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道德规范的行为约束和维系社会功能的日趋衰弱,有人主张道德法律化。但是,如何既坚持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契合又能保证它们各自的外出张力?道德法律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它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现实问题又是什么?这些正是本试图解答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法治化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相应地,不少人也主张道德法律化,即以法律的方式强制推行道德。这样,道德与法律的调整范围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道德法律化合理限度及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点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法律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是一个涉及到哲学、行政学、制度学、伦理学的交叉性学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法与道德特点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法治与德治的优劣,得出法治才是根本的治国方略的结论。在治国的层面上,道德可以通过法律化的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和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正确认识二者的作用,是正确理解和贯彻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方针的关键。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合理性选择是坚持道德法律化并辅之以法律道德化,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辅相成,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法律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的伦理化,另一个是隐藏在法律伦理化过程中的伦理的法律化,由于法律和道德在起源上相同,且调控范围交叉,社会功能互补,这使得伦理的法律化过程常常被法律的伦理化所遮蔽,然而伦理的法律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究其实质,是统治者通过将伦理规范扩大化为法律的方式,来达到最大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即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阳儒阴法”,从这一角度理解,伦理的法律化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对主体权利的进一步制约,强化了中国法律文化专制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是相对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而言的,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这是管理思想的一个分水岭。就企业管理的道德意义而言,现代人本管理更合乎伦理性,更有社会道德价值。人本管理与企业道德关联性人本管理怎样体现企业道德?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必然联系?在弄清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与结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厘清,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年青一代中存在的严重的价值失落与道德滑坡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断层有一定关系。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注入道德正能量?笔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孔子德育思想,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斯密问题"指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中关于人性标准的矛盾问题.本文将文献资料中对"道德人"与"经济人"实际上的统一性的论述加以总结和归纳,然后从另一个角度简单阐述了对二者统一性的理解--即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那么道德人与经济人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营销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市场营销道德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想的价值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德的价值     
进入新的世纪 ,江泽民提出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 ,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道德。然而 ,现实是 :我们的道德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并赋予道德以新的希望 ?我们需要对道德价值来一次新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文明发展的今天,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不断地受到来自物欲的挑战,道德能否在当下得到实践,物对道德行为的束缚能否解放就变成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道德能否成为问题及道德方式内涵的探讨,进一步论证道德能够抵御“物欲”的侵蚀,实现无物道德行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与矛盾关系的产物,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和反映。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资源。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道德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实现道德研究中的创新,是摆在从事道德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河北大学马列学院高春花教授编著、红旗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道德问题研究》一书,以一种…  相似文献   

16.
张容 《企业家天地》2007,(2):149-149
道德思维方式是人们在道德情境中,在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倾向的统一。它在指导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特点之一即其感悟性。感悟性思维方式是指对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等思考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也未经过严密的分析、推论,而是直接、突然地领悟问题,即崇尚用直觉和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转型期中,社会问题频频出现,社会矛盾也愈显尖锐。道德作为社会群体关系的调节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失范现象凸显,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道德体系面临解体的危险。这种转型时期道德的阵痛表现在社会人们的唯利是图,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轻视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发展。因此,改善社会因转型而带来的道德困境,促进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加强社会的道德体系重构就刻不容缓,应从观念及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法律、制度层面,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信力问题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只有在道德内化的前提下,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才会更顺利、稳固。基于政治道德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因素的观点,以阐述地方政府公信力概念和对其现状的分析,提出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中政治道德方面的原因,并基于政治道德内化提出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塑造学生道德品行的任务,因此教师的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等影响,导致了现实社会中部分教师道德失范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教师道德权威弱化问题的探讨。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探析当前我国教师道德权威弱化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道德观念分化,出现了经济秩序规范和经济伦理建设不同步的问题。出现了对传统优秀道德的传承不到位问题,造成传统优秀道德的缺失,传统优秀道德的弘扬,必须通过提炼道德精品供人民群众学习,提高化产品的道德品位,加强经济伦理的理论建设,进行道德普及和道德示范,来弥补传统优秀道德的缺失,实现高尚社会道德对人民群众的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