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立现代适度消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的状况与社会生活的个各方面,包括与生态环境的状况密切相关。消费又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的状况与整个社会生产和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有紧密的联系。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燃料和活劳动等的消费,生活消费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人们常说的消费一般都是指生活消费,这里主要就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建立什么样的消费模式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消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一个重大生态经济问…  相似文献   

3.
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制约生产发展,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经济停滞。各国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国内消费,利用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本文主要从生产、消费、发展三个环节,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简要论述消费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阐述可持续消费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消费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信息消费是对信息的消费以及利用IT技术对传统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先进性,符合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在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当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消费也将会推动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经济发展中却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矛盾: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增长仍然偏弱,特别是农村消费依然处在低水平阶段。因此,刺激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林金发 《发展研究》1998,(11):44-45
“九五”开局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形势。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下岗人员日益增加,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投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从消费环境的建设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1、加快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中还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低下却成为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下岗职工尽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关键一点是扩大内需,以市场来引领经济发展。本文从出口和投资持续增长并未带动居民消费的有效增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振兴国内消费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忽云芳 《经济师》2000,(11):42-43
在目前需求不足 ,导致商品、资金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 ,需要适当加大刺激内需政策的力度。在扩大内需中 ,扩大消费需求潜力最大。如果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占 GDP的比重增至国际平均水平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可持续 10年以上。增加居民即期的消费需求 ,关键是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 ;要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必须就产生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双向调整 ;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措施。一、消费需求下降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字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 1978年末的 2 10 .6亿元增加…  相似文献   

12.
《理论信息》2000,(11):19-21
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国农村这个舞台上,以中国农民为角色,上演过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剧,而今天,这个舞台却显得相对沉寂。而且,就在我们欣喜于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的上半年,整体经济回暖、各项指数都出现了难得的亮色时,一个小小的反差显得更敏感刺目:继连续3年放缓之后,农民收入增幅今年仅仅为1.8%,低于去年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方式变革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入手,说明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现有的消费方式,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因此,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合理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扩招,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大学生今日的消费心理与理财观念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和谐消费”的关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科学理财”观念,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云南消费现状及提升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云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下的资源消耗而支撑,这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使云南经济的边际效率日益递减.云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功能还很滞后,应从把云南建设成为西部消费大省的角度来提升消费机制,实现以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的循环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两难矛盾.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运行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18.
消费升级是近年来人们关注较多的话题,描述的是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消费质量和水平呈排浪式及阶梯式提高的状况,具体可表现为消费的结构型升级和消费的质量型升级。消费升级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人们所追求的人生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永不衰竭的动力。我国人民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余年后的今天,有着较为强烈的消费升级的冲动,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消费升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013—2020年城市级别数据,考察消费升级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并基于消费的积累性,可从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结构两方面为经济发展孕育人力资本红利;第二,在异质性方面,由消费升级孕育的人力资本红利在人口流入地相对更大,在人口流出地相对更小;第三,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以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的门槛年限不同,分别为12.31年(职高)和8.67年(初中),当受教育年限大于门槛年限时,消费升级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应加速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发挥消费的积累性以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