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金融领域和会计领域正进行着深度变革和调整.面对目前的金融、会计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的金融与会计、审计,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和关心的问题.我国新审计准则将于2012年1月1日实施,标志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入新阶段.全球已有12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或将其作为制定本国或地区准则的基础.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内在需求,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全球资本市场必然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统一的审计准则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国际审计准则无疑是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布了《世界各国/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IFAC报告》)。《IFAC报告》指出,目前世界各国/地区对国际审计准则的采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已有12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或将其作为制定本国/地区准则的基础.对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西部财会》2005,(12):70-70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日前发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建设情况专题报告》称,到2006年底,我国将形成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审计准则体系。报告称,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工作起步较晚,有些项目尚未来得及制定,有些项目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审计准则,导致与国际准则体系不匹配,对准则的修订也滞后于国际审计准则。中注协表示,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日渐明显,注册会计师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在修订准则时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06,(4):18-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共计48个项目,这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中属于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地进行准则的制定,修改和颁布,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走向国际趋同,走向完善的重大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制定独立审计准则必须走国际协调的道路,这是我国国家利益所在,也是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所决定的;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实行“拿来主义“的同时必须适应我国国情,而不能照搬国际审计准则和发达国家的审计准则。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审计准则国际协调进程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边文  王艳琳 《财会通讯》2007,(10):88-89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纷纷涌现、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逐步提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势在必行。因此,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秦雪军 《活力》2011,(6):132-132,143
会计国际趋同(intemational accountingconvergence)概念是随着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后其目标的转变正式提出的。并明确规定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并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运用,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解决方法的趋同。  相似文献   

8.
王芳 《审计月刊》2005,(8):43-43
该准则旨在为审计人员采用函证法获取审计证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不仅为审计自身发展服务也为该国经济发展服务。为此中注协在学习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准则先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框架体系存在许多趋同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之间的趋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行业视角审视新审计准则六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华明 《审计月刊》2006,(11):34-3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同时发布了新制定的22项审计准则和经过修订完善的26项审计准则,在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建设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一套全新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构建完成。这套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的准则,顺应了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充分发挥其鉴证职能,对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和审计理念实现新的突破,以及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会计、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在与国际趋同的轨道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以此为起点,我国会计事业和注册会计师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面,我就陕西如何贯彻新准则,进一步搞好对会计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会计全球化.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日益复杂和国际化的经济联系对作为重要决策基础的会计信息、审计信息提出了国际化层面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各国基于自身特定的国情和经济状况,都制定了最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会计审计标准与实务体系,并应用于国内经济实践.中国在准则国际趋同化浪潮中起到了旗舰的作用,同时在实现自身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博弈,力求在最符合其国家利益的标准上实施其国际化策略.文章将对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情况作一介绍,同时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进一步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一、国际审计准则的发展 (一)明晰度项目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于2003年开始重新审视其起草惯例,以便找出改进准则明晰度来确保准则一致运用的方法,即明晰度项目。改进明晰度的提议包括:对每个准则制定出专业会计师的目标;通过准则中的“要求”部分来明确审计师的义务;消除现行准则中因使用“现在时”语态对审计师的义务造成的任何歧义;通过准则结构和起草方面的改进,包括在准则中单独列出“要求”和“应用材料及其他解释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聂曼曼 《财会通讯》2007,(2):101-102
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赢得社会信任的重要保障。质量控制准则是促使注册会计师遵守各类业务准则、保证执业质量、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规范。原国际审计准则第220号“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由原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即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的前身于1991年发布)从会计师事务所和单项审计项目这两个层次,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规定。随着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拓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该准则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为此,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2004年发布了国际质量控制准则第1号(ISQC1)“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及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并修订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20号(ISA220)“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原称“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柯燕 《会计之友》2001,(3):42-42
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李爽在第四届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中、外方专家咨询组会议上,就独立审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何借鉴国际惯例、如何确保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性、权威性等,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7.
审计准则是审计服务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一套高水准的审计准则是保证审计质量、维系市场信心的重要机制。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作为国际经济交往商业语言的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要求。本文旨在盘点国际审计准则建设及趋同的历程和成就,分析审计准则实现全球大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霏 《审计月刊》2004,(4):47-47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增长,会计、审计准则统一、协调,发展成为必然,本文就审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及原因,阻碍协调的因素,协调的方式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新形势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一)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队伍的迅速成长与壮大,加快开展国际化业务服务的步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快速成长与壮大。资本市场全球化,又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国际化。在此形势下,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应当加快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审计程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20.
朱萍 《会计之友》2007,(11S):79-80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之经典案例,银广夏——中天勤案例一直存在于业界学界的相关议论中。本文再次回顾“银广夏”审计失败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问题,认为就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具体框架与内容而言,其中也影射着该案例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则制定产生的深远影响,它和其他的大案一起促使注册会计师更新审计执业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审计。从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执行更加个性化的审计程序,收集内涵更加丰富的审计证据,以提高审计人员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