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7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了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调整——高校扩招,即由原定130万人再扩招30万人,其后的4年连续扩大招生,高等学校在校生比1998年增加了几倍。高校招生的大幅度增加,拉动了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高等学校办学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1999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度。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普通高校大幅度地扩大招生,1999—2002年4月扩招了450多万人,扩招人数是扩招前(1998年)全年招生的4倍多。与扩招同样引起广泛关注的是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2000年一次就业率为86%,2001年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80%,专科40%。2002年迎来了扩招后第一批3年制专科(包括高职)学生毕业,根据“2002年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到2002年5月,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仅为53%,近一半的毕业生未落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经历了一次飞跃的过程,全国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1999年的160万人,2000年的220万人,到2001年的计划招生250万人。然而,经过几年的扩招后,扩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引起了高校、家庭、在校生和社会的不适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上有一个较大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有较大提高,要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扩招打破了高校原有图书资料、教学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这是已被人类历史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事实。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创立者亚当·斯密在1766年就指出:“学习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一百年后,马克思也指出:“教育使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的“大门”日渐拓宽,“科教兴国”呼声高涨,2000年高校将在1999年扩招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成人高校扩招10万人,这一切都给学子们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校门的拓宽,学费的“门槛”也渐渐高起来。有资料表明,1997年我国高校学费上涨了10%,1999年上涨了20%,估计2000年高校招生收费将进一步提高。学费的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某些经济贫困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时间,教育便成了人们的热点话题。而就在此时,国家决定运用金融手段来支持教育发展,启动完善了助学贷款。这一政策的出台减轻了贫困家庭孩子…  相似文献   

6.
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 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 ,我国高校从 1995年起开始并轨收费。高校的学费水平上涨很快 ,从 1995年前的每年全国平均 40 0元左右到现在的平均 5 0 0 0元左右 ,研究生学费更是高达每年 70 0 0元左右。再加上上千元的住宿费以及生活费 ,高校学生每年在校消费平均在万元以上 ,很多家庭已经负担不起这笔费用。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目前高校教育费用 ,认为“高”与“较高”的家庭超过了 70 % ;其余的家庭认为“一般” ,表示对子女的教育费用完全可以应付的家庭仅有 2 5 %。与此同时 ,从 1999年起 ,各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 ,每年扩招都在 10 0万左右。 2 0 0 1年 ,全国高校共招生 46 4 2 1万人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2 6 8 2 8万人。这样 ,就在高校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无法负担学费和生活费。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的问题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建立了助学贷款制度。按 2 0 0 0年 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 ,将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基础教育设施等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金需求逐年增长。1999年,国家在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时,允许高校向银行贷款发展教育,加上银行对高校贷款政策门槛低、操作简便,因此,近几年高校普遍利用贷款来补充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贷款在整个高校投资体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和还贷能力的有限,巨额本息的支付使高校面临严峻的风险。本文就高校贷款风险的产生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高校扩招和教育大众化几个社会经济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颖 《经济师》2003,(3):94-95
文章从高校扩招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 ,从国家对高等教育所能给予的财力支撑、社会的经济结构为大学生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出发 ,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超越经济发展速度 ,指出只有结合着解决扩招中暴露的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稳步地适当地扩招 ,兼顾速度与质量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之道 ,思考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 ,才能使扩招顺利的发展下去 ,完成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研究》2001,(1):15-17
2000年10月6日,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座谈,共同探讨了宁夏南部山区的退耕还林(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将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一、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 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邝经邦认为:南部山区的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人口压力问题。自治区人口约550万左右,其中山区八县约248万人,占45%。人口压力是造成山区生态破坏的首要因素。根据我对山区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山区人口以占全区人口的25-30%,即138-165万人为宜。根据12…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水平地不断提高,高校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可以说高校扩招不仅有政治动因,更有深层次的经济动因,不仅是中央的决策,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扩招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高校招生种种限制的藩篱,使大众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严谨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校扩招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是1999年初经济学家开出的一剂旨在拉动内需的药方。近几年来,中国高校连续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中国高校扩招以后的影响作了回顾与反思并指出,为拉动内需,今后中国可适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但增幅应有所减缓,同时应尽快推行高校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教育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自1999年即提出高校扩招政策,高校扩招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1999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全国毕业生人数从当年的85万人迅速攀升N2011年的660万人。而我国高校大中专毕业生每年平均就业率只80%左右。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取决于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以自主创业为主的灵活就业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即将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廖小兰 《当代经济》2010,(11):104-105
本文提出了高校扩招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分析了高素质人才在劳动力中比例的增加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就业、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成绩斐然,然而,随之带来的也必是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高校在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收入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的情况下,大多利用银行贷款解决大规模扩招的问题。近年来,部分高校贷款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少到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调整: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我国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比上年增长37.9%,2001年又招生250万以上,增长13.3%,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290万人,比上年增长16.0%,比1999年增长81.3%。因此,国家助学贷款问题是摆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提出 其一是我国连续3年扩招,使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了2.4倍,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也由1998年的341万,增加到2001年的712万,成为扩招前的2.1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高校大规模扩招,达到现在的600多万人,可以说我国高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增加并不多.高校扩招必然带来高校基本建设的投入,投入的经费那儿来的呢?主要靠银行贷款.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述10亿至20亿元.风险系数≥1的高校不在少数.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不少高校正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在如此巨大的信贷资金面前,研究合理规避和控制偿债风险,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大学经过扩招,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基层、民营企业都急需大量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  相似文献   

20.
『大学城』遍地开花令人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志伟  魏欣 《经济论坛》2004,(7):154-155
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大学城建设浪潮,是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高教领域又一新热点。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争先恐后拔地而起,在中国教育产业化的航程上激起拍岸惊涛。截至2002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有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投入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