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刑法价值取向决定犯罪概念的内容.以维护政府权力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实质的或混合的犯罪概念;以保障市民社会权利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形式的犯罪概念.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程度的加深,我国刑法的目的开始由保卫政府权力转向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因此选择以罪刑法定为指导的形式犯罪概念更能体现我国在刑法价值取向上的转变,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概念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概念营销这一新兴的营销方式已被各行业广泛地运用,并成为企业攻城掠地、抢占市场强有力的手段。什么是概念营销.其魅力何在?本文从概念营销产生的背景、概念营销的定义及内涵、概念营销的运用及其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概念营销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有效地评价与选择新产品概念,必须系统地分析评价要素。新产品概念的基本评价要素有技术优越性、工业可行性、商业赢利性、市场吸引力、管理胜任力、环境相容性和理念化程度七个方面,分别属于技术性评价要素、商业性评价要素和管理性评价要素三个范畴。不同的要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新产品概念的优势和缺陷,为企业的技术决策和商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授课中要注意分清楚生物学事实、概念、核心概念;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立它所引领的具体概念和基本事实;熟悉学生现存知识结构,合理利用以核心概念教学为中心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根据具体知识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会计环境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应该具有国家特色。本文从会计环境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具体做法,分别探讨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地位、制定程序、总体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指导会计实务的理论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经济环境的要求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指出目标起点论的合理之处,接着对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即企业会计准则进行阐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目前的经济环境提出笔者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7.
刍议环境人格权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发展,环境人格权也被赋予了独特的研究价值。我国对环境人格权概念并未形成统一认识,这对主体完整人格权利益之保护及环境权的落实极为不利。为完善我国人格权法理论体系,必须对环境人格权概念做出准确定性。从研究环境人格权的缘起出发,对环境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语诗歌为例,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其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诗歌的语言是隐喻性语言,通常诗歌本身就是一个概念隐喻.通过大量实例的解读,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在诗歌翻译中同样有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提出,诗歌翻译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整合的过程,既有可能实现基本“对等”,也有可能产生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9.
借鉴Rubinstein和Leonfief的博弈模型,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目标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确定以及制定主体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会计目标和制定主体的选择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税收征管法》第64条规定了“纳税人不进行纳税中报”的法律责任,但这一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鼍含糊、不规范和不确定。对不确定税收征管法律概念的解释、适用,除了从税收法定主义与税法解释原则等税法学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对其进行“文义解释”外,还必须针对纳税申报实际工作中的个案进行价值补充予以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刑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猖獗的环境犯罪,相关刑事法律的约束力和惩治力仍然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完善环境犯罪刑法规制,需要科学定位环境犯罪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适度增加危险犯的立法模式、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实施更加有效的刑罚措施、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环境法制观念是法治观念、守法观念、权利观念的统一。要树立良好 的环境道德观念、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类生存越来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环境进行补偿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对中外环境补偿的概念认识、相关理论、实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生产要素的基本原理,可以发现环境补偿的对象应当是环境而不是作为环境产权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规成本理论,围绕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采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截面回归实证考察了“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股价冲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发现:(1)“新法”颁布和实施均造成了显著的股价冲击;(2)“新法”颁布事件窗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剧了股价冲击,上市公司外部的环境执法力度缓解了股价冲击;(3)“新法”实施事件窗口,盈利能力缓解了股价冲击,环境执法力度与股价冲击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法”颁布表现出政策冲击效应,而“新法”实施表现出信息发现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决策的过程及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WTO法律体系框架所确定的规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本文客观地分析我国环境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有效的对策,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修改历经三十多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规范和制约有关环境的政府决策层面上,新《环境保护法》虽有所涉及,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环保主体互动的法制保障问题上,新《环境保护法》仍未能将监督责任分配给第三方主体,也没有将管制和监督关系理顺。在公众参与决策政策问题上,新《环境保护法》对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作了全面的规范,然而,对公众参与的形式和保障问题仍然没有明确规定。未来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完善发展需要增强对政府行为的环境约束,同时加强培育第三方主体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面临环境规制时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波特效应,也可以通过转嫁合规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利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系统地评估了环境强监管对具有不同市场势力的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市场势力本身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同时市场势力显著抑制了新《环境保护法》的波特效应。  相似文献   

18.
构成要件是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依据,但我国法律对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规定不够完善,本探讨了其中争议较大或规定不明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主流化是应对环境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也是将环境保护纳入到核心的制度设计和决策的过程。我国环境保护主流化实践,仍然受到政治体制、社会意识、法制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制约。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健全环境法制,增强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教育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社会性特点。加强这项教育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实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高度重视,建立环境伦理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