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上海经济技术能否继续雄居我国之首,并达到世界水准,取决于上海能否转向外向型经济。而上海企业是上海经济的基础。上海经济要向外向型转首先必须实现上海企业外向化。因此,搞活上海企业,引导、鼓励、推动它们向外向型企业发展,是实现上海经济转型的关键。一、上海必须尽快转向外向型经济上海转向外向型经济的紧迫性主要由下述原因决定的: 1、资源紧张。上海一无能源、二无原料,是一个加工型的工业基地。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对原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却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在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选择是由当时日本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日本是“资源小国、人口大国”,必须以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国外的天然资源相结合,确定“贸易立国”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外向化过程的统一;其次,日本战后初期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发展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使经济全面发展。战后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是先扩大轻、纺工业的出口,然后利用所得外汇来增加对重、化工业的设备投资,使其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将机电工业扶植为出口工业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整个国民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出口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区别对待有中间商环节和无中间商环节出口贸易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努力拓展外销渠道,增加直接出口。  相似文献   

4.
<正>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三资”企业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7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3%,其工业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出口总产值的78.3%,“三资”企业已成为深圳外向型经济的主体。实践证明,没有“三资”企业的发展,就没有特区今天的外向型经济。认真总结管理“三资”企业的经验,对提高“三资”企业的水平,对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对全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当前“三资”企业在管理与发展方面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谈一点看法。思考之一:正确认识“三资”企业的作用,是搞好“三资”企业管理与加快其发展的首要前提过去10年,深圳“三资”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同志对此缺乏客观的分析,对问题看得比较多,对积极作用估计不足,有的甚至心存疑虑。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阻碍引进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乃至动摇领导决策的决心。我们认为,引导大家从深层次认识“三资”企业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各级重视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下大精力抓好“三资”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基础。从深圳  相似文献   

5.
一、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模式1)实行出口导向与透口警代并重的战略根据上海产业结构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和80年代所达到的外向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在90年代上海要坚持实行以出口导向为主,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重的战略。一方面,以出口导向作为推动外向型经挤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以进口替代来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是因为目前上海大宗出口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的出口还刚刚起步,而且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尚不高的缘故。要清醒地认识到,上海是在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已有一大批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走上了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据统计,到1988年底,仅浙江省就有经验收合格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3352家。可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从战后日本、台湾、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相似文献   

7.
<正> 特区经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同特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密不可分的。以外向型为特征的特区经济格局提出了特区金融改革优先深化的要求,而特区金融也不负众望,已发展成为特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与微观金融日益活跃相适应,特区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特区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并且成为特区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特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工业外向发展的特征工业外向发展,是指立足于本国或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工业经济及其它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工业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自然资源等,较大程度上以出口和创汇为导向,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来计划工业生产和服务,并由此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运转和取得发展,进而对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起重大带动和促进作用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外向发展的结果是建立起外向型工业,因此“工业外向发展”和“发展外向型工业”在本文中  相似文献   

9.
黄育新 《南方经济》2003,(11):74-76
198 8年在汕头特区召开的第三次经济特区讨论会 ,是在中央提出加快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这一重大决策之后召开的。这次讨论会由广东经济特区研究会、广东经济学会、汕头、深圳、珠海特区经济学会共同举办。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广东、福建、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 6 0多人。研讨的主题是探讨经济特区如何进一步推进、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以加快特区前进的步伐。会议的理论研究成果 ,集中反映在许隆、黄兰淮主编的《中国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月出版 )一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00,(12):25-26
自1995年我们明确把“主体经济外向化”作为全市供销社“九五”直至2010年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以来,取得了初步进展。1999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社办工业出口交货值分别达1.31亿美元和6.63亿元,比1994年增加6倍和1.6倍;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占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强,年创综合经济效益达4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特区尽管在各个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在企业兼并方面的发展仍不尽人意,许多人都没有认识到企业兼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兼并在特区的运用,其实质是通过企业所有权或企业产权的转让,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企业规模结构演进,实现存量资源再配置。因此,企业兼并也是一种经济增长机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特区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产业经济结构失衡,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投资增量有限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各个特区政府都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兼并机制,由现阶段特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可持续高效率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同时引入了市场潜能和市场分割,将Krugman的"母市场理论"与中国的出口现象结合起来,结果发现,市场潜能和市场分割对出口的影响呈现出一种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当市场潜能较小且市场分割较大时,市场潜能的进一步缩小会促进企业被动出口;当市场潜能大且市场分割小的时候,市场潜能的扩大也会促进出口增加,但此时企业首先可以在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进而会主动积极出口。当市场潜能较小时,市场分割的加剧也会促进企业被动出口;当市场潜能较大时,市场分割的减弱也会促进企业主动出口。  相似文献   

