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利普斯曲线在“新经济”中无效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芮 《经济学家》2000,(6):45-48
许多“新经济”论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在美国“新经济”中失效,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美国“新经济。”针对这一说法,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论述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学法则;菲为斯曲线在美国“新经济”中依然有效。美国“新经济”出现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其原因可以解释为:1.“自然失业率”下降;2.强势美元带来“总供给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连带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依靠高技术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带动,经历了将近8年的持续增长,失业率降到安全线以内,几十年来首次消除了财政赤字。60年代到80年代像打摆子似地时常发作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不见了。克林顿暗自得意,时不时拿经济形势博取公众的同情,以致1998年的美国政坛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现象:这边厢克林顿因为到处拈花惹草被整得狼狈不堪,与莱女的性事甚至上了因特网,被世人讥为“拉链总统”,各色人等大饱眼福,克林顿有苦难言。那边厢百姓对他的政绩却赞许有嘉,不管荤猫素猫,让我们就业挣钱就是好猫,支…  相似文献   

3.
强调科技与创新今年1月27日克林顿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既是其任期的最后一份国情咨文,也是新千年美国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在这份历史上最长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反复强调美国正处在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炫耀自己的政绩,趁机回顾和高度肯定了克林顿政府90年代以来的政策,并企图为新千年美国政策奠定“克林顿路线”的基调。文中说:“现在,我们必须勾画一场ZI世纪的美国革命,…··哦们必须从今天起,就象我们当初建国时那样,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就在这篇带有强烈的“新千年、新开始”意味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表现出了对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很低,就业机会增长迅速,但社会福利差。而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社会福利优厚,失业有保障,但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美国模式代表未来;法国社会党新政府正在试图证明,欧洲的福利和就业制度将经受住经济全球化的考验;英国首相布莱尔则声称,这两者之间存在第三条道路。谈到第三条道路,就不能不重视荷兰模式。荷兰成功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同时又保持了强调生活质量的欧洲传统。但荷兰目前的成功却是70年代“荷兰病”的产物。70年代的荷兰经济与目前欧洲许多国家的状况大同小异,优厚的社会福利和可靠…  相似文献   

5.
马驭 《经济世界》1997,(4):20-23
克林顿在他的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口口声声为美国人允诺的“新的希望之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克林顿的“希望之乡”概念不外乎就是美国要在全球保持大国的地位。在全球经济继续保持领先的优势。他在去年底的竞选中不止一次地对他怎样在半年时间内使美国出口日本的汽车增长50%的业绩大加渲染。也难怪,克林顿在近几年沸沸扬扬的日美贸易竞争中确实也卖了不少力气,当然,克林顿同时也为日美贸易纠纷加了不少干柴。美国汽车向日本挺进美日的贸易战在汽车及汽车配件上达到了高潮。克林顿几度威胁要对日本实行贸易报复,并将日本的贸易行为向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克林顿在日美汽车酣战时曾说:“我已下定决心要日本开放汽车市场。我们不想同日本发生贸易摩擦,但是为了使美国产品有公平的待遇,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进行战斗。”日美汽车贸易战的烽火也波及了欧盟国家。欧盟15国当时就曾向美国发出警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月三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批准恢复实施“超级301”条款,这是美国对在此之前的美、日贸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幽灵,通货紧缩的幽灵,正在世界范围内游荡。进入21世纪,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三大板块都被通货紧缩的阴影所笼罩。日本1991年到2002年GDP年均增长不到1%,陷入“十年低迷”的严重衰退之中;欧元区十几个国家,近几年经济严重不景气,GDP年增长也在1%左右徘徊:美国经历克林顿经济繁荣时代,在新近伊拉克战争之后,蓦然回首,始发现衰退威胁也正在向其逼近。经济增长停滞,物价下跌,利率急降,失业率  相似文献   

