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扯到儒学,吵吵闹闹的东西就特别多。 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世不少人由此认为,这是强调重义轻利.儒家不重视财富,更反对人们对财富的一昧追求。紧接着又有人说:不对,儒家最重视财富,何以为证?孔了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追求平和、中庸、闲适的国家,老祖宗们发明的“休闲”二字本身就很耐人寻味:“休”仿佛人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说的是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儒家的“曾点之乐”、道家的“逍遥游”到佛家的“林下风流”、理学家的“浑然天成”与“无人而不自得”,古人是将休闲与审美作为人的生活品质的理想与境界来追求的,所以才有了所谓“闲能游名胜,闲能交益友,闲能饮酒。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休闲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在当时社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市场交往不发达,诚信更多停留在“自省”、“自律”程度。因此,重农轻商,重义轻利是其主要特征,诚信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但如今的情况截然不同了,会计诚信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现实物质利益联系得如此紧密。  相似文献   

4.
龚天平教授近年以“管理伦理”和“企业伦理”研究为重点,主要提出了如下学术观点: 一、关于“管理伦理”(一)现代管理应追求伦理。管理中本来就包含有“伦理因子”。中国儒家的合乎道德的管理即强调道德是管理的价值目标的思想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伦理道德的管理价值的思想,充分说明管理应追求伦理;而现代管理中的经济丑闻、社会压力、激烈竞争等因素则迫使管理追求伦理。  相似文献   

5.
桑晓靖 《经济论坛》2004,(11):66-67
一、儒家的“志于道”与现代经营者的企业理想儒家重视立志,认为人贵有志。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不愁没有事做,愁的是没有志气。孔子本人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之后,孟子曾提出了“尚志”的主张,《学记》提出“士先志”。到了明朝,王守仁则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论语·为政》)立志就是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立志就是志于道,就是修养自己真、善、美的思想情操,就是通过“学”而修己。“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物质条件,发展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所以,发展是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硬道理。我认为,发展是硬道理,需求也是硬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适量的需求,发展必然寸步难行。所以,我们重视发展,也要重视需求。谁忽视发展,谁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谁要忽视需求,同样也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不发展不行,超速发展也不行。1958年,我国当权者头脑发热,追求超速发展,发动了一场“大跃进”。这场追求超速发展的“大跃进”,后来变为“大倒退”,后果极其严重:城市居…  相似文献   

7.
吃喝应有“度”古代圣人告子说 :“食色 ,性也”。吃喝是人的本性、天赋人权 ,不可剥夺。既然吃喝是人的天然本性 ,人们就应求朴存真 ,顺其自然 ,使之保持在一定“度”的范围内 ,而不该自恃精明和高贵 ,把吃喝本性搞得过于复杂和偏颇。许多人在吃喝问题上超出了应有的“度” ,认为“人生在世 ,吃喝二字” ,在量上追求“大”、在质上追求“精”和“稀”。这种吃喝观既是人性的扭曲 ,又对人类赖于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严重破坏。过度吃喝是人性的扭曲为什么说人生在世追求吃喝是对人性的扭曲呢 ?人具有自然性 (生物性 )和社会性两…  相似文献   

8.
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展旗 《经济论坛》2004,(10):152-153
在词源意义上,中国古代典籍对“诚”与“信”早有论述。儒家有“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的“诚意”被当作实现“治国平天下”最高理想,提高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步骤。“信”在儒家学说中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意思是说人应该诚实、守信,不言不由衷、不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位从事律师行业的网民认为,市民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看清产品主体,“简单说,就是盖章的是什么部门,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次应增加知识,因为理财产品众多,都附有合同,而且都很长,看不明白的情况下不要签,找专业人了解后再作决定;另外,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不要只看收益,也要看风险;该网民还表示,“但凡需要推销的,都可能是想买的人不多的产品。如果真划算,银行内部早就买光了。”  相似文献   

12.
● 任何市场经济学研究,都不能不内在地包含着哲学内容。 ● 本文对“二战”以来国内外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鸟瞰式的回顾,如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哲学的四次大论战。 ● 我国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略述 ● 作者寄希望于厉以宁教授勇敢吸收西方经济学长处,与中国儒家传统对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 文章认为,极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而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研究员,看来是更多地通由兰格——布鲁斯——科尔内——锡克——卡莱斯基等人摸到了新古典主义那里……作者认为,吴研究员似应更注意自己学术建树的文化内容。 ● 与其他经济学家相比。作者认为,林子力研究员的理论是最具人道主义哲学韵味的。作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以为林先生的研究内容实际真接就是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哲学。不过,我以为林先生不妨多注目一下当代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特别是“新儒家”的成果,以期使自己的哲学少一些玄想成份,更富于东方色彩。 ● 作者认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樊纲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则可与台湾郭婉容女士的《总体经济学》形成公私对称,在哲学上也颇惹眼。  相似文献   

13.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干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上海市市长韩正谈到了上海人的就业观,认为“上海人过分爱面子”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就业。他说,上海正在针对上海人的这种特点推出一种“体面就业”,实施“万人就业计划”。为别人做保姆、服侍人,上海人不大愿意干,但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设立“社区服务人员”岗位,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群体,另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容易为大家接受。又比如清洁工,上海人不愿干,但如果组成社区保洁队伍,在上海就业市场上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以来 ,政府采取宏观调控。对此 ,理论界、经济界、企业家众说纷纭。忧心忡忡者说 :名为“宏观调控” ,实为“行政控制” ,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 ,中国经济难免会有急转直下的危险 ,股市长期低迷不正说明了这点。盲目乐观者说 :中国经济并未出现全面过热 ,政府现在采取的措施 ,只是亡羊补牢 ,宏观调控给人一种“救火”的色彩。顺其自然者说 :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大可不必 ,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 ,哪些行业该投资 ,哪些行业不该投资 ,应当由企业自己去做判断 ,政府何苦去越位。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已经懂得顺应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要研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存在的形式,还应研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表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占主体地位,不肯定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同时也需要有其他分配形式作补充,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其次还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能克服平均主义,又能防止两极分化。最后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7.
奚兆永 《经济学家》2005,1(6):44-52
该文对汤在新教授的《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文提出了质疑。认为:一、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是从马恩到毛泽东、邓小平以及第三代领导人的一贯的观点,并且已经载入我国的宪法.是不可否定的客观事实;二、说《马恩全集》原文中没有“公有”,只有“社会所有”和“共有”,而后者“不否定个人所有”.是没有根据的;三、汤文在引述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及其阶段划分的论述是不完整、不准确的;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做出的正确规定,将英作为“整个社会主史历吏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违背了邓小平关于初级阶段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论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因此,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也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用,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我会站在上述这两种之间无所适从。因为关于中国人的信用问题,无论从正反两方面都可以举出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疑云重重的中国人中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中国视信义为面子,为命根子。…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包括统计信息、计划信息、会计信息、审计信息以及非核算的市场信息、决策信息等在内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统计信息所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而乌家培同志在《论经济信息》(载《经济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乌文)一文中却说,“有一种观点认为:‘统计是信息的主体’或者说‘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都是不正确的。”“可以肯定:无论从质上或量上来衡量,统计信息在全部信息中不构成主体。”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0.
郝云宏  刘星 《经济论坛》2003,(22):91-92
一、中国经济学的三大思想渊源经过几年的探讨,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学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渊源,一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二是西方经济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对三个方面的侧重点和立足点的认识各有不同。第一种观点侧重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叶世昌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政府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李义平也认为应特别研究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如果我们搞不清这一深层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照搬照抄,就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