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月刊》2013,(11):142-147
反垄断调查风暴的掀起将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和完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用法律手段制止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05,(7):8-8
备受关注的《反垄断法》基本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立法进程正在加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反垄断法》中,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两种类型。这样的设置有其特定的背景及合理性,但也带来了规范类型失调和缺漏的问题。市场竞争中的垄断协议并不总是仅以横向或纵向的形式存在,更常见的是以纵向和横向交错的形态存在,即轴辐协议。除此之外,实践中很多纵向垄断协议也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竞合。这就造成了执法和司法中对于纵向垄断协议条款的适用困境。因此,在《反垄断法》修法的背景下,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构建本法中纵向垄断协议条款,将部分纵向协议定性为横向垄断协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予以处罚,其他纵向协议行为则由《反垄断法》的第14条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
李永贞 《技术经济》2003,22(12):4-5
<正> 一、经济优势地位的界定 经济优势地位,又称为垄断。对这个概念,各国反垄断法中的说法不尽相同。尽管说法不—,但实际上都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上所具有的某种特定程度的支配或控制力量,即在相关的产品市场,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上,拥有决定产品产量、价格和销售等各方面的控制能力。对这种控制能力如何界定,各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也各有千秋。我国《反垄断法》至今没有正式出台,但在1999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大纲》中对经济优势地位是这样界定的:一个经营者就某种特定商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2以上的;二个经营  相似文献   

5.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6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反垄断法草案等法律案。社会各界对反垄断法的关注也随之升温。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那么,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究竟反什么,怎样反,由谁来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对此进行深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在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已进入快车道:国务院法制办在2005年5月下旬邀请欧美等国法律专家召开了研讨会,对目前的《反垄断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此次讨论结果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在完成国务院的审议程序后向人大提交议案。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对制止垄断和其他限制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惠鹏权 《经济月刊》2008,(10):24-25
《反垄断法》从1994年开始起草,历经13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2007年8月3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经过一年的准备期,今年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促进知识创新需要依靠知识产权制度,维护竞争秩序依靠反垄断制度,但是,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势必易于相随限制竞争和垄断。如近期发生的思科为了维持垄断地位,拒绝华为许可使用其设计标准;微软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销售IE浏览器、媒体播放器;6C或3C专利联盟利用“专利池”一揽子打包许可等事件。  相似文献   

9.
刘春宏  路艳 《经济》2006,(8):36-37
在公众对垄断行为痛恨忍无可忍之际,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草案,辗转12年,终于6月24日在北京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正式进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0.
11.
魏才 《经济导刊》2006,(11):87-90
1987年8月,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反垄断法》开始酝酿起草但悠悠已近二十载,从数次列入立法规划到屡屡的淡出,中国反垄断法却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此期间,垄断可谓有增无减,并且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高昂的费用,性价比不符的商品和服务,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百姓和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效率。本文以中国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反垄断法》的施行是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离职与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市场公平,缓解了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问题,强化了股东对CEO的有效监督。此外,本文通过将样本按照行政垄断程度、行业垄断程度及企业垄断程度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以上结果均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垄断法》堪称为经济宪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市场的规则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尽管首部中国的反垄断法特色鲜明,但仍存在不少缺陷。这部反垄断法最大特色是将行政垄断纳入调整范围以及引入宽恕制度,同时针对该法之缺陷,提出了若干完善反垄断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排他性交易是典型的垄断行为,指的是经营者对其他经营者的交易自由进行限制,以便促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排他性交易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受互联网经济特性的影响,一旦出现排他性交易行为,将会迅速放大此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效应,增大用户转移平台的成本,进而对市场秩序、消费者利益等造成严重的损害。特别是近些年来,互联网平台发展速度显著加快,需切实做好互联网平台排他性交易的反垄断规制,从而规范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云霞 《经济论坛》2008,(1):137-138
2007年8月30日,<反垄断法>终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垄断法>是一部命运多舛的法律,从起草到审议,历经十三载,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16.
王龙 《新经济》2007,(9):4-4
不管人们怎样评价,行业性集体涨价也是2007年中国经济界的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由于方便面等行业的一意孤行,催生了舆论对《反垄断法》的热议,尔后国家发改委重拳出击,使集体涨价风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然而,发改委这一举措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有人认为,拿方便面行业开刀不过是"拣软柿子捏"。  相似文献   

17.
叶文庆  李小军 《经济师》2007,(12):90-91
行业垄断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对电信、邮政、铁路运输和其他如公共交通、电力等公用企业的垄断。人们寄希望于《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能够规制行业垄断,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反垄断法》对公用企业的监管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彭真军 《时代经贸》2008,6(19):10-11
《独家交易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一书顺应了反垄断实践的需要,着力解决《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该书结合独家交易协议这一具体情况,对已有的反垄断法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有多方面的理论创新。该书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9.
十三年磨一剑的《反垄断法》近日终获通过,该法明确规定保护关第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的合法经营活动。虽说对法律的解读因人而异,部分业界人士还是担忧:电信、电力等行业的垄断是否获得了“保护伞”?垄断行业的公平竞争这路在何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号称“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其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事实证明,《反垄断法》在规制行政性垄断方面存在缺失.本文在对行政性垄断的特征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就《反垄断法》规制行政性垄断的缺失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