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萍  赵塑 《中关村》2004,(5):38-39
在没有见到麦奎尔先生之前,我已经看过很多关于他的报道,那些传奇性的经历让人觉得这样的人物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看到他出现在梅地亚大厅的那一刹那,那种距离感消失了,灰白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身着深色西装、黑色皮鞋,步伐平缓稳健。这位慈祥、和蔼的外国长者,更像是一位圣诞老人,让人隐隐有些期待,他将给中国、给  相似文献   

2.
白廷全 《中关村》2012,(6):42-42
我给各位来宾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无锡的中关村软件园,我们为什么去无锡?无锡这样一个城市,可能所有的嘉宾都知道,莅临太湖边缘,在长三角的腹地。无锡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在国内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这个城市里诞生了我们国家伟大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这至少是在我上学时候最敬仰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诗意的生活     
俞敏洪 《中关村》2009,(8):88-89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升华。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为了名誉和地位而勾心斗角;我们为了权力和利益而蝇营狗苟。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见着的张岱年先生,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袖口不很齐整地挽着,脚上一双圆口布鞋,看上去就像一个北京城里最常见的老人。但他那清癯而端严的面容,一字型的银白色胡须,多少让我们感受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风采。先生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清华大学,但后来离开了,上了北平师范大学。面对一位  相似文献   

5.
萧惑之 《中关村》2008,(2):106-109
去岁圣诞节那天,《中关村》执行主编马文良先生,送我一部新书——《曾经风雅》,作者张昌华,我过去曾拜读过先生的《走进大家》。我读书有先翻版权页的习惯。一眼就看见出版时间写着:2007年9月第1版,2008年1月第2次印刷。其实,距离新岁还有一段光景,“走在时间前面”的书商,已经提前进入2008年。给我们送来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6.
周克玉上将     
王宏甲 《中关村》2009,(2):100-102
多年来,我在写作中常常念想周克玉将军。 我的老师和好友多次建议我:“你该写一写周克玉!”但我一直不敢动笔,只恐一下笔就有溢美之词。十多年前,我写过文怀沙先生对我的关爱和教诲,也曾经深恐自己“为情所蔽”,但还是写了。对周克玉将军,一直想动笔而不敢。是我写作生涯中遇到的唯一例外。  相似文献   

7.
张颐武 《中关村》2009,(2):86-87
最近,《梅兰芳》激发了公众观影的热潮,以及对于梅兰芳这个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生平事迹的强烈兴趣。而《叶问》和《非诚勿扰》也引发了观影的热潮和媒体的热议。  相似文献   

8.
萧惑之 《中关村》2013,(5):56-56
惟有重启改革,“让理想照进现实”,才能够解民忧,纾民困,振民心。 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在今年“两会”期间讲了一席让人难忘的话。剔除发自肺腑的套话后,在我的脑海只存翻一声无论如何也挥不去的呻吟——“我们的精力都集中在怎么批准一个项目上,怎么去和那么多人打交道,怎么去盖一个公章、签一个字上,我们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9.
苏朗 《中关村》2006,(4):118-120
上世纪末的秋天,我有幸和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同游西欧六国,在法国塞纳河的游船上,在沿着亚平宁山脉驰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巴上,我不断聆听着大师在人生旅程中的奋斗和追求,让我怀着对他的深深敬意感晤着漫画艺术的真谛。最近读到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由缪印堂先生著作的《我的漫画生活》一书,又让我兴奋不已,使我重温了他从艺的心迹。缪老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很有价值且有诸多贡献的著名漫画家,他充实的一生令人仰望,令人尊敬。透过一幅幅精湛的漫作和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枝头挂满了硕果的大树,成熟的果实沉甸…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的漫天飞雪中,与2006年道别。虽然短信拜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可手机中依然尽是祝福信息,其中很多来自工作过程中认识的行业企业朋友,尽管心里明白这些短信可能是对方群发的,但心里还是浮过一阵暖意,不为别的,只因他(她)岁末商战收官紧张时刻,还记得我。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产业报道》2005,(10):42-44
十年群侠传十年武侠梦 “飞雪连天射白鹭,笑书神侠倚碧鸳。”当年摆出这几个字后,通关了《金庸群侠传》单机版,查小庸这位误人金庸武侠虚拟世界的人物,也终于在战胜十大邪派高手的轮番挑战后成为一武林宗师。就是这样一款在如今看来相当粗糙简陋的游戏,在当年掀起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武侠游戏热。时光飞逝,转眼间离这款经典的单机游戏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游戏的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游戏日渐兴起,在经过几年的蛰伏后2001年由中华网龙制作,  相似文献   

