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产业经济学作为从微观经济学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7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这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产业经济学形成了许多学派.主要代表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在新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的推动下,产业经济学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学派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学派,它的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广泛的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在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为经济科学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弗吉尼亚工业学院和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3.
企业养生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两个问题.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强调企业收益最大化,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以此为中心展开.市场竞争的现实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使经济学家逐渐把重点转移到对企业生存的研究上.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演化经济学,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并已成为西方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学派.企业养生就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提出的,同时在借鉴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养生应从"内修"和"外养"出发,强调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才伦理、保护环境的生产伦理和互惠共生的市场伦理.  相似文献   

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前沿。它的理论观点新颖独特,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不少理论已被编入经济学教材,是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学派,并可望成为90年代新经济学。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特征是:否认新古典的两分法有效,认为市场是非出清的。该学派认为,工  相似文献   

5.
方钦 《南方经济》2018,37(12):98-128
文章的主旨是梳理当代经济学制度分析的思想史。通过文献考据文章主要论证了以下四个观点:第一,虽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经济学制度研究著作,但是他的理论本身实际上是"反制度主义";第二,美国制度学派(旧制度经济学)内在的思想渊源之间的冲突决定了其无法建构起有效的理论体系;第三,"科斯定理"是一个被过度诠释的概念;第四,"交易成本"概念的形成是经济学内部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新制度经济学融入了主流理论。文章的结论是,应当抛弃以交易成本为中心的制度解释,转向"深描"的经济学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从2012年笔者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以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影响日趋扩大。其中,经济观察报5月份发表的《从供给端着手重启经济改革》首次报告了笔者的整体研究框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供给学派的中国药方》则把新供给学派的主张和新一届政府的各项经济结构转型和减少行政审批等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认为新届政府政策有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影子,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本文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7.
自从2012年笔者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以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影响日趋扩大。其中,经济观察报5月份发表的《从供给端着手重启经济改革》首次报告了笔者的整体研究框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供给学派的中国药方》则把新供给学派的主张和新一届政府的各项经济结构转型和减少行政审批等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认为新届政府政策有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影子,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本文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8.
陈烈 《改革与战略》2015,(1):167-172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注重方法论及哲学基础,其方法论迥异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该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特征极为重要。文章通过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解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方法论主观主义是硬核,方法论个体主义是保护带,基于真实时间的过程研究是正面启示法,反对经济学中数学方法的滥用是反面启示法。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内部虽有不一致甚至冲突,但基本都在研究纲领的范围之内。该学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需基于基本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9.
西汉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中国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重农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面对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动性嵌入悖论",制度创业研究给出了一些独到、具体的诠释和回应。本文回顾了六个较具典型意义的制度创业模型,以此介绍制度创业研究20年来的主要思想、方法和成果。文章还对制度经济学和制度理论学派的理论综合及其对制度创业研究的影响,以及如何反映创业研究新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学领域,每当发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重大争论时,最终必然导致原有理论体系方法论的反思.因此,如何把握各个学派的方法论,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直处于争议和对立中,然而两大体系对立的关键也正是方法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学领域,每当发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重大争论时,最终必然导致原有理论体系方法论的反思.因此,如何把握各个学派的方法论,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直处于争议和对立中,然而两大体系对立的关键也正是方法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三、制度创业理论综合与研究展望近些年来,Pacheco等(2010)从管理学、经济学和创业主流期刊及经典著作中筛选出141篇制度创业文献,并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回顾和分析,结果发现:制度创业研究实际上包含两个同时存在但却彼此隔离的学派,即以社会学和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制度理论学派以及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经济学派。Pacheco等的这项研究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制度创业研究路径的突破。一是以两大学派为纵向、  相似文献   

14.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设,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产权理论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芝加哥学派)创立的、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制度经济学派.  相似文献   

16.
研习中西翻译的历史,早期的翻译主体问题研究主要是译者主体的研究,对翻译的态度偏重于"主观".但是随着研究需要的变化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对于翻译研究学派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探索.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影视作品翻译成为了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本文试图将影视作品翻译作为研究语料来探讨哲学文化和语言主体间性之间有效交往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组织分析中的制度创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创业"是组织新制度学派在研究制度变迁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制度创业研究丰富了学术界对制度创业这一特定制度变迁形式的认识,也为管理学界目前正在升温的创业研究贡献了一个崭新的主题.本文循着组织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创业研究总体进路,回顾了该学派在制度创业动因、制度创业者和制度创业过程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指出了该学派的制度创业研究在研究假设、方法和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或学派的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洪刚 《黑河学刊》2011,(2):21+24-21,24
在经济学领域,每当发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重大争论时,必然导致对原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的讨论和反思。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直处于争议和对立中,然而两大体系对立的关键也正是方法论方面的差别。因此,如何把握各个学派的方法论,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可喻 《北方经济》2006,(15):61-62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诞生了制度经济学派,他们将制度作为变量,并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论.制度分析方法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无处不在.就目前股票市场失灵研究来看,应该充分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坚持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强化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财政风险是指破坏财政稳固平衡运行,而导致财政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市场经济国家对财政风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政府遵循健全财政原则,力求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反对政府举债.在这一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上升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财政经济理论是古典经济学派.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抛弃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健全财政原则,转向实施凯恩思学派的赤字财政政策,大规模地举借国债,以推动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又陷入了"滞账"局面,引发了对赤字财政政策的激烈争论,公共选择学派和供给学派等都对财政风险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开始注重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防范财政风险.我国建国以来财政政策一直推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财政平衡性原则,但对财政风险的关注与认识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财政风险才逐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