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本案情2007年3月3日,某市国税稽查局对大枞汽车修理厂2006年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厂2006年申报汽车修理收入547万元,申报缴纳增值税92.99万元,而为友邻单位无偿大修的15辆豪华轿车却没有申报缴  相似文献   

2.
近来,某市国税稽查局对某私营汽车零部件企业2006年度增值税纳税情况实施检查。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排气管加工销售,2006年企业申报销售收入65.52万元,销项税11.14万元,进项税8.91万元,进项税转出0.13万元,申报缴纳增值税2.86万元元,税负为4.36%。面对这户企业并不算异常的税负水平,检查人员没有掉以轻心,提取2005年纳税资料进行案头分析。这时,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而税负却从同期的5.38%下降到4.36%,从汽配行业生产经营规律上看,这种现象有些反常,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检查人员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实地查个究竟。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读者     
情况反映 近期,衡水市中心支局组织力量对衡水市2006年预收货款的真实性以检查为切入口进行了重点调查。检查中发现,在企业收汇申报环节,由于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扭曲将货款申报为预收货款,导致国际收支统计中预收货款数据虚增。在检查的预收货款大户中,近半数企业存在将货款申报为预收货款问题,其差错率达30%以上。这其中既包括企业自主错误申报的,也包括经办银行在确定收汇性质电话询问企业时,企业错误答复的。  相似文献   

4.
鲍崇军 《税收征纳》2006,(11):11-11,17
接群众举报,某县国税局稽查局2006年8月对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该纳税人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申报缴纳了增值税6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亏损100万元。检查人员根据举报线索逐笔核对相关账证.发现其采取开票不入账的手法隐瞒销售收入58.5万元(含税).没有申报缴纳增值税,而销售成本已经结转。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好国家对部分行业实行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财政部授权专员办负责办理对一般增值税退付申报的审核、批复工作,监督检查退税政策的执行情况。近年来,山西专员办就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审核审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2006年共受理审核审批7个行业127户(次)退税企业申报退税金额21373万元,剔除金额627万元,核准退税金额2074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涉外税务》2006,215(5)
国税发[2006]20号2006年2月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方式上,积极探索网上申报等申报方式,增值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些地方在采用网上申报办法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增值税网上申报工作,不断提高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水平,现就增值税网上申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贯彻执行。一、在增值税管理中,认证、报税、纳税申报等都是税务机关受理、审核纳税人申报工作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值税网上申报只是申报数…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税制的实施,部分行业的纳税人出现了低税负申报,零税申报,负税申报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商业烟草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异常申报尤为突出。其问题不但对我区增值税收入的完成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也成为我区征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了深入剖析异常申报产生的根源,研究解决的对策,我们对全区烟草公司2000年度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某市地税局对某卷烟厂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企业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2006年度,该卷烟厂在增值税方面,库损烟叶1824977.69元,属非正常损失,未作进项税金转出310246.21元。将购入的货物(食用油、雨伞等)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应计提未计提销项税金629745.52元。将自制的的卷烟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应计提未计提销项税金  相似文献   

9.
某国税局稽查局2004年2月,对外商投资企业(一般纳税人)2003年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该企业1—11月申报缴纳增值税100万元,11月、12月、2004年1月末账面留抵税额均为30万元。12月份账面反映不含税销售收入1000万元,计提销项税额170万元,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170万元,申报当月应交增值税为0。全年账  相似文献   

10.
一、案情介绍(一)企业基本情况被检查企业(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并于2007年2月办理国税登记证,同时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经营范围:电力建设、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五金交电、电力器材销售。(二)税收检查分析该企业销售五金交电及电力器材属于缴纳增值税的项目;门面租金及校表费属于缴纳营业税的项目;线路维护费属于增值税应税劳务,但该企业一直是向地税部门申报缴纳营业税;另一个大项目安装并销售电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根据惯例,选案小组对微机选出的零申报、负申报等申报异常的企业,进行集体案源讨论,经过分行业的层层筛选和同行业税负比较,其中一家企业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家企业的名称是“某汽车有限公司”,该企业2005年全年销售收入达七亿多元,申报增值税为零,所得税也仅缴了一百多万元。该企业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一家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税》2007,(2):51-51
2006年4月,益阳市地税局稽查局检查一科组织力量对益阳市建设局工程交易中心2005年度地方税收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该中心2005年度应申报未申报或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造成不缴或少缴地方各税52986.97元。反映了益阳市城区行政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管存在严重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10年,财政部驻广西专员办对某银行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时,选取该行52户贷款企业,将他们申请信贷的会计报表(以下简称"信贷报表")与同期申报纳税的会计报表(以下简称"纳税报表")进行比对,并从中挑选20户贷款企业实地核实会计信息,发现中小企业编造虚假会计报表的情况较为普遍,应予关注。一、报表比对及会计信息核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薛钟 《税收征纳》2007,(4):13-14
某市国税局稽查局2006年1月对某水泥厂开展税务稽查。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该水泥厂在账簿上记载2001年销售水泥500万元.2002年销售水泥600万元。在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该企业把上述销售收入填列在免税销售额一栏中.因而没有缴纳增值税。检查人员经过检查确认:该企业在其生产销售的水泥产品原料中含有粉煤灰成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规定:“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而该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某服装有限公司为达到少缴税,竟利用合同打起了国家税收的主意,最终被依法查处,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谜团重重2007年3月份,按照纺织服装行业税收专项稽查工作的安排,某国税稽查局对某服装有限公司2006年度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该公司属有限责任公司,独立核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服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某国税局稽查局在对部分曾经恶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组织了一次专项检查中.稽查人员依法对A贸易有限公司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1,(3)
<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下发执行以来,有地区和企业征询有关代理出口货物的税收问题。现就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凡委托方已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或申报缴纳增值税的,不属于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第一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粮食购销企业普遍存在的发票违章、应税项目账外经营等情况,笔者建议拟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税收征管:一、集中对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资格实行专项检查。检查不能仅就账论账,除对照免税有关政策规定外,重点检查有无发票违章,销售是否顺价,有无扩大免税范围,资金是否封闭运行等方面,对违反规定的取消其免税资格。二、加强对免税企业的申报管理。除按规定报送各种纳税资料外,加报企业产品(商品)进、销、存月报表,以及每笔业务的销售合同、发货明细表或内部调拔单,以便及时与已开具发票金额核对,发现企业有无代开、虚开发票现象,对未按规定进行申报的,严格依法处理。三、加强对免税企业财务管理。对免税企业的主附营必须在财务上分别核算,对不实行独立核算的购销企业一律取消其免税资格。针对过去企业加工费收入难以确定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算加工费收入方法。如:无论企业是自营加工还是受托加工,可依副产品价值抵加工费收入计算出应纳增值税销售收入,分别按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计算其应纳增值税额。企业委托加工的加工费应纳增值税由委托企业实行代扣代缴,受托方所在国税机关凭完税凭证予以抵减,每年或半年由委托方所在地方主管国税机关结报后书面告知受托方所在地国...  相似文献   

19.
某国税局评估选案发现,某新华书社2009年1至9月份的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增值税额,一直处于零申报状态,经查阅档案,该企业是享受财税[2006]153号明确的增值税税收优惠对象,免征期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夏敬军  万开冰 《税收征纳》2007,(11):25-25,27
7月中旬,某国税局对管辖企业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07年上半年的增值税申报纳税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