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2006年7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来自监管部门、实务界、理论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期望研究、制定一套具有公认性、统一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11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拟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讨论稿)。在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中旬,陕西考点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在古城西安举行,陕西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屈方方,副厅长徐宗一在西北大学领导陪同下对设在西北大学的十六个考场一一进行巡视,并就考试  相似文献   

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亭 《河北企业》2010,(10):64-65
<正>自2006年7月15日,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6月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运而生,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在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中执行。此规范的发布,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2006至2010年五年发展规划,对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就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明确指出:今后五年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促进内部审计事业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具体要怎样实现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其根本途径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在规模、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等方面与大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不能简单照搬大企业做法,为帮助小型公司建立高效经济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COSO在2006年6月份发布《小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 一、中小企业内控与大型企业内控特点的差异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更加关注增加企业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等指标,对于不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的内控工作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颁布SOX法案后,日本也于2006年和2007年先后颁布和制定了金融工具交易法及内部控制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日本在该项准则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际协调、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降低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成本采取了若干对策.与COSO整体框架相比,日本增加了"资产的保全"目标和"IT应对"要素;在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程序方面,采用了自上而下重视风险、不直接报告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一并实施等做法,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陈宋生  吕文岱 《财会通讯》2011,(12):30-33,36,161
由于2006年深交所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实施结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的好消息,信息含量不高。因此,本文以2006年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为依据,分析沪市公司自愿披露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董事会会议、报表重述、资产规模、前三年亏损情况等,审计委员会、第一大股东等对信息披露影响不明显。2009年7月1日始实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管部门需关注董事会的作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公司规模大小等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否则可能重蹈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覆辙。  相似文献   

9.
潘佳 《财会月刊》2013,(2):125-125
2006年7月,我国财政部、国资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同年11月,该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22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10.
《中外物流》2006,(9):9-9
2006年8月21—22日,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外物流》杂志社主办,北京捷通时代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06第二届中国企业内部物流年会”在大连白云山庄酒店胜利举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航油、中储棉、国储铜等事件的相继上演,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为此,监管部门于2006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此外,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但制度法规的出台并不代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国储铜事件为例,剖析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也由传统的财务查错防弊转向“管理+效益”重点定位上来。2006年1月,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天津财会》2006,(5):48-48
为切实有效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财会[2006]13号)。  相似文献   

14.
《天津财会》2006,(6):39-41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已经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我部同意,现予印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被业界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本文认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指引已体现了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信该指引的出台能够积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捷 《财会月刊》2007,(2):78-79
2006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被业界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本文认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指引已体现了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信该指引的出台能够积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2006~200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统计年度、公司规模、上市时间、上市地点以及年报发布时间等因素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芦燕 《总裁》2008,(11)
2006年新审计准则中,内部控制的概念与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趋势.站在内控五要素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企业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引起五要素缺失的各种因素.随后,提出了改善企业内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的一些理论修正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审计工作者对该准则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的一些理论修正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审计工作者对该准则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