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知识供应链的知识创新与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系统地探讨了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即是包括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3个阶段的一种知识流动过程;研究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特点和模型,通过对知识的转移层次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基于知识供应链的产学研联合所具有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知识纵向转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提出供应链知识组成的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知识纵向转移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第一,供应链纵向上长期联盟的各节点企业之间极少共享各自在供应链运作中的采购、生产、发运和退货知识,合作支持他们实现专业化;第二,这些企业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相似性主要源于供应链目标管理知识和供应链运作中计划知识的共享。这些特征支持知识输出方在贡献知识后获取收益,因而使主动推进供应链知识纵向转移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杰 《技术经济》2012,31(3):48-52
分析了供应链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管理能力(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联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有用性、速度和经济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联盟的知识转移速度、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沟通能力能够提高知识转移的有用性、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提高知识转移速度;联系能力以信任为中介,能够有效提高知识转移的有用性、速度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中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使供应链内成员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在阐述了供应链中知识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中知识转移与扩散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当上下游企业联盟进行技术创新时,核心知识存在很大的泄露风险,企业会对核心知识采取保护措施。通过比较企业独立创新和联盟创新的不同绩效,以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为关键变量,建立不同情形下技术创新收益函数模型。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越高,联盟整体效益越好。因此,联盟企业对知识的保护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取适当的知识转移策略提高联盟绩效。  相似文献   

6.
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过程中,需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以实现整体转移效果最优化。基于这两类知识特性,建立了隐性知识价值可验证时的供应链企业间多任务知识转移模型,研究了两类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并指出,供应链节点企业应根据两类知识各自的成本结构,结合自身和环境特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供应链知识转移水平。此外,还对导致多任务知识转移激励机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为确保知识转移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知识转移的广度、密度、速度、交互性这四个维度建立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四维度模型,在知识转移的三个阶段对影响四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参数化分析,包括供应链上知识转移活动的参与主体数量、知识保留率、失真率、再吸收率等,列出了知识转移有效性系数的初步表达式,最后提出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取决于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的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通过对74家进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相关关系。知识转移动机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机会和能力,并直接作用于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机会通过改变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发生。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在企业间知识转移活动中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4家企业关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途径,是通过影响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动机来实现的。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在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和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74家进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的问卷调研,考察了企业间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关系。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与企业间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水平呈正相关。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作用途径是通过影响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来实现的。知识转移能力在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知识转移机会在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中调节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产学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8个相关假设。对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的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获得研究所需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成效的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产学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与综合的相似性基本原理,引入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对组织的知识转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构造了知识熵的数学模型,指出任何组织都会伴随有效知识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并探讨了知识转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的供应链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知识对于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以及基于知识的供应链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关系,并提出基于知识的供应链柔性概念模型,研究表明供应链中的知识存量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东道国知识强度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跨国公司子公司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网络内外知识转移的主要角色,子公司所在东道国当地知识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网络的重要知识来源。本文就东道国当地知识强度对子公司获取当地知识、利用母公司知识和向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贡献知识的影响几个角度分别进行论述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阅读了大量专家学者有关产业集群及知识转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知识转移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获取主要影响因素清晰的层级关系,以期帮助企业之间在进行知识转移过程中找到突破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和策略提供依据,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螺旋上升的价值创造过程,其中隐性知识是核心。供应链的结构由其中的节点数和节点企业数共同决定,多节点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的知识主体具有竞争性,使得节点企业间隐性知识的转化难以实现。由多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知识的含量与成本是负线性相关的,在此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隐性知识转化决策由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数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地图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商业环境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断加速的变化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在这种环境下,虚拟企业组织模式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同时,因为知识的复杂变化,使得知识转移和创新变成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入手,提出了虚拟企业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转移的3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知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②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③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