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价不断上涨,人们心里发慌.发慌之余,未免有些不解,到底咋搞起的嘛,为什么国家频频出台调控措施,却是屡调屡涨,收效甚微?其实,商品长期供不应求,很难买到,它肯定就要涨价.反过来,商品一直供大于求,卖不出去,它早迟就得降价.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2.
杨洋 《经济师》1998,(6):20-20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几点反思●杨洋近年来,一桩桩一件件假冒伪劣商品案无情地夺去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党和政府为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为什么就是屡查不绝,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应莉雅 《经济师》1997,(3):55-55,84
论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应莉雅信息是一种商品。因为它象其它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信息的生产有成本,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有市场。但信息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特殊性。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如前所述,信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  相似文献   

4.
一、信息商品的定义“信息”一词由来已久,古今中外都曾使用过它。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定义,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信息的实质在于它是有一定的内容的,它是一种描述,而其描述对象很广,覆盖了主客观世界。一般说来,当一种信息被生产出来以后,它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信息作为商品,要广泛地参与市场流通,更要依赖载体才能进行存储和传输。信息商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后用来交换的再生信息。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信息商品定义为:信息商品是指经过…  相似文献   

5.
蔡涛 《经济师》2002,(12):28-28
商品的审美价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商品本身的价值构成及市场经济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健全,技术市场正逐渐发育。技术商品的价格是技术市场的重要多数,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技术商品的价格,对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技术商品的特征技术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智力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科学原理、定律或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研制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它通常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表现为技术情报、图纸说明书、生产诀窍,也可表现为物化形式的先进设备。技术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有多方面的特性:1.结果上的不定性。由于生产技术商品…  相似文献   

7.
试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兼与卢嘉瑞授商榷徐雷商品是个二重物.一方面,它对人们有用.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劳动产品,凝结着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物.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实现价值是目的,让渡使用价值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  相似文献   

8.
消费流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孔永生,贾计财消费流行,俗称“消费时尚”、“时髦”,它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在一个地区的一致时间内为多数人使用或追求的消费趋势,是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对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风行一时的消费模式。消费流行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  相似文献   

9.
技术价格剖析周韬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劳动的产物。它既可供技术发明者使用,也可传授、转让、出售给他人使用,并获取相应的报酬,这就是技术的商品属性。而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其价格更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定内容。一、技术价格的含义价格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无形包装战略的客观必然性无形包装是与有形包装相对而言的。所谓有形包装,即是通过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来保护商品价值和形态所进行的技术处理。这种包装以商品本身为物质载体,直接具体,视而可见,因此,我们称其为有形包装。而无形包装,则是通过各种形式与多条途径来促使商品价值更好实现所进行的技术处理。这种包装离开商品体本身,间接抽象,但却能使人们对商品产生深刻的形象意念,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无形包装。在国外,人们早已提出服务营销和完整产品的理论。所谓服务营销,简言之,就是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  相似文献   

11.
虚拟商品投资:基于心理和哲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炜  杨义群 《技术经济》2005,24(5):53-55
虚拟商品是人们产权交易的媒介,利用该媒介人们可以对不同事件的未来预期进行心理博弈,塑造财富重新分配的虚拟市场,达到以“钱生钱”的价值增值。虚拟商品具有财富效应,它的出现迎合了人们投机的心理需求。从哲学的角度讲,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种社会变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也有给人“财富幻觉”的一面,因此,需要警惕股票、债券等虚拟商品带来的欺骗性财富“泡沫”。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9月16日晚,西班牙东南部城市埃尔切发生了焚烧中国鞋商货品的事件,联系到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的俄罗斯扣鞋事件、2003年冬罗马烧鞋风波、2004年尼日利亚温州鞋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今年2月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温州鞋,损失约3000万美元等一系列事件,人们不禁想问,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又屡陷困境的温州鞋究竟怎么了?中国大量物美价廉商品出口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商品文化是指人们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所积淀的思想意识形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由此构成了商品文化。它的产生和形成,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区域商品是指因历史、文化、地理、气候、人们消费习俗等诸因素影响而自然形成,并在一定区域内消费者具有消费偏好的商品。它是在中国以分散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状态下逐步形成的,一般为消费类商品,不等同传统商品。如广东的凉茶,贵州的折耳根,西藏的奶茶,河南的馒头,山西的陈醋,陕北地区的羊肉泡馍,广东、福建地区的功夫茶,云南、广东、福建、湖南、台湾等省和地区的槟榔,中国的月饼、汤圆、棕子等。这些具有区域特征的商品,既有市场运行的普遍性,又有市场运行的特殊性,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区域商品内含文化性;(2)区域商品消费群体具有区域性;(3)区域商品消费群体具有广泛性;(4)区域商品生产厂家之间基本无差异性;(5)区域商品一般均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相似文献   

