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4亿亩,年产量1500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年种植玉米30多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二和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因此,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我县看,玉米在粮食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玉米产后流通中减损降耗应关注的主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在不断提高产量的同时,研究减少玉米产后损失,降低粮食损耗和流通成本,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玉米原粮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在不断提高产量的同时,研究减少玉米产后损失,降低粮食损耗和流通成本,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玉米原粮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同时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玉米作为一种粮食,同其他粮食一样,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微弱的新陈代谢。所以,研究玉米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控制指标,对于改善玉米储存条件和储存效果,提升玉米储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商贸工业》2003,(6):55-55
4月份吉林省玉米价格保持坚挺,吉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后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库存情况。我国粮食已连续三年产不足需,而且玉米出口增长旺盛,加上近两年粮食主产区纷纷加大粮食销售力度,通过竞价拍卖、出口等方式降低粮食库存。目前,国内玉米库存已呈现逐年减少态势。二是国家政策支持玉米出口。据海关统计,今年3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59.6万吨,今年一季度玉米出口总量为393.1万吨,同比提高87%,其中吉林省玉米出口量为243万吨。目前,我国上年船期玉米出口合同已基本执行完毕。有消息称,玉米出…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品种,80年代中后期以来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2%左右,但由于稻和小麦在直接消费中极端重要。玉米的生产和流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为稳定的国家,1979-2000年变异系数仅为4.4%,但同期玉米产量的变异的系数不8.7%,1995年-2000年变异系数更是高达12.1%,与此相对应,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呈出出很强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对于节省物流成本、提高粮食加工效率、减少粮食损耗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设计从宏观选址、宏观设计、微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齐齐哈尔种植结构调整"三增两降"对粮食物流中心选址所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以玉米为例的粮食物流中心微观设计,规划了玉米类别的粮食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粮食局印发《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继续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粮食价格的机制。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市场化收购粮食信贷支持力度,健全玉米运输协调机制,强化产销衔接,确保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际成效。稻谷、小麦主产区也要深入研究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面积种植玉米有助于缓解由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为确保粮食产量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口需求,需要对玉米的种植模式进行改进和升级。本文对有机玉米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分别分析了有机玉米的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如何对上述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希望能够通过新技术的推广改善农产品种植环境及农作物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市场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经营的影响逐渐加大,粮食期货市场已具备为粮食生产和经营服务的条件,作为粮食主产区,尤其是玉米主产区,吉林省亟须从缔造期货市场发展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等方面发展粮食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徐征  刘媛  崔茜 《价格月刊》2020,(3):15-20
以粮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效应。在具体方法上,将成本因素划分为生产成本、供应成本和机会成本三类,选取有关变量指标,并选择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类代表性的粮食,以1988年~2017年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成本效应非常显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农产品物流成本、劳动力机会成本等是引起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成本因素;此外,粮食区域供应成本是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推手,但是对稻谷价格的推动作用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在谷物中常常会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此类物质会对人、动物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应加强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好各项指标,进而达到检测要求。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玉米特性与安全储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特性因素,从保管实际出发,提出防霉、防虫等调控储粮环境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为寻找高水分玉米安全储存新方法,采取对326t新收购高水分玉米,临时垛通风干燥后倒仓储存的方法,降低了收购期间粮食发热霉变的风险,且可以辅助解决就仓干燥的水分分层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立筒仓堆高十几米以上,储粮性能不如房式仓理想,稳定性较差,品质变化明显等特点,甚至容易出现"挂壁"现象,特别在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夏长冬短,无雪无霜,如何在有限的低温期快速降低粮温,确保立筒仓储粮安全过冬更是南方地区粮食储藏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珠海直属库通过立筒仓储存玉米生产性应用试验,运用3kW的局部处理通风机吸出式通风技术实现了立筒仓安全储存玉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控温和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绿色环保综合储粮的重要技术,随着20世纪末国家一批新建粮库的竣工投产,国内粮食储藏条件得到改善,尤其是仓房防潮、隔热、控温、气密等仓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中央储备粮广东新沙港直属库借中储粮总公司氮气气调扩大应用项目推广之机率先在国内浅圆仓开展了氮气气调储藏玉米的试验,通过实验,论证了氮气气调对虫害防治、霉菌抑制和脂肪酸值控制方面效果显著,氮气气调储粮技术的应用对改善保管人员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优势明显,初步得出华南地区浅圆仓使用控温和氮气气调综合技术储藏玉米安全可行,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每年生产4000多万吨啤酒,消耗300万吨以上大米作为糖化辅料,目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系统介绍了通过引进关键设备,用玉米干法加工生产啤酒专用玉米粉的工艺案例,并对采用该工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科学利用玉米食品和提高其附加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常用的可再生燃料是来自于粮食和甘蔗的乙醇,但其原料来源受到限制,广泛存在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便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用生物质生产生物乙醇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