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刘建丰 《经济学》2010,9(2):985-1006
本文首次提出,以不同的竞争性的各国主权货币体系中的各国主权货币及其利率与浮动汇率工具来应对其各自的个性化的国内市场,以新型的国际公共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公共货币及其利率与固定汇率工具来应对该区域内统一的共性化的国际市场这一"双重货币区域理论",彻底解决"最优货币区域理论"无法处理而一直悬而未决的这个国际经济难题,从而最终为"亚元"、"超区域元"或"世界元"等区域性、超区域性或世界性国际公共货币的建立开辟一条可行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8.
9.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金融危机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首次提出,以不同的竞争性的各国主权货币体系中的各国主权货币及其利率与浮动汇率工具来应对其各自的个性化的国内市场,以新型的国际公共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公共货币及其利率与固定汇率工具来应对该区域内统一的共性化的国际市场这一"双重货币区域理论",彻底解决"最优货币区域理论"无法处理而一直悬而未决的这个国际经济难题,从而最终为"亚元"、"超区域元"或"世界元"等区域性、超区域性或世界性国际公共货币的建立开辟一条可行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货币数量控制体系运行的基础艾洪德在研究货币数量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的时候,我们发现,许多在市场经济中发育起来并用于调节控制市场经济中货币数量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传统的三大控制手段,一旦用于我国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原因恐怕只...  相似文献   

14.
15.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迫切需要,从而提出了改革建议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入发展,目前处于“无制度”状态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率先提出建立经济货币同盟的目标,经过30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欧元正式启动,形成欧元区。欧元区、欧盟和中东欧地区将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地区货币体系。美洲一些国家提出了美元化主张,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整个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将成为现实。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亚洲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机制问题。日本政府首先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2000年初,“东盟 3”的财政部长会议提出建立“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并达成一致协议,这是朝建立亚洲地区货币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和经济合作的加强,亚洲有可能形成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但比欧元区和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的发展需要难得多。21世纪前半叶,区域性货币同盟或体系将是维系世界货币金融稳定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欧元区货币体系、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和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将形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套车”架构。这将是一个比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高得多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而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这形成了国际制造业转移下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国际货币体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协同演变效应,国际货币体系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国际制造业中心起到了支持作用,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了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中国面临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局势,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变换外汇债权为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机制增加创新资金,通过后金融危机技术链裂变实现技术突破与点断平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