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价值工程》2019,(30):241-242
环境信息资源规划和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政府监管理念和服务方式,以保障决策科学化、监管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的建设目标,是贯彻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最佳实践。本文从环境信息资源的特点出发,在国际、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了环境信息资源规划与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可行的技术路线,并对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轨道交通为例,阐述了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资源跨专业、多功能、跨组织、多种类型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其面临技术实现架构上的复杂性.针对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语义网(Semantic Web)和SOA等技术的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架构.架构整体以具体领域本体为基础,一方面将本体应用于服务资源的描述,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具有语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构建信息平台顶层逻辑.设计实现了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具备多样化服务功能的信息资源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4.
张余博  黄磊 《物流技术》2010,29(12):121-123,126
以轨道交通为例,阐述了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资源跨专业、多功能、跨组织、多种类型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其面临技术实现架构上的复杂性。针对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语义网(Semantic Web)和SOA等技术的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架构。架构整体以具体领域本体为基础,一方面将本体应用于服务资源的描述,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具有语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构建信息平台顶层逻辑。设计实现了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具备多样化服务功能的信息资源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应用方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处于整合期,并进一步阐明税收信息化整合的内容。从税收业务流程、税收软硬件平台、税收网络方面分析了税收信息化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税收信息化整合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机构致力于根据业务需求提供信息,脆弱而复杂的现有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会妨碍信息系统机构完成此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地域文化赋予一个城市灵性,是城市的精神内核和灵魂。秦皇岛的地域文化具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的并存,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并存。因此,要想发挥秦皇岛的旅游资源优势,需要从大旅游的思路,实施整体规划,在旅游项目中充分展现秦皇岛地方文化的这三个特点。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整合一座城市的内在文化特质,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才能吸引人们来到这座城市亲身感受城市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教育资源整合平台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结构化P2P架构设计的解决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存储模式和基于动态自适应的资源调度策略。以适应高校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重复率高的特点,优化资源存放与传送效率。  相似文献   

9.
物流信息化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成功案例集中在两种类型:一是制造、商贸等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二是物流企业如何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  相似文献   

10.
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斌  叶华平 《物流科技》2007,30(12):100-102
信息资源规划是对管理和运作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它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文章从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动因出发,论述了信息资源规划依赖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分析了信息资源规划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就如何搞好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实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高明印  李常建 《价值工程》2004,23(4):113-116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SCM、ERP、CRM等管理软件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企业应用所体现出的效益并不明显,有的甚至使企业的效益出现了下滑。当然,原因式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时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没有建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以及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本质上,搞好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伟  王学义  冀亚林 《价值工程》2005,24(12):78-79
就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而言,缺乏规范化的、共享的信息资源是制约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所处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3.
隋静  王祥金 《价值工程》2005,24(11):60-62
从阐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BPR)与信息技术(IT)的双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oor Data Quality (DQ) is amajor culprit in the failure of ERP implantation. Previous DQ solutions focus more on technical approaches, ignoring the importance of seeking the root cau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process-driven DQ monitoring framework by Information Product Map (IPMAP). First, IPMAP is applied to visualize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Then, the potential deficiencies that may arouse DQ problems are examin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cess and human.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DQ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and validated in case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amework provides helpful guidance for promoting ERP DQ.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的信息资源标识方案,其相关技术要求并不统一,而一些国际组织目前已提出对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的标准或规范。以国际上的有关研究为参考,面向我国各类标识方案的实际情况,开展我国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的编码规则、注册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对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文杰 《价值工程》2012,31(11):181-182
信息资源规划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六元系统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操作性较强的途径,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分解,为系统建模做好准备。本文分析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相似性和概念模型到数据模型的映射关系,对信息资源分类和数据建模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逐步渗透对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此挑战的方法也只能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监控来实现。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监控,设计出一套基于网络数据挖掘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的概念模型。该体系通过多种方法对海量的网络数据进行收集,经过预处理后形成信息安全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最终生成信息安全监控对象的特征信息和监控对象之间的关联信息,以达到对信息进行安全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国  戚啸艳  周长江 《价值工程》2007,26(12):124-127
在综合评述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状况基础上,从知识的含义、分类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特点,构造出以企业知识和个体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并从设计理念、运作机制及组成体系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企业文化等五方面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曾景远  关涛 《物流技术》2011,(13):196-198
为了能形象的表达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模式、整体结构以及不同部门内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IDEF原理,建立黄埔仓码有限公司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IDEF0模型,以解决黄埔仓码有限公司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dopts a contingency approach to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 of the firm and seeks to establish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value of cert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apabilities. We first identify 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s a specific strategy context in which IT capabilities a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We then consider more detailed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can shape the value of these capabilities within the alliance context. Our study shows that firms with better IT capabilities can derive greater value from an alliance, yet this effect also varies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alliances depending on an individual alliance's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IT capabilities are more valuable for alliances with a non‐equ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ose involving a high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artners. We highlight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opportunities to advance the R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