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位以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为依据,从黑格尔的"主——奴"模式、海德格尔的本真与非本真思想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思想出发,揭示了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马文娟 《企业导报》2014,(10):198-198
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来解读这部《德伯家的苔丝》,分析其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以及他对自然和女性和谐共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王琳娜 《活力》2012,(18):71-71
《黄色墙纸》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帕·吉尔曼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话语权的探讨,揭示了妇女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要获得男性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因其深刻反映现实社会中诸多女性问题和种族问题而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在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下,小说中女主人公茜莉与莎格之间的同性恋情,被视作是对男权社会束缚的胜利反抗,激励着众多黑人女性团结起来,冲破二元对立模式的男权社会的束缚,积极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力。本文将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产生、作用及意义角度出发,分析《紫色》文本中女同性恋爱人对女主人公茜莉命运的拯救与重生。  相似文献   

5.
《飘》是著名的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并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女主人公细腻的性格描写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展现作者所要表达的追求男女平等的迫切愿望。本文通过分析《飘》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来解读美国早期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木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辞》.在中国,花木兰的故事代代传颂,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其内在的主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相符合.而美国动画片《木兰》则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在此影片中,花木兰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思想"忠与孝"的代言人,而是一位具有独立思想,勇敢,个性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美国动画片《木兰》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延宕使得<哈姆雷特>这部巨著情节跌宕起伏,而延宕的原因引起了众多争议.本文从拉康关于主体,他者,主体对他者欲望的依附的角度,对于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的延宕的原因进行分析.拉康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立场,一种姿态.主体的缺乏产生于主体对于他者的依赖,"他者"就是主体产生的地方.正是因为哈姆雷特始终处于对他者欲望的依赖中,才导致了其复仇行动的延宕.  相似文献   

8.
在陈忠实《白鹿原》中,田小娥被冠以"最淫荡"的恶称,形象被妖魔化,当我们透过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审视这一女性形象,不难看出这位作为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作家的视角偏颇和文学虐待,以及长期处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的悲绝与缺席.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来探索田小娥这一形象背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周绍雪 《新远见》2011,(11):33-40
一、女性主义对西方政治学传统权力观的批判权力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女性主义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权力概念时,往往会追溯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者们对女性与权力相关问题的论述。在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西方政治学著作中,或直白或隐晦地暴露出对女性的歧视、曲解和贬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性别理论的发展,老子与性别相关的议题出现的频率逐步提高.在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中"圣人"具有雌雄同体的社会性别,成圣不论性别,这一点打破了生理性别的壁垒.《道德经》中"母"、"牝"、"雌"这类代表女性的字出现的比例远比"父"、"牡"、"雄"这类代表男性的字要多.且有"母父"这种不同于现在说话习惯的词出现在第5...  相似文献   

11.
董姝 《活力》2012,(2):171-171
作为一种理论,性别理论在对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补充的同时也提供了再生点。同时,性别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更体现为实际意义。对近年来较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也是媒介中女性形象研究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2.
乾旦艺术,作为中国戏曲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同中国旧文化中的其它形式,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面临着艺术恐龙的命运.通过电影<梅兰芳>中梅兰芳艺术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导演陈凯歌对于男旦题材的情有独钟,表现了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的深入思考,对艺术的唯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理论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等多元理论的鼓舞,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与方法在翻译学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 勃朗特在 《简· 爱》 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在认知自然、 融入爱情的过程中努力达到一种自然与人、 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向我们阐示,要认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互蕴共荣的命运,需要打破人类中心的意识,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懂得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培养"爱的感觉",这样才能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消除性别偏见和阶级压迫.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探讨夏洛蒂· 勃朗特的 《简· 爱》,旨在阐明 《简· 爱》 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作为外借理论,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视角。本文首先回顾了三波女性主义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试图梳理出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框架,并讨论其指导意义,对社会工作实践主题进行检视反思。  相似文献   

16.
马文娟 《企业导报》2014,(10):195-195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经历了翻译引进、理论实践及研究创新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不断地被中国的学者们吸纳、运用、升华,最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为推动中国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女性主义对广告的批评陷入了一种困境,既无法真正解决广告制作和传播的问题,更无法真正解决女性在广告中定位偏差的问题,反而陷入了狭隘的自我主义中,从批判的偏执走入了理论的偏执。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性别差异的固有模式在悄然变化,性别意识也是在动态中发展,两性关系已经有了新的内涵。对于广告中的两性形象而言,就要避免以旧有的两性对立眼光来进行批评,而是要着力重构出一种新型的广告批评观,构建更具有建设性的批评观模式。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翻译的存在与发展在翻译史上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在其起源阶段,特有的女性话语被迫被翻译成处于主导的父权话语的代码。而伴随着翻译研究的逐步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的支持者及译者们吸纳各家之言,从众多的语言理论中汲取营养,使女性主义翻译具备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翻译学研究的领域。本文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入手,引出女性主义翻译。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阐明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文中侧重于女性主义翻译的具体原理,并对其发展策略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周绍雪 《新远见》2010,(9):46-52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是国际关系这门学科产生的最主要动因。战争与和平问题也是女性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关注点,女性主义揭示了女性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战争观。本文分别评价了其理论贡献及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情况,在对其贡  相似文献   

20.
杨晨 《活力》2009,(10)
<大宅门>是郭宝昌历时四十年创作的-部自传体小说,并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形式被人们所熟知.<大宅门>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杨九红和李香秀两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人物,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对矛盾的对象,但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二者都是残酷的封建社会父权制度迫害下悲剧人物的代表.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封建社会父权制度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是造成杨九红和李香秀二者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