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天白云下登上成吉思汗望山,草原晨曦中目睹蒙古族勇士们的搏克风采,潺潺流动的河水旁,聆听长调之乡的天籁之音,徒步或骑上骏马奔驰在碧草如茵的茫茫草原上,寻觅游牧之源,领略历久弥新的草原文化。这里汇集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以其风光秀丽、草场类型齐全、动植物种类繁多而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华丽草原,并被誉为"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在现代文明的大环境下,至今仍保存有最原始的游牧风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文化哲学作为理论依据,通过草原文化形成的区域条件与发展过程的研究,分析草原文化的内涵存在条件以及特点,论证草原游牧文化是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各个游牧民族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适应自然环境而进行的一种选择,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条件的演变,草原游牧文化也应与时俱进地改变其存在的形式,但其存在的客观依据和合理性依然潜在。强调草原文化现实和合理性,使草原文化得到相应的尊重,传承草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为草原文化的发展及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京的正北方,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辖12个旗县市,被称为“天堂草原”,且有“蒙元文化圣地、游牧文化之源、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的美誉。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流,美丽的锡林河蜿蜒在碧草如茵的锡林郭勒草原。锡林郭勒盟的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美丽的草原风光、深厚的蒙元历史文化和古朴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蒙元文化旅游资源概述蒙元文化的概念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其核心部分是蒙古族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它既吸收了南北文化的精髓,又接纳了东西文化之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使蒙元文化一开始就成为以多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其它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自己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习俗、道德、宗教、立法等方面的生态环保思想,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利用等深刻内涵,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之精髓。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游牧时期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原因,借鉴游牧文化探寻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道路,力求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6.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京的正北方,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辖12个旗县市,被称为"天堂草原",且有"蒙元文化圣地、游牧文化之源、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07,(8):50-51
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县域内资源丰富,现有耕地320万亩、林地225万亩,草原270万亩,水域面积98.6万亩、查干湖,第二松花江、嫩江、前郭灌区和其他泡沼形成的湿地184万亩,居全省首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草原风光秀丽,湖泊湿地景色优美,境内有比较著名的旅游资源单体82个,郭尔罗斯文化属蒙古族旅游牧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在“餐饮文化”、“婚礼习俗”、“狩猎游艺”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相似文献   

8.
新疆游牧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于草原资源、游牧经验、循环经济及政策优势。其优势陷阱表现在草原退化、产业单一和低收入陷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需要进一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生产绿色畜产品、发展新型产业及实施绿海战略。  相似文献   

9.
《商》2015,(9)
在传统意义上中原人们一直以来称草原边缘地带的游牧民族为"野蛮的、无文化的、无组织的"人群。巴菲尔德想要做的是要将传统汉文文献中"他者化"的以野蛮、不开化形象出现的游牧人群,放到历史主体的地位上来解读他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组织文化的文献回顾,本文将组织文化区分为支持导向型、创新导向型、目标导向型和规则导向型四种类型,并对四种类型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提取,将之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各维度相匹配,在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在各文化类型下可能呈现的强弱状况,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选择性归类。  相似文献   

11.
<正>赤峰市蒙元文化旅游资源概述蒙元文化的概念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其核心部分是蒙古族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它既吸收了南北文化的精髓,又接纳了东西文化之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使蒙元文化一开始就成为以多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其它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刺绣是哈萨克族重要的传统文化,源于千百年的草原游牧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哈萨克刺绣文化面临着严峻的冲击,暴露出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分析了刺绣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同时讨论了未来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不同的视角比较全面地叙述了匈奴族富有传奇的演进史,包括匈奴族的起源、强盛的草原游牧帝国、衰败与消亡、昙花一现的中欧帝国和人海觅踪六部分,读之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乌拉盖管理区的概况、草原文化内涵和草原文化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草原文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未来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3)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历史上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以及西域中亚文化交汇融合的中枢地带,因此衍生出了多元文化,在新世纪阶段,宁夏依然处于枢纽地位,对对外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因此,本文就从影响宁夏经济开放的因素入手分析,阐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开放发展的定位以及战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2007,(8)
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县域内资源丰富,现有耕地320万亩,林地225万亩,草原270万亩,水域面积98.6万亩,查干湖、第二松花江、嫩江、前郭灌区和其他泡沼形成的湿地184万亩,居全省首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草原风光秀丽,湖泊湿地景色优美,境内有比较著名的旅游资源单体82个,郭尔罗斯文化属蒙古族游牧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在"餐饮文化"、"婚礼习俗"、"狩猎游艺"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8)
借助于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游客的消费观念得到巨大的改变,文化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旅游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己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因此研究内蒙古文化旅游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且有利于宣传与弘扬我国北方草原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草原旅游业发展,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草原文化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应战来自草原自然环境或生存环境的挑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其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着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内蒙古旅游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发展旅游的传统优势,然而,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思路,推动草原文化创意性开发,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当前也是未来"十三五"时期的工作重点。本文立足于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和产业融合现状,以草原文化创意性开发的独特视角,从文化产品的开发、品牌的打造、产业链要素的渗透对接、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提出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旅游各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他们神圣的牲畜。草原的民间舞蹈中,对马不是进行外形的模拟,更多的是放牧人对马的特点的了解以及深深的感情,将其通过上身的动态和肩部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要想把蒙古族的舞蹈情感特征表现出来,不仅对于肩部不同的表现形态要体现得淋漓尽致,还要更深刻地去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完全把自己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