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洋 《商周刊》2012,(2):56-58
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在准备金率上调、“限购”、“限贷”的“组合拳”击打下,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剧减,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楼盘销售量骤减,开发商资金链严重告急,房价呈现下行趋势,整个房地产市场陷入了寒冬期。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10)
在商品房改革以来,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研究了房价稳定给三线城市的经济及人们所带来的好处,并对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现状和房价上涨带来的后果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三线城市房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政府推出房地产“限购令”,以期调整房地产市场,控制城市房价。本文构建了带“限购令”政策约束条件的单中心双环城市住房市场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房地产“限购令”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限购政策使大中小城市房价均有所下跌,中小城市房价的下降幅度大于大城市的幅度,城市的投机性住房需求越大,限购政策的效果越明显。本文认为“限购令”作为非市场调控手段,仅可作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限购政策进行辨证选择。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限购、限贷、加税、保障房建设等政策效应叠加,以京沪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量跌价滞,房价出现僵持。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房价走势或出现分歧,一线城市房价继续坚挺,二三线城市房价或率先下调。  相似文献   

5.
调控不动摇     
从2010年4月开始,针对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和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一些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水平过高的城市,实施了限贷、限购等调控措施。如实行了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全国先后40多个城市出台了商品房限购措施等。与此同时,各地增加土地和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在2010年建设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2011年又有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出台了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等在内的五项政策措施。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此外,在明确既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等内容。本文就新政高压下房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期望房地产企业在积极应对中找到更大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和全国一样,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新一轮暴涨与广大二、三线城市产能过剩、去库存压力大相互交织的新矛盾.房价关乎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关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广东省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作出客观的判断,对出现的问题矛盾及其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居民享有基本住房权利.  相似文献   

8.
崔玲 《经济》2011,(7):66-68
6月15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国金证券2011年中期策略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自身供求关系的紧张状况当前有所缓解,但求大于供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对于未来房地产限购政策是否还将扩大到二三线城市,王珏林表示这要看房价和销售情况。如果房价还在  相似文献   

9.
编者: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6月份“百城价格指数”显示,全国100个城市的住宅均价结束自2011年9月以来连续9个月的环比下跌态势,其中45个城市出现环比上涨。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常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应该何去何从?我们从稳增长与控房价的联系、土地供应的影响等方面探索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2预言串烧     
《商周刊》2012,(1):54
业内: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劲松——"别盼反弹"陈劲松:"对2012中国房地产我作出5项预言:1、2012年不是2009年,没有超级大反弹;2、房地产市场会在上半年完成寻底过程,下半年放量成交;3、土地价格会向下松动,全年维持低位;4、顶替限购的政策还在试点,但部分房价大幅下降城市会取消限购;5、行业整合年。"  相似文献   

11.
桃源山色     
冯显泉 《商周刊》2011,(11):102-102
近期,"限购"、"限贷"、"利率调整"、"控制房价"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就像一个个冲击波,直接干预了房地产市场交易。凡属于"限购"、"限贷"的城市和区域,尤其是中高档住宅楼盘的销售,都不可否认地遇到了"寒流"。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3月16日“国八条”发布以来,中央政府已出台了明确针对房地产的多项调控措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形式上出台了相应措施予以配合。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城市房价同比平均上涨了5.5%,带有福利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也上涨了4.4%,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房价甚至出现了狂涨的态势;房地产投资也同比增长了25%。所有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1,(12):84-84
“限购”大环境下,青岛市内七区因为属于限购范围,最有购买实力的户均已经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被挡在了购房者的门外;青岛所属的五个县级市的住宅产品人气指数明显上升,签约套数及金额占比明显上升。青岛本来就属于海景资源特别优美的城市,滨海一线的地块和楼盘项目越来越成为“香饽饽”。但依然由于“限购”政策,使青岛市南、崂山、开发区的滨海高档住宅楼盘销售多了一些凉意。所以从房地产角度,我将这些区域的海景全称为“被限购的海景”。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50个大中城市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房价再次普涨、中介机构“热火”重现、房企酝酿涨价“蠢蠢欲动”,7月作为传统楼市淡季却呈现“淡季不淡”。在“稳增长”与“控房价”政策措施走向纵深之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房价是否进入了回暧通道?调控政策还有哪些“弹药”储备?  相似文献   

15.
于洋 《商周刊》2013,(8):61-63
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让2013年中国房地产产场的的景再一次扑朔迷离,楼市会不会降温?房价会不会回落?一方而是限购、信贷收紧、征收20%交易税、房产税试点等政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加大、股市低迷的现实经济环境,在允斥着各种各样变数的房地产市场,是买还足观望。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为稳定房价和改善民生,政府密集出台了限贷、限购、限价、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等组合性措施,强力调控房地产市场。广东部分城市根据上级精神,也出台了具体的调控措施。在越来越严格的调控措施和银行银根逐渐收紧的情况下,广东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其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怎样?近期,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投资者,其市场行为会使房价出现大幅的波动,从而引起市场不稳定。文章在引入投资者异质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房地产消费者、投资者、供给者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中基本面型投资者和趋势型投资者的异质性行为对房价变动的影响,并利用上海和广州两个一线城市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房地产市场中,两类投资者对于未来房价不同的预期以及投资行为会引起房价的变动;上海投资者的行为整体上会使上海的房价始终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中,而广州投资者的行为会随着投资策略的转变而使静态下的“整体上推动房价趋势型变化”转变为“整体上将房价‘拉回’基本面价格”;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者占比会显著影响房价的变动趋势,当基本面型投资者占比上升时,房价偏离度和房价变动率降低,而当这类投资者占比达到峰值时,房价会出现拐点;投资者之间的策略转换速度也会通过引起基本面型投资者占比的变化,引起房价的频繁波动,而且策略转换速度越快,房价波动越频繁。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以及从高位的快速回落凸显了探讨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与退出策略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基于VECM和DSGE模型量化地探讨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房屋限购政策主要针对投机性需求,适合对一线城市房价进行调控;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主要针对刚性需求,适合对非一线城市房价进行调控.本文还对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的退出速度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最优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武倩 《生产力研究》2012,(6):163-165
房地产行业是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调控措施,力图促使房价回归至合理水平,达成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居住要求的目标。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核心是"限购",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对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的利弊可谓褒贬不一。文章主要通过对目前"限购"政策的效果,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对完善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辛渐 《经济导刊》2009,(9):29-30
房地产的快速回暖让众多持币观望者追悔莫及。 经历了持续寒冬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日呈现回暖的迹象:全国各大城市住宅成交量明显反弹,一些城市的房价也开始触底弹升。与此同时,一些楼盘也开始故伎重演,采取“少量多批”推出房源的手法,通过“多次开盘、逐步提价”制造热销甚至抢购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