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收不抵支的风险,由此引起缴费率发生变动.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数学模型,影响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风险因素有替代率、就业年龄、退休年龄、抚养比、平均余命、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目标期间、经济景气、通货膨胀、人口迁移、工资增长率、利率等.其中工资增长率和利率对养老保险平衡的影响较复杂.对缴费率随各因素的变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平衡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收不抵支的风险,由此引起缴费率发生变动.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数学模型,影响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风险因素有替代率、就业年龄、退休年龄、抚养比、平均余命、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目标期间、经济景气、通货膨胀、人口迁移、工资增长率、利率等.其中工资增长率和利率对养老保险平衡的影响较复杂.对缴费率随各因素的变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不仅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区间亦是如此。文章以2012年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为因变量,排除利率、投资市场、政策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影响,选取同一年度各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4个自变量,运用Eviews6.0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常住人口对地区储蓄存款影响呈正相关,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人口抚养比对地区储蓄存款影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杜金向 《商业研究》2000,(11):36-37
国有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现象目前在我国已非常普遍,这其中有国有企业不景气,就业压力太大的原因,也有管理层措施不当的因素。提前退休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而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改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摆脱老龄化对社会的恶性影响的同时,也能为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本文基于广州市人口老龄化背景,研究养老保险参保率对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证明养老保险参保率同样是影响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利用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广州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对广州市人均消费水平的具体影响,并得出结论,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贞 《中国市场》2011,(27):98-100,102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甘肃省老龄人口抚养比、人均消费、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来研究甘肃省在老龄化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人口抚养比对人均消费的影响先是边际趋势递减的正影响效应,三期之后老龄人口抚养比对人均消费持续呈现负的响应趋势,并逐步趋于收敛。由此认为甘肃省人均收入的增长及老龄产业的发展刺激了短期的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均GDP与灵活就业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所以,增加灵活就业是提高人均GDP的重要途径;第二产业对增加灵活就业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三产业对增加灵活就业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人口城市化水平对促进灵活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吸纳灵活就业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是促进灵活就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失业量上升的巨大压力,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就业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也有可量化的因素和不可量化的因素。资本、技术、工资、劳动力均是决定产出的投入要素,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目标之一,研究相关投入要素对于就业量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5~2010年的数据,分析资本、技术、工资三个投入要素对就业量的影响,并建立长短期模型,寻求影响我国就业效应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尹黎 《致富时代》2010,(2):190-190
金融危机阴霾退去,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考虑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文章通过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灵活就业已成为正规就业的有效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城镇灵活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亟待扩大,尤其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基于辽宁省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缴费率偏高与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不足的矛盾造成的。鉴于此,应改革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办法。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进行专门的劳动保护等,以利于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  相似文献   

11.
王亚飞 《现代商业》2012,(14):276-277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虽是严峻就业压力下一种不得以的选择,是为求得生存暂时的一种择业观念,但理性思考,这也确实扰乱了正常的就业市场、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正常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贵阳市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并理性对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了审视,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理性地、审慎地对待零工资就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老龄化化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国不断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1995年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受限于经济发展和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个人账户制的完善成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针对现阶段的养老保险情况,本文从个人账户制优化必要性出发,深入探究实施个人账户制的关键路径,提出个人的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制造业企业间人均工资的趋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估计中国制造业企业间人均工资的收敛速度,发现近年来企业间工资存在绝对收敛,且趋同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在不同行业、地区和所有制下都成立;企业规模、所有制、垄断程度等企业和行业特征对企业间工资趋同速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镇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灵活就业形式随之发展起来,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贵阳市几个城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贵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当前参保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求探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束义才 《商》2014,(2):239-239
企业职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工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而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记录来计发养老金的。它是依据职工历年缴费工资指数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即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退休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所得到的退休人员月平均指数化工资,并据此来计发养老金的。因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指数的正确计算就决定了退休人员月平均指数化工资,也就决定了养老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辛 《北方经贸》2011,(10):34-36
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北京市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个体工商户为例对北京市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口养老保险问题的实地调研表明,目前北京市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其运行中仍存在着参保难、参保率低、转移接续难等一系列问题。要合理调整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江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对江西省的经济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针对生产总值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江西省的建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出口与进口、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农业、人口等九大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出九大因素的关联度,并通过关联度的比较选出前六名为主要风险因子,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职工人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促进就业对实现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增长时期就业情况的变化,本文根据1978-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经济增长的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变参数动态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工资与就业的动态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与就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经历了“负相关-不相关-正相关”的动态演变过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一直是正相关的,且2000年以后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最近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务之急是抓紧出台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见。目前,全国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在1.3亿人以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数千万人。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化等新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20.
探究影响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减少制约家庭消费升级的不利因素,是畅通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静态和动态模型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模型中,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增加对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