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此次调查的初衷为希望通过对民工的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民工阶层的目前生活状态、财富状态.以及他们对财富的深刻理解.让更多的城市人了解民工群体的新观念.挖掘出民工群体的价值观亮点.以加强城市人群与民工群体的沟通理解。从而了解民工。希望政府.社会、公众对他们给予帮助.最终增进城市中两个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地方吸引人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显示性偏好理论构建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与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测度居住点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天津城市生活质量随居住点到CBD距离的递增而衰减,多数城市服务设施与环境指标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从分样本看,高学历人才与创意阶层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高,更偏好地铁、教育医疗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同年龄群体对城市服务设施及环境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低。基于此,给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岑 《民营科技》2010,(9):139-139
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是城市社会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现拟从介绍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我国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地推进安置工作,但其所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却带来了城市内部新的"城乡"分裂以及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间新的隔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大混居、小聚居"的安置模式既能促进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再构与生长,又能促使各群体共同生活背景的形成,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大前提下,低收入群体保护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芜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努力为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营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盛晓光 《活力》2012,(12):103-103
何为低收入群体?如何来界定低收入群体?政府所界定的低收入群体主要指城市的无业、无劳动能力和企业失业下岗人员。这类人员普遍具有学历较低、劳动技能不高、年龄也偏大等特点.因此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弱势群体。除了城镇相关人员外。在当前我国的低收入群体中,农民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郭少卿  李虹  只海平 《价值工程》2015,(20):256-257
贫困生群体是高校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往往呈现自强自立与被动依赖两级分化、自尊与自卑并存、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思想偏激与逆反心理相互交织等特点,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当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对贫困生群体的重视度不够、重物质轻精神、方法单一等问题,最后结合贫困生特点,提出了当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还要加强三观教育,突出感恩教育,创新工作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户分离群体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的特殊群体和典型样本之一。以南京主城区为例,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从三个层面探析了人户分离群体的空间特征:其一、在空间聚集方面,通过比重、密度等典型指标来表征人户分离群体空间的总体结构,并基于"密度指数"与"比重指数"的测度,将人户分离群体空间划分为三级聚集区;其二、在特征分布方面,从户籍、性别、分离时间、教育程度等方面来测度和图解人户分离群体社会属性的空间特征;其三、在交叉分析方面,则发掘了人户分离群体各项社会属性之间的不同关联性。最后,探讨了影响人户分离的个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菲 《中外企业家》2009,(24):181-182
根据城市的特点,选择一种既能较好动员社会资源,又便于公众广泛参与,并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健康的方法是城市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健康管理这种既能帮助提高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又能控制城市医疗费用增长的策略应用于以促进城市人群健康为目的的各项实践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将健康管理理念应用到城市发展层面,分别从市民个体、企业、社区、城市流动人口群体四个方面对城市应用健康管理来提升城市健康发展水平进行探讨,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切连偷偷摸摸都没有必要,就在那里肆无忌惮地大叫大卖,招摇过市,如此的群体无意识,如此的法律的无力量,买假卖假而熟视无睹,置知识产权于不顾,诚信缺失的群体心理和一代风气,就是这样一天天地培植起来。  相似文献   

11.
姚莉华 《价值工程》2011,30(8):181-18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肖云  刘昕  张丽娟 《城市问题》2007,(4):70-74,79
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主要由下岗工人与农民工组成,他们是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制度安排,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中低层灵活就业中的两大类群体在就业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区别,对此进行分析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实现灵活就业,并为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市化建设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和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在快速加强自身建设,城市规模扩张很快。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寻找一种评估城市建设是否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山东省17个市为例,运用DEA方法探讨城市经营效率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的社会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具有农民工和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双重"弱势身份。我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通过户籍制度体现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特殊形式呈现出来的,"两个二元"带来的多重社会排斥不仅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而且极大损害了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不利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社会排斥,是应当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市民待遇"的缺失,谈农民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的表现和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原因,提出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促进农民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水兰  刘雪斌 《企业经济》2012,(12):131-13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实践,已表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为此,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应采取打破体制障碍、加强立法保障、深化产业分工、强化地区协作、拓展对外合作、完善城市体系、培育副级城市等措施来整合"汉昌沙"城市群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城镇群体的空间分形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 ,以典型西部内陆流域———河西走廊的城镇群为例 ,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 ,得出结论认为该区域城镇群体也具有分形特征。其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 ,单个行政区域内 ,城市首位度明显偏大 ,而作为群体考虑则呈弱首位分布 ,核心城市影响力弱 ;城镇群体呈明显的线状分布 ,主要城镇均分布在几条地理要素上 ,即兰新铁路和国道 312线 ,各城镇之间联系不紧密。最后文章就上述分析 ,对其优化城镇群体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建立河西走廊城镇群发展联盟 ,加大城镇群体间的协作 ;合理选择 ,确立区域中心城市等。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需要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之一。城市群形成的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大城市群作为重要的依托。  相似文献   

19.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