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好吃已经成为广东人的一种特征,除了吃之外广东人还好喝,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份,茶叶的交易量位列全国前茅.但正因为广东人好吃好喝,所以长期被一些垃圾茶水所"荼毒".  相似文献   

2.
李东 《农家之友》2005,(8):60-60
沸水泡茶不少人喜欢用刚烧开的水泡茶叶,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苦涩的物质——鞣酸。在沸水的作用下,鞣酸会过多地溶解出来,增加茶水苦的涩味,而且还会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维生素大量破坏。泡茶水的水温宜按茶叶的质量来定,一般茶叶可用95℃的开水冲泡,高级茶叶和嫩芽  相似文献   

3.
苑翠柳 《致富之友》2000,(10):37-37
近年来 ,随着国际健康食品开发热日炽 ,自然资源丰富又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树叶被广泛利用。茶树叶近些年以来 ,茶叶食品风起云涌 ,极受欢迎。除去名目繁多的速溶茶 ,各种罐装茶水 ,冲泡方便面的抹茶等 ,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泡料、茶叶点心、茶叶羊羹、茶叶饼干、茶叶汽水、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甚至茶叶已进入了主食、菜肴领域 ,日本人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 ,清香爽口。茶叶调味剂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将茶叶粉加入酱油制成的茶叶酱油 ,或拌入姜粉制成的姜粉茶 ,以及茶盐等 ,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肠炎的防治效果很好。柿…  相似文献   

4.
一、新茶鉴别方祛 一看形状。各种茶叶都有它的外部特征。从茶叶的外形是否匀称,可以看出茶叶质量的优劣。二看颜色,即观察茶叶的色泽和茶水的颜色。叶色纯而泽则优;杂而暗则劣。三闻气味。茶叶的香气纯正则优;淡无香气且有异味则劣。四品味道。绿茶茶水上口苦涩味稍重,回味长则优;回味少而淡则劣。红茶茶水上口重感甜爽则优;如有苦涩味则劣。  相似文献   

5.
茶的炒用     
茶的炒用煮牛肉时加一小布袋茶叶,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吃辣椒后,若口辣难忍,可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咀嚼一点干茶叶,可消除口中辣味。将向放在浓度5%以上的好茶水中浸泡片刻再冷藏,肉类的保鲜效果不仅更好,而且不易腐烂变质。饮茶戒烟。借助吸烟提神的人,不妨以...  相似文献   

6.
“茶是产业,是文化。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 这些年,福建省茶产业强劲发展。据日前召开的福建省茶叶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福建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产值42.7亿元,增长6.7亿元,出口创汇4850万美元。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产值和出口创汇量稳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7.
剩茶是宝     
一位老阿姨每天早上用喝剩的茶水洗脸,晚上再用来泡脚,她告诉记者,自己皮肤好、不起斑、晚上睡得也好,这都是剩茶的功劳。剩茶果真这样神奇吗?记者将这位老阿姨的做法,说给了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产品质量实验室主任骆少君听。  相似文献   

8.
86.长沙:口味虾 2000年口味虾在全长沙市狂热,家家餐馆、排档无一不做口味虾,而主料草龙虾的价格也由早年的每斤一块多钱爆涨到了五六块钱。草龙虾是在湖区疯狂繁殖的硬壳大虾,掐头去尾后再用刷子大力刷,然后加足了辣椒、朝天椒、花椒、八角、茴香、孜然、大蒜、生姜等种种调料以酒爆炒,最后还得煮透。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在小区门口的餐馆里吃了一小盘26块钱的香椿炒鸡蛋之后,笔者就留意上了有关"野菜"的新闻。近日,陕西有记者走访菜市场,发现其他青菜价格还都正常,香椿一斤达到了11块钱,报道说,香椿在有的地方每斤30~40元,"价格直逼牛羊肉"。春风吹醒万物,香椿、苜蓿等野菜在都市大受欢迎,价格贵过肉。同时,小米、玉米、荞面、莜面等秋田杂粮也以较高的价格受到市民欢迎。按供求说,应该是供不应求的结果。从现象直观,  相似文献   

10.
广东最近研发出一系列专门适用于农业生产的特种空调,推向市场后广受农民欢迎。据了解,这些空调根据农村电压不稳的特点,专门针对农业生产的高增值环节,如大棚种植、仓库加工保存等,提供空气温度调节服务,使农产品边际效益大幅提高,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市场需要,一些广东空调企业已开发出“茶叶空调”、“蔬菜空调”、“西瓜  相似文献   

11.
供应紧俏茶价走高印度人喜欢喝茶。无论是高雅的英式下午茶,还是马路边简单的茶水摊,喝茶已经成为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喝茶时,先将茶叶放进水和牛奶中煮沸,然后加入姜、豆蔻等香料,最后倒入大量砂糖,这便是传统的印度奶茶的喝法。不过,记者最近发现,  相似文献   