15.
创意商品的价值构成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商品价值构成有着区别于传统物质产品的独特表现形态和价值特征,由于创意商品在商品的构思、设计、商标、广告等方面,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得创意商品的价值: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价格受其潜在的经济使用价值以及人们心理预期影响,经常出现价格与价值较大程度的背离;二是价值规律对它的调节作用往往是通过创意服务提供的实物形态的商品进行传递。这就意味着创意商品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交织着等价交换和非等价交换的价值变换过程。正确认识创意商品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实现,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为劳斯莱斯、宝马、奔驰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名牌汽车配套,年销汽车零配件5000万套,10余年来却从未发生一起产品质量的客户投诉。在近年来“中国制造”屡起风波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却屡创新高,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经济论坛》1999,(15):20-21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硝烟弥漫,各企业为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制定自己的特色品牌战略,或以质量见长,或以服务取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自己的品牌为大众所接受、所认可,最终达到发展壮大,不断发展的目的。我国企业界虽然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先驱性以及它在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的导购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忽略甚至是认识不到一些问题的重要性。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时应考虑到方方面面。商标选择篇提起品牌战略,人们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商品商标。商标是物质的体现,它代表了企业商品的一贯性质量,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4,18(1):82-83
走在2003年的路途上,回顾IT产业发慌的若干镜头,我们不妨共同回忆一下IT业十大新闻、推动IT进步的符号,以及那些活跃在IT圈子中的超级大富豪。  相似文献   

19.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庆华 《当代财经》2006,(2):75-77,81
适度的商品包装,能保护和美化商品,丰富人们的经济生活。但过度的商品包装,既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家、行业、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商品过度包装。  相似文献   

20.
《中大管理研究》2007,2(1):97-136
毫无疑问,商品消费在人类福利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商品并不总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其甚至会使我们的福利受损。因此,随之产生的问题便是:“商品是如何及在什么条件下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本文即试图从哲学视角回答这两个问题且形成一些政策建议。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的利益所在。然而,对什么是一个人的利益所在却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福利的偏好满足观,我们想要的便是对我们有益的;实体价值观意味着一些客观、可确定的价值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益的;享乐主义则认为愉快是唯一的实体价值。我认为,要为福利做出任何可信的阐释,个人偏好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只有在我们的终极偏好得以实现时,它才会对福利作出贡献。工具性偏好也许是错误的,它或许会导致人们终极目标的落空。基于对福利的讨论,本文考察了商品和福利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太可能对商品有终极性偏好,因此,我们或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降低了自身的福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观察到因商品消费而致使福利损失的现象,例如,食用变质食品而得病。可见,我们尤为关心的是一件商品所提供的特质而非直接的商品的本身。当然,即使一件商品包含了被冀望得到的特质,对该商品的消费也不总会提高福利,原因在于我们有可能缺乏使用这些对我们有益的属性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我们通过消费而旨在实现的实际上是那些有价值的机能(functionings)。我们的生活恰恰由这些“存在(beings)”和“活动(doings)”组成,其质量也就可以通过机能的质量来判断。机能是我们终极偏好的目标,而商品只是实现终极偏好的工具。这里关于商品对人类福利贡献的解释可成功地用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目标。我们不需进一步论述机能和福利之间的关系:愉快不是我们一生追求的全部,它更应被看作是一种特定的机能。类似地,对于自由、能力等概念,我们都可以有同样的理解。商品从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福利。换言之,存在内在价值的商品也会在工具层面有益于我们,因为前者贡献了某些有价值的机能。总之,商品对人类福利的作用并不受制于福利诠释的选择;在福利的实体价值观和偏好满足观框架中,这一逻辑是成立的。为使商品对福利有积极、正面的贡献,消费过程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商品需具备贡献有价值的机能的特性;其次,消费者将这些特性转换成有价值机能的能力。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形成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政策。在商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政策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和教育,从而使之能够作出有效的选择。如果人们被剥夺了基本机能(如营养或健康),公共权力部门会经常性地直接向其提供必需的商品。他们必须确保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而且在商品提供过程中还应兼顾社会和文化结构等背景因素的影响。对商品和福利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的考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消费者理论中消费者对商品信息完全掌握的假设事实上已将选择与福利视为等价,它忽视了消费过程中减少福利的所有问题。当我们允许这些问题发生时,我们才会明白这些错误到底是来自何处。福利的偏好满足的哲学理念及其实际应用都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人们经常想得到的和最终选择的事物往往对他们毫无益处。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一问题通常因缺乏信息和能力而起。增进对商品的了解会提高改福利;不过,商品只是消费过程中的一个因素,政府更应关注商品的特定属性及人们应用这些属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