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打工做起 我是湖北襄漳县人,1996年毕业于武汉某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因女朋友在老家,加上父母就我一个独子,他们希望我回去,并给我在事业单位找了个“铁饭碗”.所以尽管当时我有不少到南方工作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那个小县城。  相似文献   

2.
一次回农村老家,发现老家那只大黑猫变成了腐败的猫,令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梦里,梦外     
我的老家在渭北高原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老家是做梦的地方。走在放学的路上,傍晚躺在自家院子里的水泥案子上,夜半醒来望着黑漆漆的窑顶……都会情不自禁地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离开那个地方,到外面的世界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果真离开了老家,到了外面的世界里生  相似文献   

4.
刘涛 《中国金融家》2013,(1):110-110
我的老家属于皖北欠发达地区,这几年,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户户盖起了小洋楼。但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父老乡亲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生活“因卡而变”。前不久,因高中同学结婚,笔者再次回到老家。还没踏进家门,就听邻居们在讨论着购买国债的诸多好处。走着走着,在超市门口遇到三叔。三叔虽是小学毕业,却极富经营头脑。于是我跑过去打趣三叔:  相似文献   

5.
一、银行卡发展的现状 2007年,我远在河南南阳农村老家的哥哥到当地的乡镇邮政所办了一张邮政储蓄绿卡,这样我给老家汇款就可以直接到就近的银行办理,再后来,我甚至可以通过登录网上银行,足不出户就实现银行卡之间的转账.  相似文献   

6.
借房     
何如平 《理财》2005,(3):90-90
表哥在深圳打工,春节回家途径武汉打算来看我。我是老家第一个大学生,长辈们常以拽为榜样来教育晚辈:“看平娃子多有出息,在省城做了大官,买了洋房和洋车,还娶了漂亮媳妇。”其实一直是个小职员的我,也整天为了保住馆碗而发愁,至于洋房和洋车,尽是自己爱面子,在老家人面前吹的。  相似文献   

7.
峒里表伯     
清明前夕,庄在乡下的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峒里表伯来给祖父母挂山了。 清明那天,我回了趟老家。一进门,母亲就说,“峒(峒即山地峡谷。老家人习惯把山里人叫峒里人)里表伯了不起啊!到你祖父母坟头去看看,好热闹口里。”  相似文献   

8.
春节期间,我抽空回了趟老家.去看望舅舅。  相似文献   

9.
刘峰 《金融博览》2012,(22):86-87
我和妻子到北京工作已经八年有余了,目前算是小有成就,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子,在北京有了安定的生活。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老家的父母。以前,父母来北京总是感觉不适应,不愿意离开老家。但是,最近我的母亲不慎摔伤,腰椎受伤,仅住院治疗费用就花费4万余元,接下来还需要做康复治疗,起居也需要人照料。尽管北京的住房面积不大,我也决定把父母接来同住。  相似文献   

10.
梦里,梦外     
刘秋玲 《金融博览》2013,(17):80-82
我的老家在渭北高原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老家是做梦的地方。走在放学的路上,傍晚躺在自家院子里的水泥案子上.夜半醒来望着黑漆漆的窑顶……都会情不自禁地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离开那个地方.  相似文献   

11.
李晨亮 《中国金融家》2012,(12):118-118
我的老家在普通的农村,那里的人们长期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家很穷,在我的印象里,老家的生活就是每天农田的生活,家里还有一头老黄牛,三四头猪。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农民,但他也是幸运的,在他20岁的时候,通过关系家里找到一个招工名额,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那样,离开了农村,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父亲很节俭,因为他还有五个弟弟妹妹,他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到了弟妹身上。父亲和我说,那是1974  相似文献   

12.
虎年我属骡     
余平 《金融博览》2010,(1):76-76
前些天父亲因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幸亏抢救及时,父亲总算转危为安。他全身插满了管子躺在病床上,我心如刀绞。父亲说话有些不清.我听了半天才听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属骡了。这是我老家的规矩,男人一到四十岁就要换属相.要属骡,一属就要属三年,之后再变回原先的属相。骡这个属相十二生肖里没有,我不知道老家人何时订的这个规矩,长辈也不愿意说.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13.
我每次回农村老家探望父母,临走时母亲都会给我装上一包自制的红枣茶,回家后,冲茶时,哪怕是掉了一丁点,也要赶快捡起来放到茶杯里。  相似文献   

14.
我老家在山东省阳信县农村,20岁那年,我加入了山东何思源抗日保安5团。那是1941年。 保安团其实是乡里自发组织起来的杂牌军,当时整个团大概四五百人,都是跟我一般大的年轻壮劳力,唯独团长年纪比较大,他叫刘学孟,是近50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15.
爱上香椿     
“五一”回农村老家,妈妈给我带回一袋香椿。我本不喜欢吃香椿,爱上它,是因为我的父亲,因为那棵香椿树。  相似文献   

16.
故乡的往事     
彭安才 《税收征纳》2012,(10):54-55
多年没有回乡,如今退休了,梦魂萦饶的故乡情结越来越浓了,每年春天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奔向那快乐的老家。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语:好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到我十几岁的时候,与我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都出去打工帮助家里谋些生计了。而我在上学.父母认为上学更有出息。每当和伙伴们凑到一起.听他们讲外边的世界多精彩,我心里就痒痒,虽然我也知道“江湖险恶”。  相似文献   

18.
韩涧明 《理财》2006,(6):78-78
老家公司数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来的,从开始到现在,老家的高级管理人员中没有一个是管理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一个是搞过餐饮的。那么,老家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靠的是什么呢?老家的管理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那就是在老家内部流传的12条管理原则。看懂了它们,你就看懂了老家。  相似文献   

19.
周日从省城出差后回到乡下老家,父亲问我是否打听到了王队长他们.这个老问题,也不知父亲问过多少次了.父亲要我去找的人是曾经在我们村插过队的知识青年,他们来自省城银行,负责人姓王.  相似文献   

20.
一身幸福债     
孙利 《金融博览》2009,(9):74-74
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到城里工作,已有二十五年。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我很少回老家。倒是堂哥经常到城里进货,时不时会顺便过来看望一下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我的父亲。我便通过他偶尔得到一些老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