12.
凤爪去骨竟然是小工用牙齿来啃,这不是天方夜谭,如此让人恶心的一幕竟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前,成都卫生防疫部门在接到新闻媒体反映后,一举端掉了一家雇人用嘴“加工”无骨凤爪的歪作坊。在执法现场,执法人员连说:太恶心了,还从来没听说过。据了解,这些每天用嘴“加工”出来的无骨凤爪,流向成都的一些市场、餐馆,被制成泡椒凤爪等“美味”食品。暗访府青路找到歪作坊7月15日,记者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有人专门雇了一批女工,用嘴啃凤爪,剔掉骨头。”报料人说,“加工厂雇来的女工有的还患有乙肝,用嘴啃过的凤爪再进人口,太恶心…  相似文献   

13.
剩米饭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毒。有人会怀疑的问,我们把剩米饭熬粥了,怎么加热了还会发生中毒呢?剩米饭中毒,一般是由葡萄球菌污染后产生毒素———肠毒素引起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最常见的中毒食品就是剩米饭,其次是奶制品及江米粘糕等。因为这些食品适于葡萄球菌生长繁殖而产毒,所以制作这些食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最好现吃现做,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剩下,尤其是夏秋气温高,要做到有计划制作。(2)万一剩下这些食品,应用双加热的方法:即吃剩的马上加热到至100℃、20分钟,然后摊开晾凉,放在冰箱或通风阴凉的地方,下顿吃前再加热后即可避免中毒。(3)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如患鼻窦炎、扁体腺炎以及有化脓性皮肤病的人,应暂时禁止制售上述食品,因为这些病人带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防污染食品造成食物中毒。 不要吃剩米饭  相似文献   

14.
元宵节刚过,南下的冷空气又一次袭击了南粤大地,伴随着阵阵寒雨,广东各地气温普遍下降了6到10摄氏度。但是,广东的用工荒问题却并没有因为冷空气的影响而有所冷却,相反,而是愈演愈烈。据了解,今年广东的用工缺口超过400万人,转移到偏远山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缺工而愁眉不展。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物流配送业、加工业,而这些行业也是历年来广东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喂,还贷款!”二虎子一边叼着烟哼着小曲,一边将厚厚的一沓钞票“啪”地甩上了乡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柜台。去年承包村里运输队效益不错,除去两万块钱本钱还小赚了一笔,这回提前还了这两万块钱贷款本息,可得叫势利眼老叶刮目相看了!二虎子美滋滋地想。提起老叶,二虎子气不打一处来。老叶是乡农信社的信贷员,别看年纪一大把,论辈分却还是二虎子的侄子。二虎子刚从牢里出来时欠了一屁股债,正是耍赖皮横行乡里人见人怕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国外茶叶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印度:目前印度居全球第二产茶大国的位置,也是世界茶叶出口的第四大国。在印度,全国60个茶树种植场的茶叶产量占全部总产量的60%.因而产品质量易于控制,市场容易开拓。印度政府对茶叶拍卖有规定.即茶园生产的茶叶,70%以上要进人拍卖市场(也有介绍说是75%要进入拍卖市场)。国外公司的经纪人和国内零售商一般都从拍卖市场中进货。印度作为茶叶出口大国,受西方茶叶消费偏好改变的影响,以及肯尼亚等国茶叶出口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入夏以来,南宁一些街头和市场有不少商贩公然利用旧塑料瓶装茶水和食用油出售,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南宁人把这些回收后再利用的旧塑料瓶称为“翻生瓶”。记者在一些街头巷尾的茶摊上见到,一些贴有“可乐”、“雪碧”等商标的饮料瓶装有多种中草药茶。在有些农贸市场,一些商贩利用“农夫山泉”等矿泉水瓶装食用油出售。由于这些“瓶装油(茶)”携带方便,且大多在街头闹市和粮油市场上出售,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时没有想到食品卫生问题。据了解,大部分“翻生瓶”是商贩从废物回收摊点上购买来的。商贩们将买回的旧瓶用清洁剂洗一…  相似文献   

18.
"茶是产业,是文化.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 这些年,福建省茶产业强劲发展.据日前召开的福建省茶叶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福建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产值42.7亿元,增长6.7亿元,出口创汇4850万美元.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产值和出口创汇量稳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9.
<正>在贺州,除了直通粤港澳的蔬菜和四处冒尖的食用菌,还有一张更亮眼的名片——茶。贺州所辖的昭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国有机茶之乡。昭平产茶历史悠久,宋淳熙年间,昭平境内先民已开始种植茶叶,明成化年间,茶叶已成为昭平的传统出口土特产品,广东等地商人到采茶期都云集产茶地采购茶叶。其中,藤宝山、象棋山等产地生产的"未过清"茶深受客户青睐,远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 WTO,食品安全、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茶叶更不例外。无公害茶叶是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茶叶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土壤、水源等符合茶树健康生长的要求;加工、包装等环节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害微生物等指标符合无公害标准;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破坏;茶水被饮后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通常熟悉的无公害茶有有机茶、绿色食品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