8.
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在一个最令人怀疑的时刻打响,那就是美国众议院准备投票弹劾克林顿之前的10多个小时里。所以不少人认为,克林顿采取此举是为了转移目标,以拖延投票进程。实际效果是,众议院表决议程被推迟了近两天,虽然最终还是通过了部分弹刻议案,但美国民众对克林顿的支持率明显上升,使他赢得了不少政治得分,而令此案在几个月后参议院表决的可能结果越来越有利于这位不甚检点的总统。但“沙漠之狐”果真是克林顿为了摆脱个人政治困境而采取的围魏救赵举措吗?在这一行动的后面,是否隐藏着美国处心积虑的经济算计?…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美国“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以下简称PNGV计划)是1993年9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裁提出的,旨在开发新一代高效节能汽车,保持技术领先,促进经济繁荣,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为了加强该计划的实施,美国总统克林顿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联合宣布了一项美国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基于对其能源成本、经济增长速度和可获得的资金等方面的设想,在“行动计划”中,美国一再强调有信心将其2000年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然而,自“行动计划”宣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15日,白宫发布了一份由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签发的报告,题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技术”。克林顿和戈尔指出:“环境技术的世界市场正在急速增长,并将在今后继续增长。这些技术给美国提供了同时实现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能源目标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最后一天,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低估对美国失业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之相呼应的是,2010年美国政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对此,本文使用产业层面的数据对美国失业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应多从自身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上寻找失业率上升和居高不下的原因;美国产业结构是其失业率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人民币汇率变动无助于降低美国失业率,并且由于可能会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或衰退而恶化美国失业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广告时代》杂志最近刊登了这样一则笑话:比尔·克林顿胳膊下夹着一头猪走下了空军一号专机。“你带这头猪做什么呢,比尔?”一个旁观者问道。“我带给希拉里,”克林顿说。“好礼品,”旁观者回答。 这则笑话以幽默的方式说明当今美国第一夫人确实面临着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1993年6月29日克林顿总统发布总统令成立“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简称PCSD)以来,PCSD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审议于1996年2月出台了题名为“Sustainable America: ANew Consensus for Prosperity,Opportunity and a HealthV Environment for the Future”的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并于3月7日正式递交克林顿总统。克林顿总统对PCSD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报告在促进美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方面将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这份长达185页的有关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美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目标、信息与教育、人口与可持续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环球速览     
《经济月刊》2012,(5):86-87
奥巴马竞选面临“最糟糕的经济复苏” 4月5日,美国劳工部的报告显示,美国3月份失业率下跌了0.1%,为8.2%。这是2009年1月美国遭遇1930年代大萧条后最糟糕的经济危机以来,失业率的最低水平,被《华尔街日报》称为“最糟糕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美国高技术产业在克林顿执政八年间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高技术产业也是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持续十年增长的源泉。下面几个数据可以更清楚地说明高技术产业在美国当今经济中的重要性:美国高技术产业雇员占美国私营部门劳动力的5%,自1993年来为美国经济增加了120万个新工作。美国高技术产业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1999年出口额高达1810亿美元,占美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6%。随着布什新政府的上台以及美国“新经济”近期发展的减缓,美国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一…  相似文献   

17.
与被金融危机困扰的东盟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经济“正在享受着平稳增长和低通胀率失业率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这种黄金时代还能持续多久?笔者认为,美国的高速列车至少遇到七大路障,如不采取措施,脱轨惨剧可能就在眼前。一、欧元风暴1999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已在1992年11月3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战胜了布什,当选为第42届美国总统。在此之前的竞选活动中,克林顿在不同场合发表过他的科技主张。尽管美国总统竞选人的言行在当选前后通常是不一致的,而且在克林顿当选后,部分美国舆论界认为克林顿为了在大选中获胜,说了许多过头话,将来难以兑现,但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克林顿的一些想法。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 与经济增长并存按 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 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卜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上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进入了所谓“新经济”的最佳运行期。导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动力在于高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部门的广泛应用。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激励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其主要内容有:1.注重科技发展,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到了战略地位199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正副总统候选人克林顿和戈尔就打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振兴美国经济”的旗帜。1993年2月,克林顿就职后以总统名义就科学政策发表了第一个正式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