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海创业头几年,我一直没敢给父亲母亲讲,父亲一直希望我做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母亲对我当时所在的石油勘探研究所那个稳定的工作非常满意,经历过人生动荡的父亲母亲,他们心底是极其希望他们的儿子安安稳稳过一生的。  相似文献   

2.
一天,在和母亲聊天时,母亲偶然问起我写文章的事。我说文章不好写,现在工作压力太大,根本写不出来。母亲便说:“那就好好歇歇,过一段时间再写。”我说,主要是缺乏素材,无从下笔。母亲问我,什么是素材,去哪里找?我说素材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经过提炼,就能形成文章。母亲问,生活中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行吗?我说行。  相似文献   

3.
一个灰瓦罐     
灰瓦罐是我对母亲的全部思念。母亲嫁给父亲时,唯一的嫁妆是一个古朴的瓦罐。从我记事到现在,母亲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只因岁月久远而散发着幽幽光泽的灰瓦罐,它陪伴着母亲趟过悠悠的岁月之河。记忆中的母亲老是怀抱着瓦罐。春天的槐树开花了,空空的灰瓦罐因母亲放进去嫩香的槐花而  相似文献   

4.
爱的MTV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从我走上社会开始闯荡的那一天起,就在心里刻下了一句话:孝顺母亲不能等。后来,忙碌的生活逐渐冲淡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关爱,我总天真地认为,待某天回家时,多给些钱,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爱和被爱的感受便悄然成熟,理解了物质和精神其实是有区别的,在父母能吃、能喝、能穿、能走的时候,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尽量多孝顺他们。随着时间的逝去,  相似文献   

5.
不变的情缘     
许多认识我、了解我的人这样说:你和会计真有缘。确实,会计,这一艰苦而又充满魅力的职业,将是我此生不变的情缘。从步入大学校门,神圣的《会计法》和“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个美丽的等式伴随我已有17个年头。从小,我就在有着浓厚会计氛围的家庭中生活。母亲是一家食品企业的会计。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母亲噼噼啪啪的算盘声。母亲的算盘在她所在的行业中是赫赫有名的,看母亲打算盘简直是一种享受。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算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小学二年级时,我因打算盘成了学校的名人。有一次,我在家练习打算盘时,邻居听…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信念中,人寿保险从业人员所做的事儿是上帝的工作。 没有什么比人寿保险更有意义与价值了。贫者因保险而富(改变命运),富者因保险而贵(改变情操),贵者因保险而雅(改变性格),雅者因保险而乐(改变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需要人寿保险。  相似文献   

7.
莞儿 《英才》2007,(6):135-135
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人类似乎摆脱了野蛮和蒙昧,他们有互联网、汽车和手机,他们生活在城铁、高架桥和高楼大厦之中,各种食物摆满了超市,清水充溢了每一根自来水管。然而,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季节,作为生者的我在怀念一位死者,她叫李思怡,一个孩子。2003年6月4日,李思怡的母亲因吸毒被当地公安部门抓走。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20,(4):43-44
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父亲曾是一名农村代课教师,因教学业绩突出,获得正式教师身份。2000年我母亲户口迁至附近一集镇。但她还一直在村里生活、种地,并于1999年取得了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2015年,我母亲觉得户口在集镇上意义不大,提出将户口迁回村里。村里同意迁回,但前提是不再享有承包地分配,不享有村里农民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9.
崔玲采访 《英才》2013,(3):119-119
所谓志气,并不是非常明确,也没有特别悲情的因素掺杂其中。 中国有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早日改变自己人生境遇的志气。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在美国,教师并不属于高收入群体,可以说,我家的生活一直比较清贫。但母亲却非常重视对我的教育,为我塑造了健康的心态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刚强,就是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不惧怕他的。在我的记忆之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亲与母亲只吵过一回架。在我上初中时,因家乡发水,我家被迫迁移好几次,东迁西搬,母亲终因积劳成疾,过早地撇下了我们而谢世了。此后,就一直是父亲一人撑着这个家,硬是咬紧牙关抚养着我们兄妹四人,并让我和弟弟先后读完了大学。一人挑起家庭重担,里里外外一把手,这可能也是父亲性情暴躁的原因之一。父亲一直为生活而奔波着,就是后来有我们四个子女的赡养,在经济上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他老人家也仍不改勤劳的美德…  相似文献   

