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经贸》2021,(1):43-45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进入了新阶段,而人民币汇率制度对对外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倡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汇率制度的支持。现通过研究“马歇尔计划”和战后的美元汇率制度,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并提出了加快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汇率的间接调控机制;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到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4年成果,提出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从历史到未来,从收获到目标,描绘“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蓝图,展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诚意.  相似文献   

3.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近期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亦即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增长近三倍。作为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显然是中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落脚点,对外投资或将开启全新格局。战略背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些质疑声音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中国实行殖民扩扩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对沿线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是重置“宗藩体系”;“一带一路”是转移中国过剩产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下,这些质疑声音被不断放大,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实质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道路.面对这些质疑,中国要主动应对、积极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权力,进一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核心提示: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东道主表示两国沿“丝绸之路”(Silk Road)拥有共同的商业纽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这是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Silk Road Economic Belt),为亚洲带来新的繁荣。然而习近平此次讲话几乎没引起国际媒体注意,但不到两年后,这个所谓的“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计划--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成了习近平主席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外国际经济战略核心的“蛋黄”。“一带一路”计划将对该地区以及全球经济、企业界产生巨大的商业影响,同时也将给美国、日本、欧洲、印度和俄罗斯诸国都存在极大而彼此冲突的利益的地区,带来不可预知的地缘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2014年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发展“一带一路”路线图。所谓“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通往中亚的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战略意义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投资、基础设备状况、未来发展规划等维度系统阐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社会经济状况,指出中吉在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具备较强互补性,可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7.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通向世界的一条重点纽带。本文从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和来源,探讨了丝绸之路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不同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视角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且一系列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陆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沿线远邻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且对制度完善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在产品类别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中间品出口。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推动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发展以及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了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渠道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出口种类(广度边际)和平均出口额(深度边际)扩张途径促进沿线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访问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之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并将“一带一路”写入“全会决定”成为国家战略。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投资合作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双边的市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与中亚之间是否有条件加快构建自由贸易区?如何构建自由贸易区?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构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加速发展,广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应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给广西带来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加强和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文章分析了广西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厘清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广西涉外法律服务遇到的挑战,并从个维度提出广西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美的“新丝绸之路”在战略内涵、空间布局上存在很大不同。美国的战略规划侧重投资基础设施和 TAPI 天然气管道建设,而我国侧重谋划建设四大跨境高铁,建设中哈、中土、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确立美国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巩固阿富汗战争的成果,通过“新丝路计划”和 TPP 从东西夹击中俄。而中国是为了加强与欧洲和东盟的经济联系,保障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应对“三股势力”并缩小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两国“新丝绸之路”战略发展前景都存在一定的阻碍,但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美国重返亚太的需求,难以协调这个区域各国之间的利益,很难持久推行下去。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是“命运共同体”,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决定了中国版的“新丝路计划”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刘晓 《对外经贸》2021,(7):45-48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不仅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的标志性举措,也为各国(地区)提供了互利共赢、发展共享的新机遇。郑州作为中部大省河南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巩固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意义重大。郑州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节点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郑州应加强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四路”协同,构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加快“一带一路”平台载体建设,完善跨境服务功能;加大人才培育与引进,推动产业优化与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而较少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企业OFDI的机制机理。文章基于2011~2018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管理者注意力配置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结论表明: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总量实现逆势增长,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成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海上丝绸之路及与中国邻近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最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进管理者对沿线国家的注意力配置,进而促进中国企业OFDI。  相似文献   

14.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国际泛亚铁路和国内“一江两翼三洋”的建设,使得云南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新高地,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将对云南经济腾飞和跨越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贸易》2020,(1):36-38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是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丝路电商已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发展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11月底,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陈乐伍 《商业文化》2018,(15):50-54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湘文 《中国市场》2023,(28):27-30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发展倡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国际合作竞争中赢得优势、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步伐、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形成强大的中国影响力至关重要。笔者以“一带一路”为广西经济发展助力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广西地域经济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其与东盟各国海上丝绸之路枢纽、西南边陲地区战略支点作用的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赵甜  曹守新 《国际贸易》2023,(12):61-71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为中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提供了更多国际化机遇和挑战。文章依托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发展演变情况,并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样本企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随着倡议的不断推进,这种动态影响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位于国家级战略区域内的企业、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非国有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并未发挥预期效果;(3)作用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影响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合作网络两条渠道扩充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进而拉动国内创新效率的提升。由此,文章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扩充研发资本存量角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睛 《中国品牌》2023,(10):18-19
<正>2000年前,一列列驼队运载着金属陶瓷、茶叶布匹行至西域城邦,换回金银玛瑙、药材香料,辉煌的商贸成绩,让“丝绸之路”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的传奇。十年前,在哈萨克斯坦洁白的会议厅内,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唤醒千年丝路,赋予其新的生机与使命。从历史的原点到未来的起点,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由愿景化为现实。中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中国83%的建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