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成效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为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该通知要求治本之策,“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地用途管制”。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地实施,使得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得以制度化,并从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土地用途转用管制、土地利用程度管制和土地利用效益管制4个方面构建了完整地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体系。(表1)一、我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地保护政策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农地保护政策的经济诱因,但是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征用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保护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原因就在于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出现偏差及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具有不完全性.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修正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完善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合约、强化农地保护政策执行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用途管制下农地城市流转的公众福利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用途管制政策下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损失状况,研究农地保护政策的最优选择。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动态土地用途管制)优于静态土地用途管制、税收等政策,但仍然存在福利损失,不是最优的政策选择。研究结论:(1)土地用途管制易于产生政策规避行为和违法用地现象,同时政策制定存在困难;(2)农地保护政策的研究应考虑农地城市流转的动态变化因素;(3)地方政府进行农地流转决策需要考虑农地流转过程中非经济福利的损失。为实现农地城市流转福利优化,地方政府应在流转发生的同时,支出等同于当地非经济损失的资金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4.
农地保护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保护的目标是保障食物持续供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农地保护应是数量和质量两者统一的保护,核心是保护耕地,保护好一切农地才能保护好耕地,应遵循地带性的保护原则。保护不是消极限制,而是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应符合3项要求:合理用途;集约利用;培育利用。实施农地使用管制的理论前提是:一切自然资源归属全人类共同享用。农地使用管制应包括用途管制和利用方式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具体体现农地使用管制目标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5.
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下形成租值消散,损害产权主体权益。我国农地征收中存在农地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导致农地租值消散,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为此,在农地征收中,应完善农地所有权主体,构建农地发展权,遏制价格管制,兼顾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减少租值消散,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6.
推行土地用途管制的思考王家中央提出“实行农地与非农地的用途管制”,笔者认为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可以说是贯彻土地国策,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现在提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并非因为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总结2019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0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土地管理领域持续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法制建设、耕地保护转型与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等实践问题,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研究热点;(2)土地经济领域重点关注土地价格与农地流转、土地市场化改革、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制度变迁等;(3)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更加关注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生态属性,以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等为研究热点;(4)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除了继续关注传统研究问题外,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理论与技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结论:2020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制度创新与耕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地征用制度与农地保护姜兵(辽宁大连市城市规划土地局)1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保护农地中的地位作用国家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同时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台湾农地政策的演变、土地使用管制、农地重划、应对世贸组织对策等方面的情况和所获得的五点启示 :(1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耕地保护政策 ;(2 )运用非经济手段对农地实施保护 ;(3)土地使用管制具有全面详尽的法律规定 ;(4 )农民直接参与农地重划 ;(5 )农地释出政策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初期保护优良农地措施台湾1953年开始实施经建计划,一方面推动农业增产,另一方面则积极倡导工业发展,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建工厂,形成农工争地现象。当时农业仍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担负提供粮食、外汇及就业的重要任务,农业增产为当务之急,而农地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不能轻言放弃,但工业发展亦不能没有土地作为其基地。在权衡轻重之下,农业部门只好让步,在保护优良农地之原则下,同意释出生产力较低之农地,作为非农业之用。由于当时农地变更使用管制尚缺乏具体法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得以行政命令加强对优…  相似文献   

11.
制定和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董祚继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依据。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和保护耕地,首先必须制定和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央提出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这里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实施农地变更管制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地区实施农地变更管制之研究陈奉瑶(台湾政治大学地政系)在追求经济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兼顾产业发展需求,并减缓农地变更使用在现有体制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一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碍于篇幅所限,仅专对农地释出区位方面加以论述。1条件差距理念之构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韩国土地管理考察报告(下)中国土地管理赴韩国考察团二、韩国的农地保护韩国人多地少?而且由于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农地资源十分匮乏,据有关资料统计,韩国人均农地0.7亩,低于我国人均耕地的水平。韩国城市化水平达85%,大规模占用农地的高潮已经过去。韩国农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台湾地区都市土地使用管制制度之课题与解决方向之刍议谢静琪,黄俊源(台湾逢甲大学土地管理系)1现行都市土地使用管制制度课题之分析根据台湾地区现行的土地法、都市计划法、都市计划法省市施行细则、建筑技术规则等相关法令的规定,可将台湾地区都市土地使用管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存在不足。美国农地保护的启示:(1)农地保护目标应包括保证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保护;(2)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地保护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地的保护和保持;(3)完善法规调控体系,改革政府参与方式,减少土地套利,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引入市场激励机制,根据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方法。研究结论:美国农地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及具体方法等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与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和农地保护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概括介绍了以美国、西欧等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土地使用管制权力体系与机制,及用以指导土地利用的一整套宏观性公共措施、政策和经验;其次着重和重点评介了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在农地使用管制和农地保护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究耕地保护中公权力对土地权利进行限制的法权基础与耕地保护立法中完善公权管制的路径。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公共役权构成耕地管制的权力依据,亦为土地权利人因受此种限制而获得相应补偿提供支撑。耕地上负担由土地物权和公共役权组成的公私二元权利(力)结构。当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管制目的的片面性、管制方式的单一性和管制链条的残缺性等问题,急需在耕地保护相关立法中予以完善。研究结论:耕地保护立法应遵循公共役权的法权逻辑,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将管制对象由耕地用途扩及质量,明确管制的边界,由单一管制转向激励性管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原则和灵活多元的补偿方式,完善管制链条。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都市发展农地管制与永续性发展战略吴功显,赵静慧(台湾文化大学土地资源系)1都市发展及未来方向台湾地区由于都市化加深、而土地资源相对稀少,以及社会大众对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日益殷切等因素,产生了严重的市地问题。再者近年来,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自由...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验证土地市场发育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方向,估算其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0%以上省份处于转型期土地市场经济阶段;(2)土地市场发育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1999 — 2005年,全国因土地市场发育而得到抑制的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数量为25624.79 hm2,占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1.76%,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抑制作用还不高。研究结论:缓解农地保护压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调整可从两方面开展:(1)提高拍卖出让方式比例,出让方式由低市场化方式向高市场化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2)加强土地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地征用与农地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征用与农地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的探讨曾宝凡,姜兵(大连地产开发总公司)部分农地向非农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迅猛发展,由土地“农转非”造成的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大量侵占及耕地的锐减,却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