13.
李芳芳 《特区经济》2014,(9):148-150
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外向带动"已经作为安徽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外向型经济,再选择描述外向型经济的指标,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比安徽省与其他各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主成分分析来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发现,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和少数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安徽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并根据以上分析指出大力发展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特区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深圳特区经济体制必须围绕下列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第一、要建立国家对特区的宏观控制和特区自我控制体系。特区是全国的特区,是社会主义统一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必须接受全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间接控制和指导,以便使特区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同时,特区又是具有特殊生产关系的部分,必须建立自我控制的供需平衡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比例,以保证其自身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这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特区更好地发挥“四个窗口”、“两个扇面”的战略功能作用,全国支援特区建设,特区为全国服务。第二、正确处理加强宏观间接控制与搞活微观经济的关系。特区的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徐宏枝 《辽宁经济》1999,(12):21-22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以来,辽宁各地区就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坚持改革与开放并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农业县市在经济总体结构中确立了农业基础地位、乡镇企业支柱地位、外向型经济战略地位,使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长足发展,带动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去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原因,各县市在正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采取敞开市门,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持了全省以外向型经济为牵动的整个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今年面对着亚洲金融…  相似文献   

16.
来料加工与“三资”经济的比较、应用及监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深圳市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成份占整体经济成份达八成左右。来料加工和“三资”经济又是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支柱,如1994年这两类外商直接投资经济的出口总额就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6.44%。但近年来,人们一直存在着轻视来料加工的倾向,片面地认为只有“三资”才是外商投资的理想形式,进而认为,要实现深圳市外商投资经济的产业升级,就只有发展“三资”,及早淘汰来料加工。由于认识偏差和政策宣传导向作用,给深圳来料加工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1995年下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调整了来料加工政策,加大了治理“三乱”力度,大大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使来料加工经济滑坡的趋势得到了控制。但目前仍有不少人对来料加工和“三资”经济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问题认识模糊。澄清认识,研究相应对策,对于促进深圳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济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一)经营实质比较 一个企业的经营实质如何主要反映在企业的产权构成、经营管理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目前深圳市来料加工企业已不是国家原来定义的中方企业了,大多数由外方直接独立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在当地租用厂房、雇请劳工,并且直接控制内部经营管理和供销渠道及支配经营?  相似文献   

17.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诸多方面有正面的影响。文章选取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2002-2011年的观测样本,实证考察外向型FDI对母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不管是在发达国家样本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样本,在控制了外向型FDI的内生性之后,外向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对母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廖伟庭 《特区经济》1992,(12):35-37
<正> 一、对特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在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中,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日益成熟,以及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原有经济结构的不适应性,在经济特区,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在宏观上就体现为调整行业构成,微观上则表现为企业调整产品的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以适应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对经济特区来讲,在过去的十年中,经济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如在特区创办初期,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和改善特区投资环境的需要,特区的经济政策曾以发展旅游业和吸引“三来一补”的外资企业为主要目标,对特区在开创局面、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9.
<正> 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和间接出口、转让技术、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因此,对外向国际化市场进入的区位选择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在充分研究国际市场各区位及企业内外  相似文献   

20.
黄平 《特区经济》1998,(8):22-23
<正> 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1990年开辟了上海浦东新区,实际上是非特区的特区。国务院对这些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即批准这些特区率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具体表现在:①发展“特区”的资金,主要靠利用外资;②构成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为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体系;③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市场调节的特区经济运行机制;④特区经济以外向型为主要发展目标;⑤国家给予特区较多的自主权,较多的特殊的优惠和方便等。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特区人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使得特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到1996年,五个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9.03亿元,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为2959.64亿元,利用外资达61.87亿美元。预计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工业总产值增长18%。五个经济特区中最著名的深圳经济特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22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50亿美元,创下了可与“亚洲四小龙”相媲美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