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作为反倾销法的补充,美国反补贴税法系为对抗外国政府第二种常用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补贴而提供的一种法律武器。由于存在着能否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争论,美国反补贴税法执行机关虽然几度收到并受理美国国内业者对巾国产品的反补贴投诉,但讫今为止从未曾对中国产品作出征收反补贴税的肯定判决。然而立足今天,随着美国国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反补贴税法使用日趋频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可以预言,美国对中国产品动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成文法对美国反补贴法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是模糊的,而判例法得出结论是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但可以适用于市场经济导向行业。目前,美国商务部对市场经济导向行业的测试标准规定过于苛刻,所以美国对中国实行反补贴法陷入困境。但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地位逐渐提高,美国仅仅使用反倾销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已越来越困难,所以美国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反补贴也适用于中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美国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有合法依据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这样做,美国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将受到极大限制。由…  相似文献   

3.
李仲平 《商业时代》2008,(11):36-37
本文以美国对华铜版纸反补贴案为例,详细介绍了美国商务部在本案中的行为依据,即“反补贴法可以适用于中国当前经济”的观点和理由,并做出简要议评。  相似文献   

4.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2,(4):90-91
光伏产品遭遇美国"双反"大棒美国向中国光伏产品高高举起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双反"大棒,终于缓缓下落。美国商务部3月20日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反补贴税定为  相似文献   

5.
张洁 《致富时代》2010,(9):258-258
回顾2006年开始的美国对中国的反补贴诉案,论述中美反补贴争端的背景,从三个方面包括人民币贷款利率基准的确定方式,可抵消补贴的范围和对部分指导性文件的性质认定等方面指出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焦点问题,在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美国反补贴诉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文涛 《大经贸》2007,(5):26-28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似乎很少能有让人感到轻松的时候。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产品征收10.90%至203%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首次对中国无情地扬起了反补贴税的利器,美中贸易冲突出现升级的苗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难以将政府补贴和实际成本区分开来,因而未对我国适用反补贴法。后来,随着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市场经济行业”的承认,一些国家反补贴法的适用范围已经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8.
实务     
经贸传真美国内产业申请对华热敏纸反补贴案进行行政复审近日,美国内热敏纸生产企业向商务部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对中国输美热敏纸反补贴案发起行政复审。  相似文献   

9.
预警     
《进出口经理人》2007,(6):12-12
越南颁布优惠进口关税税目,美国预提出对中国服装反补贴调整申请,巴西、阿根廷提高成衣和鞋类关税,欧盟新规挡住4亿美元四川造,  相似文献   

10.
两条腿走三步——美国对华反补贴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反补贴是中关贸易磨擦的新热点.同美国主要适用国内反倾销法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不同,美国对华反补贴则是"两条腿走三步",即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两种途径来处理中国的"补贴"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调查数量和调查频率逐年提高,而且涉案金额、涉及行业与企业逐年增多,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直接打击了一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昼夜之间,风云突变。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7月27日下午,一项以修改"反补贴法"对中国进行施压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获美国众议院放行,该法案要求将美国现行《反补贴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尽管该议案最终可能遭到美国参议院的否决,但反补贴杀伤力巨大,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不能不及早做好应对准备。与此同时,这也是继反倾销,保障措施之后,美国针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而对中国发动的新一波攻势。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2006年对中国铜版纸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后,一改以往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的惯例,开始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多起反补贴调查.截至2011年12月,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8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006年1起,2007年7起,2008年5起,2009年10起,2010年2起,2011年3起①.本文选取2010年美国发起的铝型材反补贴案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反补贴调查中的具体做法,并对其认定补贴项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灵 《中国海关》2010,(2):34-35
2009年12月底,美国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次密集型打击,把对中国油井管的反倾销初裁税率由36.53%提升至了96.51%,反补贴终裁的关税定为10.36%~15.78%。此外,美国还新发起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钻管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面临的反补贴调查现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反补贴调查诉讼案件所困扰,截止到2012年底,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已经达到62起。当前,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补贴调查的数量不断增多,产品范围和种类亦不断扩大,并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2,(6):8+10
中国向WTO起诉美国违规进行反补贴调查2012年5月25日,中国就美国对华22类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向美国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本次争端共涉及美国对中国采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反补贴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旭 《大经贸》2007,(12):86-88
引言 加拿大是第一个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国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加拿大的行动给我国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加拿大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随后被美国效仿,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打破了美国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体"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惯例.今后,我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8.
《WTO经济导刊》2005,(12):13-14
加拿大对进口精制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期终复审作出裁决,墨西哥结束对中国的CDMA2000基站的反倾销行政复审,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盒装铅笔反倾销日落复审作出肯定性裁决,韩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弹力丝进行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9.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2,(9):104-105
中国就美国反补贴措施案申请成立专家组8月31日,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例会上就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的反补贴措施案(DS437)提出成立专家组的申请。该案涉及美国对华22种产品实施的反补贴措施,包括太阳能电池和钢铁产品。2012年5月25日,中国将美国对华的22种产品实施的反补贴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具体包括:低克重热敏纸;环形焊接压力管;环形焊接碳钢管线管;柠檬酸及柠檬酸盐;后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7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户外用烧烤架,做出反倾销及反补贴初裁.认定我国上述产品对加拿大出口,存在倾销和补贴,并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临时性关税。这是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的第一起反补贴调查.也是我国出口产品首次被征收高额反补贴税。这一案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出口产品已经开始面临,国外反补贴调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