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来科 《经济经纬》2000,36(1):31-35
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但是,由于各国本身的社会历史及经济法律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在转轨道路及转轨模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中国取得了特殊的经济成就,也遇到了特殊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伴随经济体制的转轨,旧的体制下“政府办社会”、“企业办社会”隐蔽着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由体制转轨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再就业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稳定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议就成为本文行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历来是各国民众极为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正处于体制转轨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以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比其他国家更不能容忍过高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当然,在转轨初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破坏和混乱,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等问题,而且还将继续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这种转轨无疑将由未来的高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问题。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既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体制转轨任务的完成,也直接影响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6.
经济转轨过程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是一个由一种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政治、经济、化和法律全面变革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在激烈的对抗与碰撞中发生调整的过程。在经济转轨理论这个命题中,经济转轨过程的性质究竟为何物是一个首要而且关键的问题。因为对经济转轨性质的错误理解可能会导致经济转轨整体判断的失误以及政策上的错误导向,从而导致经济转轨进程的延迟和经济社会所负担转轨成本的增加。目前对于经济转轨性质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这势必要求我国高等院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强财务管理力度、理顺财务管理体系,确保有条不紊的财务工作秩序,保证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规范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行高校预算管理,规范收支管理,变革投资体制,形成高校"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目前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颇为流行的“循序渐进”概念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因为各种体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 ,否则会出现体制“不协调成本”。文章提出了“平行推进”的概念 ,作为改革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它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某些体制的改革“超前”和“滞后”(瓶颈 ) ,都是无效率的。在所有领域 (包括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 )都同时积极推进改革 ,同时考虑各种体制之间在转轨过程当中 (也就是在没有彻底完成改革之前 )的相互协调 ,应是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制转轨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制转轨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问题冯涛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于建立公平、高效、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社会在道德观念和思想文化价值体系方面如何做出适应性调整,是体制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思想文化价值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推进国有资本经营,换句话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历30余年.回首中国走过的30个风雨春秋,面对着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和法制的逐步健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的企业体系也由原有的"一大二公"向着更符合市场变化要求的现代企业体系转变.在市场经济主体转变体制的过程中,伴随着立法的沿革、政策的调整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在这场大变革中,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确保了市场主体的变革呢?又是什么因素在背后推动着国家的立法政策呢?我们在文章当中将会探讨一二.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成长历程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因素对国家宏观政策和立法体系的影响,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安全风险的宏观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又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集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于一体的现实国情,使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面临三大风险:经济增长中的"崛起风险"、经济成长中的"发展风险"以及制度变迁中的"改革风险".正确审视和妥善化解这三大风险,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弱势群体与就业援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朝明 《财经科学》2002,(4):119-120
在当前需要化解的就业难题中,弱势群体的就业困难及其救助,成为十分引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基于这个现状而提出的就业援助制度,旨在保证弱势群体在加剧的体制转轨和中国加入WTO后的背景下,不至于经济利益与社会权利绝对受损,从而尽可能缓解贫困和防止边缘化问题的扩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模型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5.
唐明 《财经科学》2010,(7):103-110
在我国,物业税改革难以真正启动,改革迟迟不能"空转实",映射出种种体制障碍,经济社会双转轨阶段基础制度环境缺失和配套政策不完善是根本原因.物业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和地产,那么处于转轨时期的住房制度环境对物业税的改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侧重深入挖掘住房制度转轨背景下物业税改革将遇到的种种体制障碍.物业税改革不是一项孤立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住房体系,在此基础上物业税才能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东部地区经济转轨的模式、政策和效果贾生华1990年德国统一后,对东部地区进行了跳跃式的快速经济改造,力图使原民主德国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一、经济转轨的体制模式原民主德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苏联为样板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相对于违法违纪问题。制度、体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发展也是当前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晓光  汪毅霖 《财经研究》2006,32(1):94-103
文章从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出发,认为对于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中的制度选择对转轨的绩效至关重要,各国应该结合各自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文章设计了一个公共选择模型以解释各国间转轨效益的差异.转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经济考虑,更取决于政治的因素.政治选择影响新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与转轨成本正相关.中国在转轨中选择了宪政平滑变迁的方式,这可在短期内化解转轨的经济体制成本和政治体制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入"潜产权"概念和租金机制来构造转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笔者从体制转轨和法律缺失两个转型背景下发现"潜产权"普遍存在,这些"潜产权"介入企业,从而改变了企业的性质。随后,通过企业这个微观主体,本文揭示了转轨体制对经济发生作用的内在逻辑,为"透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三大"异常"特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实践证明,有明确方向的转轨进程相对于混沌的探索进程并不轻松;转轨阶段中的"完善体制内涵"相对于"搭建体制框架"更加艰难。鉴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定发展阶段,应在坚持其基本规定性的前提下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点转向其策略性选择,由"该做什么"转向"如何做好该做的事情"。经济视角下的策略思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