11.
由于脚部受伤.我又穿上了久违了的母亲做的棉鞋. 小时候由于生活拮据.我们姐妹三人在冬天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棉鞋。天气刚刚转冷母亲就开始做棉鞋了.她会找来牛皮纸按照我们脚的尺寸剪好鞋帮、鞋底。鞋帮是黑色灯芯绒罩面,内塞棉花.两边各打上五个扣眼以便系鞋带。纳鞋底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母亲常常在昏黄的灯下纳鞋底.一忙就是一晚上。母亲纳的是千层底,布底厚,要用锥子扎眼,线还要勒紧。  相似文献   

12.
常务副省长舒圣佑在同省、地(市)局长和部分审计干部座谈时的讲话大家辛苦了,下午省政府因临时要召开紧急会议。我不能来参加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闭幕式。原定我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是经我亲手修改的,现委托宝库同志代我讲一讲。今天上午我特地抽时间看望大家...  相似文献   

13.
我的母亲于1990年因癌症去世。负责给我母亲治病的一位资深医生说我母亲创造了一个奇迹,她患的是胰腺癌,手术后坚持活了4年。据医生介绍,在他那个医院同类病人手术后能活4年的病例二十年  相似文献   

14.
村党支部帮我走上致富路我叫马述义,今年50多岁了,是小时候因母亲改嫁而来到宁夏灵武县郝桥乡西渠村的。在1963丰,一场病灾,使我成了一个腰腿行走不方便的残疾人,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在大集体年代里,因家里劳力少,挣不上工分,每年口粮不够吃,成为连车倒找户...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述:打工生活五味俱全,我时常有将它们变成文字的冲动,到真正动笔写后才发现写的激情和后来读的感受之间的差距之大。再因打工生活条件所限,能抽出时间写点什么真的很不容易。生日对我这个大男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那一天,我都会想起遥远家乡的母亲。多年在外生活,我已慢慢淡忘了自己是什么时间来到这个人世间的。可是始终会在那一天不自觉地想起我的母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父亲去世整一年了。我跪仗在父亲的骨灰盒旁,为其焚化纸钱。父亲生前不信迷信,可我们只能借助这种传统的形式来祭奠。缕缕青烟,带去了我不尽的思念…… 记得小时候每每做错了事,母亲总会打我,可父亲却要和我讲道理,我不怕母亲,却怕父亲。有一件事情,使我终生难以忘怀。文革期间,工厂、学校都在“闹革命”,工厂无人管理,学生也不上学。我们几个狐朋狗友跑到附近的工厂里拿了几个铁圈做滑冰的工具。父亲发现后 除了预料之中的要和我讲一通道理外,不容商量地坚持让我给工厂送回去。记得那时我手里拿着几个铁圈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一叶真正地理解、懂得母亲是在自己也做了母亲之后。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父亲在城里工作,我这个虽是吃着商品粮而实实在在生活在乡里的孩子经常被村里的大人戏弄为“黑人黑户”。由于父母以感情作为纽带的婚姻基础,母亲的命运也在感情的颠簸中摇荡不定,...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我1953年在天津市区出生的,衣食住行那个艰苦劲儿不说了,最枯燥的是文化娱乐生活,主要靠听收音机,长辈们叫它“话匣子”。我家的那台收音机已经旧得发黄了,是父亲在解放前买的——日本生产的。平时,父亲用它听大鼓、评书,听新闻;母亲听评戏、广播剧;我和哥哥、妹妹守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学龄前儿童广播”和“星星火炬”广播。  相似文献   

19.
红肚兜儿     
提及红肚兜儿,许多从乡村出来的人都不会陌生,但我对红肚兜儿的体验却极为深刻。听母亲讲,属鼠的我是在子时降生的,儿时身体虚弱,经常生病。所以,自打我记事时起,我的肚  相似文献   

20.
我在深圳做“俊男”1998年,出生于沂蒙山区腹地的我因家庭突遭变故,为还债被迫卖掉了赖以生存的出租车。两手空空的我生活无以为继,只得辞别泪眼婆娑的母亲,跟着一位在深圳打工的老乡来到深圳谋生。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靠着老乡的介绍,我来到南山区一家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