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善因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营销活动的最佳选择。文章基于心理意向理论和记忆网络模型重点探讨捐款形式(清晰和模糊)和品牌—慈善事件契合度对消费者响应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作用;根据基模理论考察感知诚意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并对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清晰的捐款形式比模糊形式能够让消费者产生更正向的响应;高契合度同样比低契合度能够让消费者产生更正向的响应,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效应略大;感知诚意在捐款形式和契合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捐款形式与契合度的交互效果也是显著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善因营销相关理论,为推行善因营销活动的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勍 《中国西部》2009,(9):66-67
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在慈善活动中提升企业形象,企业的这种慈善行为被称为“慈善营销”。这是营销专业人士,对从事关联营销和善因营销概念中演绎出的一个新名词。  相似文献   

3.
微信成为企业投放内容营销的重要平台,不同的内容营销对企业品牌形象影响不同。文章旨在研究理性与感性的微信内容营销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以及测试调节变量消费者介入程度对主效应的调节效应。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理性和感性两个维度的内容营销对企业品牌形象有显著影响;理性因子和感性因子各有侧重;消费者介入度越高,内容营销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慈善营销中,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都存在显著的影响。事业涉入度较高或信息采用正面描述方式时,消费者响应更为积极。同时,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还存在交互效应,当事业涉入度较低时,信息采用正面描述方式能够产生更积极的消费者响应,但当事业涉入度较高时,信息采用负面描述方式时消费者响应更为积极。据此,文章为企业选择慈善事业开展合作、设计相应的广告信息内容提出了有益的营销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福建省3个地市4所不同层次高校所得359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创业教育为自变量、政策知晓度作为中介变量、创业意愿为因变量,研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直接影响,接受创业教育程度越高的大学生促进作用越强,创业意愿越高。第二,政策知晓度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呈正向相关关系,政策知晓度越高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第三,政策知晓度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达19.13%。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企业捐赠行为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探索了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声誉类型公司(声誉较好、声誉一般和声誉较差)和两种不同捐赠方式(无条件捐赠和事业关联营销)的认知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无条件捐赠和事业关联捐赠的动机归因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声誉较好的企业参与无条件捐赠不一定能提升其形象,但是参与事业关联捐赠则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声誉较差的企业参与任何一类捐赠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负面形象,而且参与事业关联捐赠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夏韧 《老区建设》2012,(14):20-22
绿色营销是连接企业内部绿色管盘活动和消费者绿色需求的空中走廊。它是对企业实行绿色管理效果的检验也是促使企业走绿色化道路的重要诱因。因此,有必要对绿色营销观念和绿色营销基本策略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引发丑闻事件,致使其品牌形象受损。那么,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否修复已受损的品牌形象呢?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其品牌形象有着显著的修复作用;丑闻责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责任越大,修复效果越弱;就品牌形象修复效果而言,慈善捐助始终是最佳选择,在丑闻责任较小情况下商业赞助显著优于事业关联营销,在丑闻责任较大情况下两者无差异;丑闻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交互作用对丑闻品牌形象的影响受利他性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顾客逆向行为广泛存在于服务消费中,对企业产生了消极影响,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顾客逆向行为如何影响忠诚消费者重购意愿及其背后原因的研究是匮乏的。一项采用2×2×2混合设计的实验研究认为,顾客逆向行为程度越强,忠诚消费者的重购意愿越低;在同一强度的顾客逆向行为中,高矛盾消费者比低矛盾消费者更易受影响。同时,相比低矛盾消费者,高矛盾消费者的重购意愿更容易受到补救措施的影响。研究同时也揭示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忠诚消费者对服务企业的正面态度、负面态度以及矛盾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议题营销是一种向上影响途径,中层管理者能够通过议题营销影响高层管理者对某些议题的注意力和态度,从而影响组织的战略议程。本文首先对议题营销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议题营销意愿、议题营销发动、议题营销效果几个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议题营销整合模型,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国际营销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该领域研究重点从如何在国外市场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中有效扩展业务向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有效回应消费者需求转变;研究目标从如何构建公司国际营销管理流程和方法向如何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偏好转变;影响因素则从显性的经济法律等社会制度向隐性的文化因素转变;研究方法从简单的思想碎片式和定性分析到分析技术复杂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不断掀起的“绿色道德营销”的热潮中,广大消费者体现出了其在消费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推动了绿色营销伦理的发展.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绿色营销伦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周林毅 《科技和产业》2020,20(12):20-26
近年智能化保险科技广泛运用在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上,各家平台利用大数据来辨识客户,但是效果有限。部分平台并未落实认识你的客户任务(KYC),显示出监管体系效率有待提升。先进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要求金融业者要做到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保险的原则,然而目前的智能保险科技互联网平台并无法取得消费者谨慎程度的个性化数据,因此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智能化个性销售还是着力在场景营销。在场景营销的引诱下,消费者普遍认为保险产品相对复杂,而且贪求方便的消费者具有风险容忍度相对较小,购买习惯较不谨慎,投资经验日数较短的特征,建议政府在监管沙箱制度设计深度学习测试机制,以便准确完成认识你的客户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网民规模的逐渐壮大以及信息和物流技术的成熟,跨境电商进口在我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文章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TAM模型和回归分析法,分析跨境电商进口视角下我国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商品性价比是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感知信任和购物环节体验,而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提出了严控进驻商家资质和产品品质、改善购物环节体验、完善消费者保护机制、净化网购环境等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对同质化的商品和琳琅满目的品牌,消费者该如何做出品牌取舍的决策呢?文章按照先归纳后实证的研究逻辑,通过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三项系列研究,以手机行业消费为例,对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其维度结构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在两个方面,其中营销刺激因素包括产品要求,广告诱导,促销吸引3个维度;消费心理因素包括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群体参照3个维度,这些影响因素与西方经典理论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显示了中国消费者蕴含着特有的“平衡”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韵迪 《科技和产业》2017,(12):136-140
随着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出现,线上临场感成为在线服务渠道给消费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旅游产品的营销产生重要影响。以OTA(Online Travel Agent)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法,研究了线上临场感对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TA形式越生动,线上临场感强度也越高,购买意愿也随之增强。对于民宿这一项旅游产品来说,图文描述带来的空间临场感对购买意愿的效果并不显著,有效的交流使社会临场感提高后,可显著提升人们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销售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此前就有学者提出并研究将农产品销售和众筹营销相结合,利用众筹这一有效的融资手段解决农户资金和农产品销售问题,特别对贫困地区的农户增加收益是有利的。本文针对地标农产品,研究消费者参与地标农产品众筹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参与意愿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通过信度、效度等分析验证了量表及模型的可靠性。并从消费者创新、时间偏好以及品牌知名度这三个影响参与众筹意愿的因素方面提出应对建议,以提高消费者参与众筹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价值观的养成。如何针对文化营销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进行跨文化管理,渐臻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Hofstede文化维度视角,阐述各文化维度下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并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文化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各文化维度下消费者行为受文化营销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企业文化营销中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具有一定的管理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