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实现了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金融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及价格完全转移到对客户的争夺后,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主宰各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重要指标.在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天水市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刊》2005,(11):8-9
近年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据中国银联统计,2005年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已经突破8亿张,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比例超过60%,在15家发卡机构中遥遥领先。在继承原有基本功能的同时,银行卡的服务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各种个性化银行卡层出不穷,其科技含量也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7年9月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已经完成上市,农业银行也己确定了整体改制的思路。在这一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洪梅 《时代经贸》2007,5(9X):178-180
本文试图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状给予总结并提出推进其国际化的策略。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诸多困境使其国际化成为必要,而各行国际化的程度目前并不一致,其中中国银行国际化的程度最高,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国际化程度处于适中,农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最低。为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推进建立海外机构;积极在海外机构推进国际贸易融资;积极推进未上市银行上市。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伟光  肖晶 《当代财经》2006,(4):52-55,64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态势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1)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显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规模方面具有绝对优势;(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落后于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由此得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介于已上市股份制银行与未上市股份制银行之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补充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冬年 《经济论坛》2006,(13):110-112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资本金缺口自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措施来充实和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体如下:1998年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来充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997年的3.71%提高到7.01%;1999年成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但当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却降到6.89%。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对其承担无限责任的产权制度,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中必然包含国家信用的非账面无形资本,缺…  相似文献   

7.
吴锋 《经济经纬》2003,(1):72-74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处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保值增值是我国当前迫芬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难题。对社保基金参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不仅可以而且必要,是实现双赢的措施,进而提出了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在充分改革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同时要从不同角度寻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胡迪斐 《经贸实践》2012,(11):62-64
20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弊端和经济转轨等多种因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累积了巨额不良贷款,国有企业高度负债。1999年底,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不良资产率超过30%,成为中国银行市场化、商业化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失与防范一、信贷资金流失的六种类型1不良贷款增加型。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呆滞、呆账三项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以上,绝对额达一万多亿元。更为严重的是银行不良贷款连年上升的趋势并未停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年都盘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6年7月国务院重新组建交通银行至今,我国已经建立了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01年末,10家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3720亿元,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1.4%,相当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20%;存款余额为18387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1.9%,相当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19.1%。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已具相当规模,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王喜平 《经济论坛》2002,(20):13-14
过去20年,中国银行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然而中国银行改革还面临诸多困境,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探讨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困境,深化改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资本金不足。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较,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不足问题比较严重。1998年以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到8%(国际清算银行规定的最低标准)。1998年6月,我国财政注资2700亿元作为银行新增资本,…  相似文献   

13.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市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服务及收费的认知度、宽容度尚显不足。近几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行、中行、工行已经公开上市,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银行的资金中介职能及社会责任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人们的头脑中。虽然从银行卡的年费开始,普通居民对银行产品及收费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陶波 《财贸论坛》2001,(2):14-15
近年来,国家对金融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整治,减负等措施,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但从湖南怀化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实况看,形势不容乐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经剥离后,目前不良占比又有回升的势头,亟待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全球化使国有商业银行出现深层次的变化,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下,面对实力强大的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挑战,本从资本水平、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出了从根本上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入世”步伐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进程的提速,大批外资银行涌入,招商银行等民营股份制银行异军突起,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4年面临着“不竞争不行”的极大挑战。现今,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开发重点已由物质资源转向人力资源,人才已经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愈加突显。  相似文献   

17.
崔光华 《经济论坛》2005,(10):63-6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长久以来,不良资产比例偏高一直是妨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破坏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隐患。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几年来,我国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于1999年一次性剥离和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目前,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5960亿,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银行业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中最紧迫、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国有银行的基本现状可用“高、低、差”来形容:不良资产比例高,资本充实率低,营利能力差,公司治理结构落后。在注资之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其资产损失严重,不良贷款中损失约9000亿元,非信贷损失4000亿元,如果扣除这些损失,资本金就很少了。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均利润1万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境内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顾锋  邸强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6):116-1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0年到2002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测量。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成本效率差异显著,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约18.03%的成本是浪费的。在成本控制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约有16.83%的成本是浪费的,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约有20.95%的成本是浪费的。因此,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单喜久 《时代经贸》2007,5(12Z):179-179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国家金融安全。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外资银行的抢滩登陆,国内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迅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不断加强,股改上市就是一次重拳出击。本文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上市给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启发读者正确的理解银行上市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