12.
重读孔乙己     
王宏甲  于镭 《中关村》2005,(3):98-99
回顾我国五四时期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鲁迅先生那一代先驱者做出了辉煌的文化创建,使我们获益深远。但我们对鲁迅先生一些名篇中深邃的见解,也可能理解得不够充分,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先生的名篇可能使我们突然发现,那不朽的著作中还闪烁着更耀眼的光芒。至今记得,我读书时,老师讲《孔乙己》,说这部作品写科举制吃了孔乙己。讲《祝福》,说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说鲁迅先生是通过对孔乙己、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吃人的科举制和封建礼教。近十多年见新兴生产力在改变世界,由此重新审视19世纪后中国遭遇工…  相似文献   

13.
漫画是个包容量很大的画种,它不仅能讽刺,能幽默,还能带给我们知识和智慧。我一生受益于漫画多多,所以特别将科学漫画介绍给漫画爱好者。科普漫画它带给我乐趣、知识,也增强了我的创意能力。让我们更多地关心世界的环境变幻和人类的发展。例如打虎英雄在今天也要失业了,污染也会使得鱼儿逃难他乡,但是我们也会筑巢引鸟,也能让猴子和非法猎人换位。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速炎 《中关村》2008,(7):64-66
互联网的盛行终让偌大地球缩小成小小的村落。拇指在鼠标上轻轻一按,遥远的大洋彼岸似乎也近在指端。而搜索引擎的盛行则似乎让每个人都成为智者,也让网络成为万能。然而,正是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种更加依赖于人工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却出乎意料地日渐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5.
日前,我在《海淀文艺》上读诗人崔墨卿的《世风录》,有"是官场就有人贪污腐化"的警句。让我想起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早在1943年间写的杂谈——《论贪污》。"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我们这时代,不应该再讳疾忌医了,更不应该蒙在鼓里自欺欺人了。翻翻陈账,看看历代覆亡之原因,再针对现状,  相似文献   

16.
魏颖 《中关村》2014,(4):92-92
“我帮助孩子们多年,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没想到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和文明办的领导对我们特别关心,给我们发放了兑换券,我会用这个兑换券到超市里再换成物品送给孩子们。”12月5日,栗翠华作为在海淀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代表领取了“爱心超市”兑换券,她很感动,并表示要一如既往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栗翠华,原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高级检察官,退休之后到海淀团区委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萧惑之  CFP 《中关村》2008,(1):106-109
读“老”因由 易海云先生是诗人,也做过政府官员,在“圈子里”口碑极好。我是在5年前始到《中关村》打工时结识易先生的。初次见面,先生听说我因患“抑郁症”而引起心率不齐、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状,便直言快语地劝导我每天诵读《道德经》,可治愈“百病”。  相似文献   

18.
王宏甲 《中关村》2008,(7):88-91
曾读卢梭,知有“思想启蒙”,没想过歌声也能启蒙。我是首次从邓丽君的歌声感受到一种启蒙力量。也许她本人从未想过她的歌声具此力量,但这种力量是确切存在的。我想我应该为邓丽君郑重地写下一篇文章。她是值得我们和后代永远尊敬的。  相似文献   

19.
段毅 《中关村》2015,(1):82
一方面,我们把拿到的新房房源开放给线上所有的经纪人,让中小型中介公司能够快速参与到一二手联动这种销售模式中去,再逐步拉动大型中介的上线;另一方面,房源信息也不再被局限在经纪人手中,而是汇集到房多多平台。三年前,我已经在地产行业拥有十余年经验。那时我就深刻地感受到房产交易各个链条的痛点:地产销售方的推广成本太高、经纪人的收入却很低;大量房源集中在经纪人手中,购房者却经常被充斥的假房源信息困扰。线下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否通过互联网的优势让交易发生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创立一个能  相似文献   

20.
国庆长假,我骑单车穿过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进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后到达九寨沟。旅途是孤独的,但时常有人对我笑、向我打招呼,是多么好的一种感觉啊!在路上走了十几天,有的司机都已经从四川到甘肃,甚至到青海、到西藏了一两个往返了,当他们再一次见到我还骑车在高原区走的时候,觉得稀奇,有的说是佩服,经过我的身边,或按喇叭,或减速挥手,也有的司机停下来让我搭车,并说:“哎,小伙子,搭我们的车走吧,反正也没人知道!”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我想,既然我选择了这个方式,我就会用我真实的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