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家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2004年广州港吞吐量达到2.15亿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331.3万标准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十大港第八位,而航道条件是影响广州港口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宁波港"强港工程"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港口作为物流链的关键节点之一,是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点,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天然优势。宁波港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吞吐量排位全球前四、国内第二,集装箱吞吐量排位全球前十、国内第四的港口,已经确立了在国际物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际物流链中的关键节点之一和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供应商。  相似文献   

3.
<正>自深圳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深圳港吞吐量呈快速发展之势,但同时吞吐量增长过快导致港口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因此对吞吐量规模的测算和吞吐量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2018-2021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运用EXCEL、MATLABR2018b和数学建模方法,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并进行检验,证明模型可用,并对深圳港2022-2026年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巨大。港口部门应该加强港口吞吐能力规划与设计,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港口实际需求。1.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我国集装箱发展很快,许多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普遍在35%以上。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决定港口的地位将不再是货物吞吐量,而是集装箱吞吐量。振兴海门港,其重要突破口便是加快拓展集装箱运输业务。 海门港的货物吞吐量发展很快。从1949年海门港的货物吞吐量8万吨,提高到1976年的58.5万吨,1987年已达389万吨,在浙江省沿海港口居第二位,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储运》2008,(4):127-127
据报道,俄罗斯计划投资约4.9亿美元,在距离海参崴40公里处建设一个物流港,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进出口货物服务。根据计划,该项目将于2009年动工,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据介绍,今年海参崴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了40%,到2015年,预计将增长至60万TEU,再加上新建的物流港,总吞吐量有望达到120万TEU。据悉,为了吸引远东地区货物通过俄罗斯境内抵达欧洲,俄罗斯政府将进一步加强远东地区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2010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超过4.1亿吨,位居全球第5位、全国第3位,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300万TEU,位居全球第6位、全国第3位.随着港口规模的迅猛扩大,宁波港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地位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把港口物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做优,推动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于宁波市率先建成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和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的港口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模式为舟山港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使近几年港口的各种关系得以理顺、管理得以到位,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几年跻身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全国前10位的地方性港口。舟山港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码头岸线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  相似文献   

8.
港口是水运货物和旅客的集散地,从一定意义上讲,港口也是水路运输的基地和枢纽。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已不再只是货物集散地,而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合发展成为物流中心。它涵盖了多种物流方式,体现了多种服务功能。港口和物流密不可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港口依物流而生,物流依港口而长。  相似文献   

9.
一、万州区港口码头现状 万州港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和长江经济开发带轴线上。万州港是目前长江上游第二大港口,是重庆市的盐、气、碱一体化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三峡风景胜地,属国家旅游服务基地,是川东、鄂西、黔东北、陕南物流的集散地。1997年万州港口拥有码头174座、泊位245个、库场38.49万平方米,全区港口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557.95万吨,旅客吞吐量1390.47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已进行多年,成效到底如何,我想读者一定很关注。不久前召开的世界港口大会上透露出信息令人欣喜:中国港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标杆。马士基副总裁施敏夫说,中国港口在全球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呑吐量前十中占据七席。就泊位操作效率而言,广州南沙港效率比洛杉矶港高出39%。如果洛杉矶码头的操作效率和南沙码头相同,班轮公司每条航线每年可以节约燃油成本300多万美元。另外,中国港口极具成本效益。如果将班轮公司码头操作费作为衡量使用港口成本指标的话,中国码头操作费低于国际标准。中国港口的降本增效走在了前列,物流其他领域也在奋起直追,在智慧物流的助力下,也许再过几年或十几年,中国的物流效率将会与发达国家同列在一个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
《交通企业管理》2005,(9):42-42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9日说,上海港今年生产发展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批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等经济指标都创新纪录,今年有望再上台阶。据统计,到7月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累计完成2.43亿吨,同比增长11.3%;  相似文献   

12.
现代港口在当今综合运输网络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现代港口所具有的货物装卸,存储,运输,商务及自信服务功能已全面涵盖了现代物流活动对于集中控制,即时信息传递和运输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2月19日上午10时,随着停泊在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的“中海釜山”轮完成2500标准箱装卸作业,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这是浙江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将有力促进该省打造我国海洋港口发展新标杆。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南通港口服务发展现状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南通港由11个港区组成,其中沿海地区分布有2个港区,长江沿岸分布9个港区。南通市拥有江、海岸线430多公里。到"十一五"末,南通港的生产性泊位总数已经达到110个,其中有63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15个舾装泊位。近几年来,南通市港口服务业的发展非常迅速,2013年南通港成为江苏省内第2个突破2亿吨的港口,全年货物吞吐量2.05亿  相似文献   

15.
集疏运系统对提高港口物流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与效益的关键。国外港口(如新加坡、汉堡、鹿特丹等)都是由于具备良好的集疏运网络,才保持了在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上的领先地位。笔者通  相似文献   

16.
南通港地处长江和沿海T字型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上。近年来,南通港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吞吐量从2006年开始已经进入了亿吨港的行列;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1.51亿吨,同比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达46.2万标箱,同比增长31.9%。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港口的环境压力也在逐步加大,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粉尘问题、噪声问题、废气问题经常出现,环境纠纷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贸易数量急骤上升,2004年世界贸易比2003年增长了20%以上,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0亿吨,比上年增长21.3%,港口也迎未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对港口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港口建设争先恐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纷纷加入竞争。如何面对形势,谋求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港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在中心城市物流中的重要性逐步显现.确立港口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明确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重点,拓展港口的各项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传统的港口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在港口聚集众多的物流企业群,把港口区域建设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运输、通关、保税、加工和信息服务功能,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有序运作,达到能够对物流活动进行集中控制.组织协调、平稳衔接的港口物流园区是形成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本环节,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流业已朝运输的合理化、仓储的自动化、装卸的机械化和加工配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它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而水运运输量占整个物流业务运输量的80%左右,是物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几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基地,散装货物装卸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是现代化港口的特征之一,先进的装卸机械和合理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港  相似文献   

20.
台州港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港口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虽然近几年台州港与自身相比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周边的温州和舟山港相比却有所落后。20世纪90年代,台州港吞吐量位居3个港口之首。但近3年来这2个港口快速发展。2007年舟山港吞吐量达到了1.28亿吨,温州港吞吐量达到了4200万吨。20世纪90年代台州和温州2港集装箱吞吐量都在3万~4万标箱之间徘徊,可是到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