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愚 《商界》2008,(2):19-19
2007年末.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有关“拐点”的争论闹得满城风雨,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多位“地产红人”参与其中,在传媒的放大效应中,争论升级,但结论难明。  相似文献   

2.
王峥 《商》2014,(35):298-298
任志强:基准地价增数倍房价还得涨 任志强称,不管这一轮调整怎么样,有多少库存。下一轮房价肯定还得涨。“基准地价涨了那么多倍。给老百姓的预期肯定是房价还要涨。不管这一轮调整怎么样。有多少库存,下一轮房价肯定还得涨.毕竟基础地价一下子涨了那么多。”在华远地产与迪卡依品牌签约仪式后,任志强这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任志强称,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三线、四线城市的成交情况是好于一线、二线城市的,因此三线、四线城市的市场风险并不比一线、二城市大。此外,对于业内再度出现的拐点论,任志强认为目前市场只是正常的波动,远谈不上拐点。  相似文献   

3.
观点     
《市场周刊》2008,(8):7-7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亚洲各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房价无‘拐点’打折其实都是在玩虚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任志强;“能源成本完全化,择机征燃油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经济增长不能再靠超发货币。”—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  相似文献   

4.
天雨 《中国市场》2006,(9):64-65
最近在深圳主办了”中国企业家论坛深圳峰会”.与会成员真可谓精英荟萃。政府官员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以及深圳市的主要领导.企业界包括柳传志、任志强等数百位各界精英。会议主题是“什么改变了中国?”.这个主题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是基础性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对国家政策和企业经营战略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笔者对中国精英阶层对这个问题的交锋是很感兴趣的。其中黄孟复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杀人的拐点     
万水  天山 《三联竞争力》2008,73(4):40-50
拐点论,杀人啦!大嘴王石一开口,立刻成了公众话题。但听来听去,其依据仅有“去年第四季度广东房价出现了下跌”。为了放大音量,在元旦前后10天,王石在博客上一口气发表了7篇有关“拐点论”的日志,多角度阐述。为了加重分量,万科在房地产领域率先降价。但在业内支持王石者寡,大炮任志强、演员潘石屹公然唱反调。不少业内人士公开指责:这是万科的阴谋,借拐点论杀人,欲达行业整合之凶狠。  相似文献   

6.
郁亮 《商界》2008,(10):67-70
2007年12月14日,王石在一次房地产论坛上率先抛出“拐点论”,遭遇同行炮轰,甚至大量专家以“阴谋论”解释之。但时间仅只过去半年多,一切都变得分外明朗,再也没有房地产老板不承认“拐点”一说了,更没有人敢怠慢拐点危机,甚至“铁嘴”任志强也要学“猪坚强”,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时间一旦拉长,就会让所有的喧嚣和纷纷扰扰归于宁静,恰恰在这时,企业领导者的见识,行业领袖的作用才得以凸显出来:真正的领导力,就是那种能突破内部的局限与短期的利益,透过纷繁复杂的外部现象,冷静地探讨行业走势、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7.
2006年北京市烟花爆竹限放期刚过一周,华远房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就再次放响一“炮”。在2月19日召开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他当场表示,“过去中国  相似文献   

8.
人物风云榜     
《中国海关》2013,(3):2-2
任志强 关注度★★★★★ 检索量3684 上榜理由 春节前夕,“反伪斗士”司马南质疑国内地产大享任志强、潘石屹涉嫌非法交易,这场被司马南戏称为“潘任美”的事件掀起舆论轩然大渡。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华商》2010,(3):23-23
关键词:房地产 关键人物:任志强 五岳散人:重新认识任志强 “大嘴”任志强的公众形象相当糟糕,有一部分是他确实嘴大,说话很多时候过于直言不讳,不会捡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说,比如说说“亚克西”什么的。还有一部分大概就是被媒体妖魔化的成果了,往往把他的一段话断章取义弄出个十三不靠的中心思想,然后他就开始挨骂了。  相似文献   

10.
《市场周刊》2004,(2):9-9
“不要让所有人都买房子。”作为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市政协委员任志强语出惊人.对于目前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他提出了三种崭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11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与北京市政府在京签署推进首都广告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北京市副市长鲁炜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2.
11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与北京市政府在京签署推进首都广告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北京市副市长鲁炜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10,(11):24-24
向来口无遮拦的地产大佬任志强又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近日,任志强在其博客上发表解读文章《这只是个开始》。该文洋洋洒洒,多达12000字,狠批房产“新国十条”“违背市场规律”,被业界称为“万言书”。他认为“这个开始”无异于“倒退”,是对1998年“房改之后的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分工”的否定,“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报复”。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举行的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上.任志强和董藩等人就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谈笑风生,妙语迭出,诸如“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下半年商品房将严重供不应求”,“房价将暴涨”,“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等一系列惊爆观点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15.
任志强又“放炮”了:明年3月份之前,房价就会出现暴涨。他的理南是,受到各城市土地供应减少,未来商品房的供给量缩水,而需求不减.限购令会促使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年末地产界出现了两个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一个是拐点,一个是寡头。有人在问,中国地产行业已经形成寡头企业了么?铁面公任志强的意见是,目前中国地产业的寡头还太少。更有人解读万科老总王石的拐点论说他要清理中国地产门户,一场意见领袖之间的论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寡头之争所带来的每一次思想冲击,都让整个业界都不得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三个被虐狂     
《三联竞争力》2007,(8):6-6
任志强、潘石屹都可以被称作“人民公敌”,但在我的印象中王石并不是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23日,“2007年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城市化工作会”如期开幕,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互动     
《糖烟酒周刊》2007,(24):32-32,34
营销就是拉大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浙江人都知道黄酒的工序,原料、工艺,所以黄酒难以卖上价格。——郭金龙 郭金龙在解释黄酒的“省外有价无量,省内有量无价”的现状时给出的另一个策略就是让信息尽量不对称。  相似文献   

20.
《商界》2008,(1):80-80
在资金链紧张时期,华远上市遇阻,出售不成,只好将两个项目转卖给潘石屹,但随后却峰回路转,上市获批,任志强连呼后悔。而面对王石攀珠峰,潘石屹拍电影,任志强则说自已只是个“拿着钥匙的丫鬟”,政府让我怎么办就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