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益质量实质上是指报告收益与企业实际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或关联性.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实际业绩,就认为收益质量好;如果收益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业绩,就认为收益的质量不够好.  相似文献   

2.
收益作为会计的核心概念,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焦点.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呈现的与企业经济价值相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以往、现下经济成果,以及未来战略前景分析非常可靠;反之,报表存在一定误导性,则视为收益低质量.收益质量通常体现在两方面,即质、量,前者更强调收益质量的信息品质,体现收益数据可靠性;后者更注重收益质量的经济层面,收益实际数量,是衡量企业收益水平及能力的尺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企业分析中对能力仅局限于收益数量的测量,对其质量有所忽视,这导致收益分析准确度不高,无法客观反映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本文在阐述影响企业收益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对国有会计收益质量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多样化,对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逐步趋向规范、合理。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目的和适用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企业会计收益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企业应税所得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尤其是充分考量中国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变化而制定的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更是在许多方面引起了本已存在的差异更进一步的变化,而且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如何协调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是有关部门和专家需要注意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协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斌 《上海会计》2003,(2):30-32
一、收益质量的概念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反之,如果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收益质量高的公司具有以下特点:持续的、稳健的会计政策,该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收益的计量是谨慎的;公司的收益是由经常性的与公司基本业务相关的交易所带来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会计上反映的销售能迅速转化为现金,企业的债务水平适当,收益…  相似文献   

5.
薛钢 《财会学习》2006,(6):26-28
在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纳税实践中,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核算有关会计要素,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税法则以课税为目的,按照税收法规来确认相应要素,以保障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因此,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综合收益是在经济学收益基础之上采用会计方法衡量的企业收益,相比传统的会计收益,它所能反映的企业收益将更为全面详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综合收益观念的阐述,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做了简要的概述,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引入综合收益理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企业财务报告框架下,会计收益还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收益水平.为此,有必要以提高会计收益质量为目标,借鉴经济收益概念,引入全面收益理论,以增强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关联性;补充现金流量预测信息,以增强会计收益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全面收益是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的新概念,以此为基础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能够提供更为充分有用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利润表是以历史成本原基础编制的,这种收益报告只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已经实现的收益,不反映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收益,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因此,应当在借鉴西方国家全面收益理论与方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企业收益报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会计收益计量是会计发挥产权保护作用的重要内容。会计收益计量的历史表明:会计收益计量的内容和形式随产权保护内容的扩展而演进。企业生态产权的积累和生态需求市场的出现,决定了生态收益的计量成为企业生态行为友好的推动力,也是会计发挥产权保护作用的具体体现。由于现行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制度在反映企业生态收益时的内在缺陷,进行相关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0.
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使得传统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提出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建议,全面收益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收益呈报模式,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全面收益。本文通过比较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差异,比较国内外全面收益理念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观下总括收益概念要求综合收益全部信息均作为收益项目在收益报表中列示。只有综合收益才能全面反映企业业绩因素引起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要求权及其变动的信息,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产生能力的业绩信息需求。与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及其构成包含更多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收益信息透明度,更具决策有用性,但在分析时应赋予其各构成项目以不同的权重。国际及各国相关准则只规范综合收益的列报而未规范其确认与计量,在我国明确规定在利润表中完整列报综合收益的准则背景下,会计界应打破没有一个财务指标是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局面,将综合收益信息纳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炜 《财会学习》2016,(1):127-128
本文研究了2010-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前后,不同所有制结构上市公司的实际会计业绩在总经理变更前后的变化.民营上市公司显著的业绩变化与市场对总经理变更显著的消极反应一致,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明显的业绩下滑也与市场表现出的不显著为负的累计非正常收益相一致;在证券市场拥有负累计非正常收益的公司表现出较正累计非正常收益公司更差的会计业绩.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4,(24)
研究收益报告改革发展的规律离不开环境分析,我国收益报告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特征。当前的收益报告充分体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但又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有其深层次原因。收益报告改革的未来趋势与会计目标定位、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等基本问题紧密关联。在决策有用观的目标下,收益报告将更加面向未来,关注预测未来收益及风险的信息,逐步扩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在收益确定方面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业绩报告改革方向是报告全面收益,而目前会计要素体系建设并没有同步推进,建议在保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要素基础上,增设利得、损失要素,取消利润要素,并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等纳入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14.
浅谈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流量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上海会计》1999,(11):35-36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估计投资风险和回报,判断公司股利政策并预测公司未来盈利水平,从而最终作出“买”、“持有”还是“卖”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资本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每股收益的信息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笔者认为,将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流量结合起来考虑更为合适。我国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为核计现金流量提供了契机。(一)每股收益是将公司某一会计期间的净收益与股份数两个变量结合而成的一个指标,它表示公司流通于股市…  相似文献   

15.
《财政监督》2012,(8):81
《财政监督》杂志财会版以会计、财务、审计、税收筹划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性文章为主要内容,侧重前沿、热点的理论性研究和实务中的难点及重点问题。2012年拟重点关注以下研究方向的成果:1.会计制度建设(会计准则体系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应用)2.公司治理、资本结构、盈余管理、绩效评价3.会计强国探讨4.会计信息化相关问题/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应用5.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的过程当中,离不开会计问题的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最了解的部门就是会计.在处理会计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递延收益.从国际会计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于递延收益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只体现在收入准则与租赁准则中.本文对递延收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本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首先阐述会计规范的必要性。然后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会计规范的目标是依存于不同的经济体制特点的、会计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则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目标 ;通过区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不同会计行为中的差别揭示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种规范形式在我国的并存性和各自的侧重点 ,即会计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 ,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与报告。最后 ,对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关系问题 ,未来会计规范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会计(Accoun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指的是以不同领域和行业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以财务人员记录直接反映并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的专业会计. 一、国内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国内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事业单位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提升国内事业单位管理能力的需求也就更为急切,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改革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目前主要是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19.
论税务会计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到本世纪末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准则、制度的制定完全考虑了会计应遵循的原则,对收入、成本、费用的界定与税法的规定愈来愈不一致。二者之间从原来的统一走向目前的分离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企业进行会计处理, 要按照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来操作, 如何计税要按税收征管法规的有关规定来操作, 税收会计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本文论述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并对税务会计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和市场化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9年,我国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而在2014年,利润表中新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两个栏目.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了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而综合收益是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总和.这次修订一方面显示了我国会计准则向着决策有用观的的方向改革,另一方面表现出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根据实际工作的反馈情况来看,很多财务人员对于综合收益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综合收益披露现状并不乐观,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