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展示了我国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员工收入现状,然后分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对垄断企业体制改革的相关方案.并强调对垄断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调节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卫超超 《商业时代》2012,(7):129-130
本文从国有垄断行业与一般国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比较着手,探讨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体制.由于存在市场势力,国有垄断行业不仅在工资收入上高于一般国有行业,而且存在工资外收入.近年来,我国逐步放松了进入管制和对原垄断行业进行战略重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没有改变国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一般国有行业的格局.本文考虑到各行业的权重(人数),对国有垄断行业和一般国有行业的收入进行比较,以揭示当前我国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体制状况,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分配原则和政策方针.文章认为,关于国有垄断行业的分配问题是我国当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议论最多、意见最大、矛盾也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必须坚决改革我国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坚决废除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收入分配中的特权.  相似文献   

4.
孙保龙  宋波 《致富时代》2010,(2):166-167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日益显现,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23增加到了2010年的0.48,远远超出了0.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问题成为了关系民生问题的重点,其中垄断行业的国企职工的高收入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以石油天然气为例,通过对垄断行业中国企职工利润的主要来源作出分析,解释垄断行业中国企职工的高收入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民财富与国家财富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衡,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逐年增长幅度要快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幅度,究其原因有历史因素、垄断行业缺乏竞争力和管理不到位、政府投入变相为企业收入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期,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基本国策。因此,采取措施调整垄断行业高收入,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缩小贫富差距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商》2012,(19):9-9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历时八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最近,多位专家在谈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时,都把重点放在增加居民收入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上。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解决收入差距与分配不公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对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应把它作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举措。改革要取得预期效果,关键是推行阳光工资,注重收入保障机制、垄断行业收入改革的配套以及有效控制物价。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把低工资当作我国经济发展优势的偏颇分配理念导致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偏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导致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名不副实,成为加剧贫富差距的有力推手;个税征收不规范、不合理,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其他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理念难以充分落到实处;群体间收入差距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尽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各级政府应加快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过落实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调节收入差距是有约束条件的。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其约束条件主要来自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经济收入以及我国还不是经济强国的制约和部分实体经济利润不高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春天似乎总是带来新鲜的讯息。在4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7期《求是》杂志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财政部长谢旭人的两篇文章,发出了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信号。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教授表示,十二五规划中调节收入分配是最重要的内容。一场涉及税收、垄断行业等一系列结构性改革,以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我国应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充分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居民收入;大力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从而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认为应从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更加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是形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理论与机制的基础上,阐述我国要素价格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了1988-2012年中国劳动、资本价格低估的程度,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劳动、资本价格扭曲对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文章提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需要采取提高劳动议价能力,放松垄断行业管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巨大不公,已经成为当今敏感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对垄断行业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孔伟艳 《中国物价》2011,(12):34-37
目前学界对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垄断行业的界定和选取,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实证研究、主要成因和调节思路。本文认为,分配制度改革只是治标之策。在现有的公有制主体战略与产业发展战略下,作为治本之策的打破垄断与产权改革在短期内难以謇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既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还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超常增长的因素,目前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由过去的支持转变为制约。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认真对待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增长与分配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0)
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收入分配理论也相随而生。其占主流的收入分配理论与马克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收入分配理论有着本质区别。从价值理论基础的角度深化对两种收入分配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收入分配理论的变化过程,以及联系中国国情,进一步探讨分配不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配不公是目前普遍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包含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由政府所主持的二次分配和由资源分配不公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而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分配不公是无法改变的。文章提出,我国目前的分配不公不是效率优先引起的,因为我国的效率并不高,而且高效率并不意味着基尼系数扩大,也不一定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低也不意味着分配公平。造成我国目前分配差距扩大的首要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公。第一,一些优势生产要素被垄断行业所控制,如石油、电力、通讯、铁路、金融、烟草等。第二,在运行规则上不公平,如城乡之间政策上的不公平等。第三,执法不公。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一是要深化改革,尽快使改革到位;二是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改革,使政府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神圣职责。那种认为只要将效率优先改为公平优先就可以实现公平分配的想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行业间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一般行业的现状更是焦点.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内部分配不规范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严重扰乱了我国的收入分配秩序,也限制了垄断企业经营效车的快速提高.本文从我国国有垄断行业企业家的定价实践入手,分析了现行年薪制定价的可行性与弊端,引入了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定价模型,使其能更好地指导我国国有垄断行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定价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博弈角度看分配政策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结果是企业家与工人相互博弈的结果。政府在博弈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对博弈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公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投资水平的下降、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分配政策选择的倾向通过影响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分配政策倾向影响收入分配的分析,指出只有实行工人倾向的分配政策才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