所以陷入资金紧缺、产成品积压严重、成本增高和效益下降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机制方面原因。我们必须深入到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层去寻求新的变革,亦即通过深化改革和企业机制的再构造,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运行机制。这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治本途径。一、大中型企业机制再构造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机制生长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机制再构造,是企业经营机制的一次深刻变革。众所周知,在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运行机制上,承包经营责任制已成为企业运行机制的基本线索和方向,但目前的企业承包仍属于对企业经营机制较浅层次的触动,远远不足使企业改革发生深层次的突破。在大型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有人曾推崇股份制。我不否认股份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典型形式,但是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行股份制的经济基础薄弱,股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尚未成熟,因此,股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的改革,在各项改革中乃至整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战略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通过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同市场内在联系在一起,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的微观基础。 一、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 我国企业改革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但始终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十几年来的企业改革基本上是在“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思路的探索中前进的。 (一)放权让利的基本改革思路 从1978年至1987年按着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从实践上看,初步理顺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了企业活力,为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单纯放权让利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六建设公司是化工部直属的以承担化工建筑安装为主的大型施工企业,主要施工力量分布在湖北、上海、北京、江西等十余个省市20多个施工点上。公司从1985年4月起实行了经理负责制,接着又推行了以承包经营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通过深化公司内部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完善了内部经营机制,使企业素质有了提高,企业活力有了增强,各项目工作均有了较大的起色。六年时间里,建成了20多项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品率达90%以上,荣获2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3项  相似文献   

20.
其实,邯钢经验的实质就是使国有资产在短期内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积累来实现迅速的增长,具体而言:一、转变观念,推行和不断完善模拟市场核算机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企业走向市场。一方面国家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眼光向内,尽快地整合好自身的要素,转变经营机制。为此,企业必须以市场主导为原则,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直接面对市场,只有经得起市场长期检验的经营,才是真正的经营。说原则易,论实践难,然而邯钢却给出了实证———正视竞争,大胆突破,锐意进取,主动迎战,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